陈爱东,王小娟,沈 丹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2021 年11 月,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鲜明提出,要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这为“十四五”期间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好西藏独特的资源、生态、文化和政治优势,变西藏优势为西藏财富,实现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研究问题。本文就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创建基础和实施路径作以梳理和探讨。
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西藏自治区党委立足新时代西藏特殊区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领引,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记领袖嘱托、践行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抓好“四件大事”、实现“四个确保”,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以川藏铁路、清洁能源基地、边境安全能力建设等国家战略快速推进为基础,以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新的一揽子政策深入实施,援藏工作向纵深推进为契机[1],以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和谱写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出的重大发展举措和奋斗目标。
其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第一,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一条能充分发挥西藏经济资源优势的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之路和整体水平迈向全国前列的特色之路;第二,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基于西藏的特殊区情、川藏铁路、清洁能源基地、边境安全能力建设等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援藏工作向纵深推进为基础契机之路;第三,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坚持围绕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清洁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为基本定位,使得西藏切实把政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之路;第四,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区域发展布局、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等为发展重点之路;第五,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是遵循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要求之路[2]。
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展现了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新追求和内在要求,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西藏各级各界必须立足西藏特殊区情、注重挖掘西藏特色高原资源禀赋、特殊优惠政策条件等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全面致力于通过推动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西藏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更好地肩负起西藏在落实国家经济使命和国家经济战略中的责任担当,并提升西藏在党和国家经济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地位。
新发展理念是西藏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的根本理念。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统一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全领域,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要求,进一步理清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条件短板和弱项,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探析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施路径研究,不仅可以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理论借鉴,也能为自治区相关政府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在新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需要全面推进政策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等建设,努力把发展机遇变为发展现实,把发展条件变为发展成果。大力气抓好项目建设,认识到项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项目是点、产业是线、经济是面,把项目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点、线、面协同发力[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前列”,对于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紧扣西藏地区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资源优势。西藏清洁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将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独特作用、贡献重要力量。为了推动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西藏需要紧密围绕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清洁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同时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还要打好高原牌、绿色牌、特色牌,用好外力、增强内力、凝聚合力,将政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奔向共同富裕[4][5]。
西藏地区资源禀赋优异,蕴含的经济效益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我国的“两屏五地一通道”,拥有“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等美誉,是我国重要的牧区、林区、能源富集地[6][7]。旅游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品质优异,其中藏毯、唐卡、藏香等手工艺品享誉海内外。西藏的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总储量居全国前列,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践行“双碳”目标、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的快速推进,西藏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川藏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极大改变西藏的发展格局,西藏不仅可以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而且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和红利,西藏高原特色产业具有更好的做大做强的基础[8][9]。
西藏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节点、生态屏障、生态通道,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西藏互联网+经济,把西藏高原独特的资源禀赋变为现实财富。围绕建成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高原特色生态农产品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清洁能源基地和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4],让西藏丰富的水风光热资源、草场森林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成为新时代西藏高质量发展、强边富民的助推器。构建贯穿绿色经济内涵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川藏铁路建设等新的历史重大发展机遇,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契机,积极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走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10]。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属性,使得国家对西藏的稳定与发展高度重视,一直给予特殊的支持政策。长期以来,为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考虑到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央对西藏实施特殊的金融优惠政策,贷款优惠利率及利差补贴、特殊费用补贴等特殊优惠金融政策为西藏的发展注入活力,低息惠民的金融政策有力地带动了西藏的经济发展。同时,中央特殊的财税政策也支持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使其走在前列的创建基础。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转移支付不断加大,旨在促进西藏的经济持续发展。
第一,西藏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自然资源丰富。第二,西藏的高原生物潜在优势足,是世界生物多样性典型区域之一,是全球重要的“天然基因库”。如西藏是我国青稞最大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3.2%、58.1%,牦牛存栏量占全国的30%。第三,西藏可开发清洁能源储量丰富。西藏清洁能源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有助于全国构建新的能源体系,西藏的水能和太阳能开发优势明显。截至2020 年,全国水电总装机3.70 亿kW,剩余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3.17 亿kW,全国待开发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藏。全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总体呈“高原大于平原、西部干燥区大于东部湿润区”分布,其中,西藏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也是世界上最丰富地区之一。第四,西藏文化旅游资源独特。西藏旅游业处于加快发展阶段,进入大众旅游时代,逐步转变为西藏支柱产业、人民致富产业、综合性幸福产业。西藏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不可复制,具有潜在优势。西藏地处地球第三极,展现出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且部分具有世界独特性。同时,西藏拥有高品质的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世界历史文化名城3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0 家、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616 家。因此,特色优势资源为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禀赋。[12]
“十三五”以来,西藏各地区各部门按照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大力实施“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改善需求结构,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使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持续跨越式发展,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不断迈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截至2020 年,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7.9%、42.0%、50.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4.3 个百分点。从经济结构来看,2012 年以来,第二产业开始发力,比重明显上升,2020 年首次超过40%,三次产业占比优化为7.9:42.0:50.1,实现了第二、三产业共同发力、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目前,西藏地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到2020 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902.74 亿元,“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速达到9.0%,经济增速领先全国。至2020 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历史性地突破了52000元大关,达到52345元,比“十二五”末增加了20498元,增长64.4%,年均增长10.7%,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了220 亿元,到2018 年达到319.42 亿元。受疫情以及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2020 年西藏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1 亿元,全年税收收入同比仅减少9.1%。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西藏居民收入增速连续6 年排名全国第一。2016年至2020年,西藏居民人均收入增加至21744元,年均增长12.3%,高于全国3.6 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第1位。
民生得到大幅改善,社会发展呈现新局面。西藏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2020 年西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分城乡看,2020 年西藏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7%和37.8%。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西藏居民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砖混材料、砖瓦砖木结构住房的户比重为45.1%、24.4%、23.0%。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明显增加。2020 年西藏居民家用汽车、洗衣机、电冰箱、移动电话的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41.7辆、86.9台、91.6台、244.9部,比2015年分别增加20.2辆、26.5台、30.1台、59.1部①。
自“十三五”以来,西藏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长治久安以及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在美好蓝图的引领下,西藏交通运输行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建设也成为拉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在“十三五”期间,西藏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完成投资2516 亿元,超额完成投资计划128 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3.7 倍,在西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达三成以上。同时,西藏的路网结构不断完善,通达深度不断增加,至2020 年底,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11.88 万千米,较“十二五”末增长50%,实现了从“走不了”到“走得了”再到“走得好”的转变。西藏高等级公路越来越多,拉萨至林芝、泽当至贡嘎机场、日喀则机场等高等级公路通车运行。截至2020 年底,西藏高速及一级公路通车里程约700 千米,是“十二五”末的18 倍,西藏的公路建设朝着高速度、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方向不断迈进[9][13]。
党中央明确指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西藏工作方针。目前,西藏在维护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打击和防范境外分裂势力破坏活动方面成效显著,为西藏自治区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要进一步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认识,逐步改变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将个人能力和时间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社会经济建设和家园维护上。对各级党政工作人员必须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教育、反分裂教育、国家安全法律和相关法规的普法教育,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必须深入到日常工作自控和生活作风自律当中。切实让人民群众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从而努力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14-15]。
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设任务是高度结构化、系统化的,需要在诸多重要工作领域协同配合、稳步递进、相互支撑、共同进步。由此,一方面,需要理顺诸多建设任务之间的统领关系、并进关系、保障关系、激励关系和支撑关系,只有从整体全局视角掌握好、布局好这些工作任务之间的横向配合关系,才能够尽最大可能实现整体经济的系统性高质量,避免局部短板效应的出现。另一方面,身处新阶段、应对新格局、贯彻新理念,这需要我们在各个工作领域中不断挑战新事物、提出新问题、给出新思路、创造新价值,许多经济建设任务的内容是全新的,需要从地理区位特征、经济联系枢纽、资源禀赋和能力培育等维度,深入探索和推进区域发展布局。[16]
第一,推进区域整体布局,做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协同并进和配套衔接。乡村振兴涉及广大藏族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综合公共服务以及社会综合治理的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开发涉及广大劳动者参加社会建设实现财富价值提升,这三个方面是西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整体布局的具体建设平台和价值创造的核心场景。同时,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西藏迫切需要通过数字经济体系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建设,引入新兴生产要素,来盘活既有存量实体资源的价值创造机制[17]。
第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西藏特色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着力点在实体经济。西藏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原经济定能行稳致远。西藏要优化发展格局,把持续优化经济结构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所有制结构,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融合发展。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重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以及各族人民福祉意义重大,对实现青藏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8]。
第一,统筹全域,建立健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根据《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相关内容,切实探索出有效路径,解决好生态产品价值“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和难变现”等问题。
第二,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科学布局西藏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通过开展“两江四河”造林绿化、拉萨南北山绿化等工程,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提升高水平保护。
第三,全面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发挥西藏清洁能源的优势,拓宽清洁能源消纳渠道,并落实相关政策,如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等。这将有助于优化西藏的能源结构,促进电力市场的平衡,并推动西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加快重点输电通道的建设,并提高重点区域接受外输电的比例;加强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的全过程管理;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
第四,全面实施生态富民工程。要把推进生态运营与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要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以绿色金融为抓手,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以绿色技术国际合作为关键,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五,全面完善生态制度体系。要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建设“美丽西藏”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通过建立水路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西藏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等具体方式,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不断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为了经济低碳发展,控制企事业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发展环保市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团结稳定是任何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前提,也是促进经济机会不断涌现,共同努力攻克发展困境的政治动能。为此,西藏自治区政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营造良好经济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一,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西藏全域各级组织和部门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和中华民族史研究。第二,进一步深化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深化拓展宣传教育,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入脑入心。对此,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并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进一步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既要增进共同性,也要尊重和包容差异性。
“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核心达标要求和成效检测标准,就是西藏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从中体验到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社会经济建设是因,民生质量改善是果。西藏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工作落脚点,都要回归到民生问题上。努力做好西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善和保障,就需要做细工作环节,做实工作内容,从身心健康、就业致富、个体发展、精神文明四个方面综合提升人民群众个体幸福感。
第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提高就业质量。政府应该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确保学前教育及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加强教育干部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层次教育、每一门课程教育中,通过思政教育促进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促进就业率稳步提高。
第二,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建设。西藏的文化旅游市场大有作为,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不断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不少发展成果。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做好继承和弘扬西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做好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方式探索,突出民族特色,用好区域公共文化品牌,注入更多现代文化内涵等工作。
第三,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健康西藏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在诸多民生问题上的后顾之忧,是兜底工作,更是安稳民心工作。首先,实现资金筹集的多元化。加大财政对西藏社会保障的投入,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方面,推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社会化等理念,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总量。第二,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救助方面发挥兜底作用,动态完善建档立卡、农村五保及特困人员的救助工作,深化教育和产业救助,做实法律援助和灾害救助;在社会福利方面,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军人军事等特殊群体,由补缺型制度向普惠型的福利优待政策转变等。
在西藏,广大藏族人民有历史悠久的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传统,这对经济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有着间接而深刻的影响,需要认真分析,谨慎对待。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着手谋划好西藏自治区统战民族宗教各项工作,积极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境地区是国家安全屏障的第一道防线”“巩固国家安全屏障”的重要指示,坚持固边和兴边并重,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
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边防建设,大力推进守边固边富边强边。以实施边境地区新型城镇化为载体,着力推动边境建设和生态搬迁、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就近就业和产业布局协同发展,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边境乡村建设行动,缩小边境地区与腹心地区经济的差距。
广泛宣传爱国守边情怀和爱国守边模范的先进事迹,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感党恩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教育,鼓励各族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建设家乡;建立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体制机制。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是需要全体人民群体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因此,需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通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保障,来整合协调社会各界群体之间的不同利益诉求。
第二,不断加强党的群团工作力度。对此,要深化群团改革,创新机关群团工作方式方法,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握群团工作的方法,扎实推进群团工作规范管理。
第三,不断提升法治西藏建设水平。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坚决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认真研究依法治藏、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西藏、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全面组织实施普法规划,加强法治教育,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
第四,不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和融入最广泛的爱国人士参与到西藏社会经济建设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优化协商制度,推动凝聚共识、优化决策;努力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新力量。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为2020年西藏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