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妮 刘霞 宋登汉 彭蛟 董有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突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1]。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也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应该以高度文化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特色文献资源体现着图书馆的文化底蕴与资源价值,是师生学习实践和教学科研的重要资源,更是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大学办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图书馆要注重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开发、保护利用与传承弘扬,助力大学文化建设发展。
高校图书馆界对于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和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些高校图书馆及科研院所依托重点专业自建了一批专题文献数据库[2]。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启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中将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列为重要评估指标[3],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愈发受到重视。2015年教育部修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应统筹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注重收藏本校以及与本校有关的各类型载体的教学、科研资料与成果,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4],进一步明确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设重点。在国家政策指引和示范项目带动下,高校图书馆基于学校的历史积淀、办学特色、重点学科等,在特色文献资源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基础设施、资源规模和服务手段也在不断升级,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要在保持原有传统和特色的同时,根据发展要求及时而又适当地调整资源结构和内容,形成动态发展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5]。一是增加了多种形式的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建库、整体外包建库等方式建设了大量的专题特色资源数据库,主要涵盖传统特色文献和学科特色文献两方面。二是特藏作为特色文献中最具独特性的资源愈发成为建设重点,从单一的经济价值取向转化为多元的精神价值取向,成为图书馆内涵的个性化标记点[6]。有学者对2021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高校的图书馆调研发现,稀有书、手稿、地图、档案、摄影集、绘画、论文等是数量最多的特藏类型[7]。三是传统特色文献的保存和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科研教学需求,需要通过空间再造实现资源价值和转型升级,并开展系列服务以促进特色文化辐射、辅助师生科研和学习、激发创新实践能力[8]。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在百余年发展历史中,武汉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武大馆)积累了丰富的古籍及民国文献。为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更好地发挥服务学科和传承文化职能,武大馆立足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中心、教学支持中心、科研支持中心、文化教育中心、艺术博物中心的职能定位,拓展特色资源内涵,加大影印文献、海外史料的收集,建设珞珈主题文献、博物馆特色资源等,形成了具有武汉大学历史底蕴、学科特色、学术文化与校园特色的特色文献资源体系。
武汉大学一向有重视古籍保护和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的传统,武大馆现藏线装古籍20余万册,其中善本800余种1.4万册。有300多种古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66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80种古籍入选第一批《湖北省珍贵古籍名录》。馆藏1600余种地方志、400余种家谱,均为特色古籍资源。
武大馆还收藏有较为丰富的民国文献,包含原版图书、原版期刊合订本、原版报纸等,侧重学术性和系统性。其中原版图书2.7万余册,系统收录了一些大型丛书,例如反映中外文化的商务版《万有文库》,反映传统文化的商务版《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的《四部备要》等。民国期刊合订本8000多册,基本涵盖了民国时期出版的重要期刊以及武汉大学所办各种学报等。
影印出版是古籍和民国文献再生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途径,武大馆重视系统收集大型影印文献,以弥补原版古旧文献馆藏之不足,同时拓展民国文献特色馆藏。现馆藏影印文献9万余册,包含传统文化(古代典籍)系列、民国文献系列、史料档案系列和红色文献系列等。
武大馆重视海外史料文献建设,围绕历史学、哲学、法学、文学等学科建设需求持续引入大型海外文献,以国外原始资料为主,涉及图书、缩微资料、数据库等不同类型。例如通过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引入大型特藏文献28套,其中图书1000多册,缩微资料近4000件,如《日本外交文书》《美国国务院朝鲜内部事务档案》《英国国务档案纪事》等。与院系合作订购了大型海外史料档案类数据库10个,如Gale Scholar、剑桥档案编研、ProQuest历史档案数据库等。
武汉大学建校一百多年,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创造了丰硕的学术与文化成果。武大馆长期致力于收集与整理具有学校特色的文献,包含师生论著、校园文化以及其他反映学校发展历史、学术成果与文化特色的文献资料。通过实体馆藏、数字化平台、综合信息系统等方式打造了彰显武汉大学文化特性的多类型、相互补充、相互协同的“珞珈”(武汉大学的别称)主题文化知识系统及其品牌,已形成方阵效应。
(1)以珞珈文库为代表的实体文献。珞珈文库典藏武汉大学师生校友著述,现有馆藏2.5万余册,重点展示经典著作、获奖作品及优秀教材,历任校长、两院院士、资深教授、知名学者、杰出校友的著述,以及民国老讲义、手稿等珍贵资料。同时建设有虚拟文库智慧孪生平台扩展实体馆藏功能。
(2)以机构知识库为代表的数字文献。武汉大学机构知识库是收录武汉大学自成立以来所创造的各类知识成果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目前收录64万余条元数据,近3万位学者,有44万余篇期刊论文、近16万篇学位论文。此外还建设有武汉大学名师库、珞珈影像库,武汉大学师生、校友的各类数字化知识产品,包含手稿档案、艺术影视、摄影绘画、科教录像等。
武大馆下辖万林艺术博物馆,收藏及展示学校悠久办学历史积累下的种类多样、各具特色的丰富藏品,并建设“珞珞如石”基本陈列予以展示。其中有“标本唐”存世的数以万计的动物标本,考古专业师生抢救发掘出的珍贵文物,还有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科考队员从极地带回的标本,更有广大师生校友、社会名流捐赠的稀有珍品[9]。博物馆珍藏有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及其冯氏家族向学校捐赠的书画、信札、古钱币等文物及艺术品,并在图书馆开辟“冯氏捐藏馆”展示其中精品。
武大馆通过整合特色文献、集成系统资源、深挖内涵价值、创新优化服务,在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与服务的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武汉大学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通过“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促进古籍的有效利用”“推进古籍数字化”“做好古籍普及传播”等方式加快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10]。武大馆在古籍特色文献建设实践中努力做好“化、承、用”,加强古籍保护和数字化管理,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切实发挥好古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11-12]。
(1) 科技赋能,化身千百。一是古籍数字化,参与制定《CALIS古籍联机合作编目规则》,向“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提交书目记录近2万条,古籍文献编目纳入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持续进行古籍书影采集工作。现已积累各类馆藏古籍书目数据8万余条,完成近400部古籍的全文书影扫描工作,图片存储总容量超过8TB。二是管理集成化,建设武汉大学古籍保护信息管理平台、武汉大学古籍保护网,打造了集成化、网络化、可多人协作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古籍收藏、保护、整理、阅读、研究、利用等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
(2)传本扬学,存亡继绝。古籍整理和研究是武大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加大力度对馆藏特色古籍进行鉴定、编目、校勘、汇编,并使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古籍内在价值,推出了一系列的成果。出版有《中国古籍珍本丛刊·武汉大学图书馆卷》《武汉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图录》《民国时期武汉大学讲义汇编》《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等。重视古籍修复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共修复破损古籍163册8796页、修复破损函套311个、穿线换面997册、除尘去霉1830册。
(3)创造转化,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业务特长“活化”古籍、宣传古籍,每年协助“图书的学问与艺术”“古代文学”等学校核心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教学,通过讲解、观摩和实操的形式传授古籍版本知识和修复技艺,受到师生肯定与好评。通过举办古籍资源推广系列活动和古籍修复体验系列活动,使原本冷门的知识和技艺从“小众”走向“大众”,如“馆藏古籍精品书影展”“古籍寻宝游戏”“珞珈金石书法展”等,带动更多师生读者深入了解并受惠于古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武大馆充分发挥珞珈文化方阵资源效能,深度挖掘,多维效用,打造图书馆引领的珞珈文化精神空间,通过资源再造与智慧服务,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了图书馆在大学校园中的文化引领职能。
(1) 资源再造。以珞珈文库为重点,实现特色资源的空间再造、记忆再造和内涵再造。通过服务新生教育、招生宣传、团体参观等不断挖掘文化内涵,举办“学成以归——武汉大学130周年校庆校友学位成果转化文献展”“百年文脉 珞珈传承——人物关系趣味系列展”等营造沉浸式珞珈文化记忆空间,使珞珈文库因其文化内核成为师生爱校教育、校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新地标”和“打卡地”。参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中心口述项目“中国图书馆界重要人物专题”,完成了彭斐章、谢灼华、沈继武、詹德优、燕今伟、俞君立6位先生的口述史访谈与制作,拓宽了珞珈主题特色文献的内涵。
(2) 智慧服务。武汉大学机构知识库是师生论著最完整、最全面、颗粒度最细的数字资源平台,也是学校论著成果的唯一数据源。系统切实简化了学者论著填报工作,实现了“一次认领、少量填写、数据通用”,并可按需生成影响力报告,建立个人主页,提升学术影响力;简化了科研绩效统计工作,能可视化、多角度展现校院两级学术成果及相关影响力数据,通过接口服务于职称评聘、年度考核、人才评价等各类管理系统,为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提供可信数据和决策参考。
图书馆与博物馆都是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场所,武大馆依托图书馆与万林艺术博物馆在管理体制、地理位置上的便利,创新工作模式,广泛开展馆际跨界合作与互动,充分发掘馆藏图书和文物、标本、艺术品资源,实现沉浸、联动的“跨界融合”,为师生和社会公众培养科学精神、提升艺术素养、涵育人文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绝佳平台。
(1)“图书+展览”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博物馆在“东方欲晓——毛泽东主席艺术形象主题展”中,梳理毛主席相关著作与读物,在展厅打造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主席读书区,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校园文化的新亮点。在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等合办的“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中,图书馆深挖馆藏文献资源,同期举办“大漠遗珠——敦煌主题文献展”,展出敦煌研究主题相关文献1000余种,为师生近距离感受敦煌文化魅力带来更全面深入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2)“学科+展览”最前沿的文化展示平台。与相关学院深度合作,综合利用馆藏图书、文物、艺术品、标本及相关学科收藏的文献、实物、数字化成果等资源,举办最前沿的综合性学科展。如“向南,向南!南极科考成果展”“慧眼寰球——遥感科普交互展”“‘口腔新视界’科学艺术展”“‘跃时代’武汉高校毕业设计联展”等,将学科成果展示与科学文化弘扬有效结合。
(3)“博物馆+艺术档案库”特色化文化保藏中心。中国国家画院当代艺术档案库在武汉大学设分中心(即武汉大学图书馆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依托图书馆艺术类馆藏与实体阅读空间,收藏有当代艺术图书、杂志、手稿数千册,成为艺术研究的重要资料库,服务文化育人和师生创新创造力的激发。同时,学校成立与博物馆“馆院一体”的武汉大学当代艺术研究院,进一步推进“国家当代艺术档案库”这一特色资源的建设与转化利用。
武大馆在发展规划中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文化引领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聚焦高品质,不断提升特色资源建设力度与成效”“注重特色、深入挖掘,积极推进古籍特藏建设和保护”“实施文化引领工程,持续建设三全育人高地”,并从组织和政策保障、协同联动、人才队伍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
(1)整合资源,强化组织保障。2019年以原古籍部为基础,成立与资源建设中心、文献借阅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等相并列的独立业务中心“古籍保护中心”。2021年成立武汉大学古籍保护暨文献修复研究中心,牵头全校古籍保护、文献修复及整理研究工作。2022年组建独立业务中心“特藏中心”,全面负责除古籍外的实体与数字特藏资源的管理、展阅、研究、开发、使用和保护工作。
(2)健全制度,强化政策保障。推动学校颁发文件《关于建立完善论文著作成果“一数一源”数据维护长效机制的通知》(武大图字〔2022〕1号),明确指出“‘武汉大学机构知识库’系统是学校论著成果的唯一数据源,是各单位采集与管理论著成果的数据基础,也是学校开展职称评聘、年度考核、导师遴选、人才评价、学科建设等各类管理决策工作所需论著成果数据的唯一来源”[13]。出台馆发文件《关于加强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若干意见》等,从目标、举措、机制等方面明确了特藏建设和服务的基本思路,为特色文化传承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3)设立专项,强化经费保障。特色资源的建设和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武大馆多次向学校争取额外专项经费,在文献购置经费方面,年均大套书购置经费达125万元;在古籍保护经费方面,一次性投入200万元打造了集中、西文古籍、民国文献修复及技术研究于一体的文献修复中心;在珞珈文库建设方面,投入400万元建设了双层复式结构的实体专藏空间,并申请专项经费建设了“珞珈文库”线上虚拟平台。
(1)建立馆内联动机制。特色资源的建设贯穿图书馆各业务流程,武大馆重视统筹协调,以成立专项工作组的形式,将不同部门的人才和资源充分整合,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制定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提高协同合作的绩效。例如机构知识库二期项目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组,设立了集中办公区,并提供充分的设备设施支持。工作组成员共13人,分为全职人员与兼职人员,覆盖全馆资源建设中心、特藏中心、学术交流与服务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及办公室等多个部门。
(2)重视校内合作共享。一是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与信息管理学院、历史学院、文学院、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等院系与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教学科研与实习实训基地。如与信息管理学院签署深化合作备忘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根据合作内容,图书馆成为教育部“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共建单位。二是合作共赢、提升影响。与学校宣传部、团委、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机关职能部门合作开展文化建设与宣传推广活动,图书馆文化辐射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如连续举办11届的“武汉大学读书节”,获中国图书馆学会现代图书馆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使命案例一等奖。武汉大学“书香大使”活动成为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固定项目,获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国际营销奖等。
(3)加强行业协同发展。武大馆重视与图书馆业界、行业协会以及学术团体的友好联系,汇聚发展合力。如获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赠送中华儒学经典著作集成《儒典》1816册,获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赠送古籍整理类图书1000余册等,极大地丰富了特色馆藏。为充分使用好、推广好这些著作,武大馆特策划举办了“武汉大学百卅校庆古籍类图书展”,为师生近距离学习研究古籍经典、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良好平台。积极参与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巡展活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非遗技艺进校园”系列活动、湖北省图书馆“馆长晒宝”活动等,为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贡献力量,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1)壮大相关岗位队伍力量。积极争取学校政策支持,近年来通过校内调动、事业编招聘、合同制招聘及退休返聘等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了古籍整理与保护、特藏整理、宣传推广等岗位的专业馆员配置,基础性工作人员比例逐年下降,专业性与研究性工作人员比例不断提升。如特藏中心现有馆员14人(硕士以上学历7人),古籍保护中心现有馆员8人(硕士以上学历7人),实现了“老、中、青”三代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整体呈现高学历、专业化、年轻化态势。
(2)加强相关岗位人才培养。促进学校职称评聘制度优化,设立青年馆员科研引导基金项目,加大服务创新、学术科研扶持力度,制定《馆员能力提升工作方案》,拓展国内外培训交流等,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全面推进专业馆员能力提升。近年来,武大馆举办了“西文文献保护与修复研修班”,邀请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资深文献保护专家担任授课教师;举办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图书馆及古籍保护单位的代表展开交流。同时派出馆员参加特藏建设、古籍整理与保护、宣传推广等相关业务培训及学术会议100余人次,并取得相应结业证书。
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精神文化历久弥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特色文献资源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课题。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系统性、持续性的工作,图书馆必须在发展规划与保障、资源采集与管理、实体空间与布局、数字系统与平台、馆员能力与服务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机制,打造特色文献的实体馆藏与数字平台,实现集约管理和有效利用。同时创新特色文献服务模式,深挖文献内涵、注重价值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特色文献资源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推动知识创新与文化传承。
武大馆将持续深耕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充分调动图书馆在文献、空间、服务与技术等方面的力量,进行特色文献资源的集中收藏、有序呈现与有效利用,进一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彰显文化,努力实现“特色永葆、文化长存、内涵常新”的目标,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