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视域下的“四史”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2023-05-13 13:05曹军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四史育人历史

曹军

随着教育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为高校加快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指明了方向。在此过程中,“四史”教育作为重要一环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四史”的学习,可以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涵养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增强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如何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到大思政育人格局中,形成一条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坚持一个中心——立德树人

“四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认识到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所以,立德树人是“四史”教育的“根”和“魂”,通过历史的镜鉴,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学识本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依托三大平台——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

(一)理论课堂的规划实施

在规划阶段应明确教学目标,结合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明确各阶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时事热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阶段,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在评价阶段,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二)实践课堂的深化拓展

实践课堂的深化拓展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其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来说,首先要深化实践课堂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历史文物展览、社会实践调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历史研究和挖掘,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培养其历史思维。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历史文化主题项目策划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力,以此实现实践课堂与理论课堂的衔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三)网络课堂的支撑互动

网络课堂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方面具备独特优势。首先需要搭建完善的网络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的教学工具和资源支持。而在课堂中则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采用在线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同时可以设置在线测验、作业提交等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为教学调整和个性化指导提供数据支持。

三、围绕四大主体——学校、家庭、社会、学生

(一)学校主体的作用与职责

学校在“四史”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应充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将其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计划。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具有扎实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依托校史馆等红色场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此外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利用外部资源丰富“四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家庭主体的参与与支持

家庭要营造良好的家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四史”知识。同时积极开展家校沟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需求,适时组织家庭游学、红色文化之旅等活动,在一言一行中渗透对学生的“四史”教育,增强其学习实践性和体验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三)社会主体的互动与合作

在“四史”教育中,社会各界包括文化机构、社区组织、新闻媒体等,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教育经验。通过与这些社会主体的互动与合作,高校可以有效丰富“四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目标。

(四)学生主体的自觉与主动

学生作为“四史”教育的受益者,其自觉主动参与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四史”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国家历史和革命文化,同步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探索蕴含在“四史”中的深层次内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而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贡献更多青春力量。通过学生主体的自觉主动参与,“四史”教育可以实现更加深入、广泛的覆盖,促进学生对“四史”的全面理解和积极认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四、完善五大模块——管理、课程、实践、网络、文化

(一)管理育人模块的强化

管理育人模块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同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设置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四史”教育的规划、组织、实施和评估。探索建立学生学习管理系统,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轨迹,为个性化育人提供数据支持。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通过专业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此外,还应与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课程育人模块的深化

课程育人模块应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深入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家国情怀。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历史事件的潜藏规律,提升其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最后,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进展,不断改进课程育人模块的质量。

(三)实践育人模块的创新

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革命文化主题游学、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历史文化自觉和社会担当。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培养其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可以借助数字化展示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生动形象的实践环境,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活动完成后,要加强实践成果的分享与交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等活动,增强其学术交流能力。

(四)网络育人模块的整合

要整合在线课程等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强化在线互动与交流,设置在线讨论区、实时答疑平台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渠道,促进师生之间的知识分享,提升学生的学习興趣和参与度。通过在线考试、作业提交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为个性化指导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要注重网络课程的质量管理,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最后,要加强与实践环节的衔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网络文化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

(五)文化育人模块的丰富

丰富文化育人模块的关键在于多维度、多层次地挖掘“四史”文化内涵,加强与当代文化、艺术等领域的融合。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涵盖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四史”文化,引入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将历史教育与文学、哲学等领域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四史”的丰厚底蕴。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如历史文化主题展览、红色剧目表演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引导学生探索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历史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本文系2021-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1GJJG336);2023年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HB23-QN051);2023年度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GXDJ2023B288);河北北方学院202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37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四史育人历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