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开发利用管见
——以丹东市图书馆为例

2023-05-13 14:31徐子冰
图书馆学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旅馆藏特色

徐子冰

(丹东市图书馆,辽宁 丹东 118002)

1 引言

以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为标志,文旅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文旅融合发展旨在以文化为旅游铸魂,让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不仅让旅游变得更有内涵,而且让文化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更接地气。文旅融合发展,既可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传承保护找到现实的载体,又可依托旅游这一现实的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文化传承、文化创新,让旅游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经过长期的积累,拥有丰富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这是其服务社会的基础。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把握自身服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融合点,深化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开发利用,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无疑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作为地区文献的集散地和文化服务中心,“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其责任和使命担当。图书馆通过挖掘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整合形成系列特色服务产品,既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本地区文旅产业的规划建设注入厚重的文化内涵[2]。

2 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研究与实践现状

多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一直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作为馆藏建设和开发利用的重点工作领域。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关于图书馆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发利用研究的学术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实践中创造的相关案例更是不胜枚举。

每个地区在历史、地理、社会发展、文化传统、人文风俗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每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收藏方面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以丹东市图书馆为例,该馆近年来高度重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工作,已逐渐打造形成以延安精神园地、抗美援朝专架和革命文献专区等为载体的特色资源管理和服务机制,有效推动了该领域工作的系统化、深层次、高质量发展。丹东市图书馆开辟的“延安精神园地”,集中收藏相关特色文献千余册,已成为丹东市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缅怀革命英烈、弘扬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将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与城市旅游发展紧密结合,推出独具特色的抗美援朝文献专架,集中收藏相关主题文献400余种,不仅使图书馆成为宣传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阵地[3],也为社会各界科学研究、项目开发或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储备了丰富的素材。将馆藏不同时期、多种载体的革命文献进行整合,特设藏书近千种的“革命文献专区”,为从事革命文献研究的专家学者创造了方便条件,同时也为面向社会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园地。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无须赘述。重要的是,各级公共图书馆如何立足现实,如何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本馆特色资源馆藏特点和开发利用实际出发,展开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发现自身的优势,看清现实存在的问题,努力探寻图书馆服务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融合点,从而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制定该领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和方案。

3 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开发利用策略

特色馆藏资源是一所图书馆立馆之本,特色馆藏资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文旅融合发展时代,各级公共图书馆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在特色馆藏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下功夫、做文章。比如,丹东是抗美援朝的出发地,被誉为英雄城市。丹东地区有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河口断桥、志愿军公园、燕窝桥遗址、河口铁路博物馆、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大鹿岛甲午海战古战场及邓世昌墓等著名的红色历史文化遗迹。丹东市图书馆不乏与这些历史遗迹、历史故事相关的特色文献资源。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必须正视这些文献的教育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因地制宜地对这些特色文献资源进行科学开发与有效利用,这对提升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文化形象,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4]。

3.1 整合特色资源,形成规模体系

各级公共图书馆都应该将地方特色资源作为馆藏建设的重点,深入调研,摸清家底,明确方向,统筹规划,寻求突破与发展。

首先,图书馆要对现有馆藏特色资源进行整合,将分散分布的不同时期、不同载体、不同学科类别的地方特色资源集中管理和陈列,设立专藏、专库、专区或专架。

其次,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特色资源建设机制,采取个人捐赠、征集搜求、正常采购等多种途径,不断补充和丰富地方特色资源,努力打造特色鲜明、门类丰富、多载体文献并存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5]。

最后,要配齐配强专司特色文献工作的馆员,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2 加强宣传推广,促进开放共享

长期的实践证明,馆藏地方特色资源是一所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重要标志。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的价值和潜能是巨大的,但利用这部分文献的读者往往都是专家学者,普通大众读者很少关注这部分文献。在文旅融合时代,图书馆必须看到这部分文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要积极想办法扩大馆藏特色资源的知名度和利用率。

首先,图书馆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尤其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新闻媒体不断宣传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并围绕特色资源所开展的各项服务和服务成果;图书馆应在自己的网站设置特色文献服务专栏,积极向读者推荐特色文献和特色服务,从而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其次,图书馆要有效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经常发布图书馆策划举办的特色服务、特色活动信息,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图书馆特色文献服务,不断扩大图书馆特色文献服务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

最后,图书馆应以特色文献资源为依托,结合社会热点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常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如讲座、展览、知识竞赛等,大力向社会公众宣传图书馆特色资源、宣传图书馆特色服务、宣传地域特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进而关注并有效利用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3.3 应用现代技术,深化开发利用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地方特色文献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建设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6],是实现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永久保护、方便获取、有效共享、深化利用、提升效能的重要途径。如,丹东市图书馆将红色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在本馆网站开辟红色旅游资源专区,打造了红色旅游信息资源检索、浏览、导航一站式服务平台,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检索利用和服务效能。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建设,智慧空间、智慧图书馆建设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多媒体集成、场景化呈现、智慧化利用必将变成现实。

科学管理只是实现馆藏特色信息资源价值的手段,加强特色文献资源的研究,深入挖掘特色文献资源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为赓续弘扬优秀地域文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的研究与部署提供更有价值决策参考。公共图书馆必须从更深刻、更长远的视角来认识和规划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当前,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图书馆都在探索和尝试利用特色文献资源开展文创工作,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文创产品。笔者认为,图书馆文创工作不应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让每一件文创产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载体,赋予每一件文创产品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比如,红色文创产品应该成为红色文化品牌的标志,不仅要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而且要通过文创产品向大众讲述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和红色文化。图书馆特色资源服务与旅游服务的融合,不能仅限于在旅游景区设置一个流动服务书架、建设一个图书流动站、一个书吧、一个书房,它需要图书馆深入研究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挖掘蕴藏在地域文化资源中的具有精神传承价值和时代教育价值的文化元素,并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旅游项目的开发设计,融入旅游景点的宣传文案,让旅游服务更有文化内涵,让旅游真正成为“诗与远方”的精神体验。

4 结语

地域特色文献资源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赓续发展的精神纽带[7]。秉持“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让蕴藏在地域特色文献中的历史故事、文化元素鲜活起来,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图书馆人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文旅馆藏特色
馆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中医的特色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文旅照明的兴起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