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军,王玮玲,肖 璐
(1.文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2.文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3. 文山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路径,也是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是立足于专业层面,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既要关注学生专业教育,加强学生理想信念、纪律观念、道德品质、创新精神的教育,又要切实增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达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有效性的目的。因此,在该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视课程思政思想的融入,构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而增强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课程思政是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表现形式,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以构建全过程、全员、全课程的育人格局为基点,向学生系统性地传递课程思政的内容与思想,增强学生思想觉悟,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物流领域人才的重要专业,其任务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宽厚文化底蕴、掌握物流运作流程和管理方法的人才。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其本质为立德树人,重视人的“育人”及“育德”,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可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着部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度不高、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能力要求脱节、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
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理念为:协同育人,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以此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显隐结合,为促进显性与隐性教育资源的融合,发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人文情怀,思政课程能够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哲学、伦理、法律、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理解社会并解决实际问题;正确塑形,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备的能力包括优秀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卓越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创新思维等。
总之,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是立足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层面,挖掘、融入与专业内容相关的思政内容,重视学生专业学科、思想、情感、文化等教育,从而提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果。
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增长从以往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在此背景下,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迫切需要的同时,也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出新的任岗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不仅应具有超高的专业能力,更应具有职业能力与素养,包含沟通能力、商业理论、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分析与整合能力、团体合作能力等。但从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毕业生就业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需要,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但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不高的问题,影响到其未来发展与就业。基于此,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中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是必要的,以思政教育赋予物流管理专业育人作用,既兼顾专业教学,也兼顾职业教育,从而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1]。
当前,多数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大都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未能够将立德树人落实到专业学科体系中,这影响到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而在此背景下,文山学院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发挥专业课程隐性教育功能,实现隐性与显性教学资源的融合,在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全课程育人格局基础上增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果。相比较显性教育资源,隐性教育资源在学生情感、思想等层面的引领中发挥主要功效,可借助环境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等维度,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资源的融合,使学生在专业课程中获取显性资源,并在隐性教育资源的引领、熏陶下提升学生思想、情感认知,为学生全面性发展保驾护航。总之,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促进物流管理专业进入新的教育格局,凸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的系统性,从而弥补传统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缺失,增强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优质性。
在2018 年的全国新时代高校大会中提出了: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及“四个回归”的思想[2]。其中“回归本心”是“四个回归”中的主要内容,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回归本心”指明方向,需要专业教育开展深入地研究,明确专业教育诉求,回归其本质,在此层面中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育人体系,从而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的成果。而文山学院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回归本心”提供支撑,改变以往重视专业教育、忽视专业育人的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职业教育的融合,既关注学生专业教育、也重视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引领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专业课程知识、专业课程思政,从而深化对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解,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教学具有育人性,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也不例外。课程思政融入进专业,可将专业中的育人思想与情感结合,以此促进学生对专业情感、思想信息的认知,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但在专业教学现状方面,部分教师重专业课程教学,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较为明显,进而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例如:部分专业教师较为关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与技能的教育,强化学生以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专业实践,但相关课程思政内容挖掘与渗透力度不足,影响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良好实践。
教师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者,在教学具体实施中,不仅要肩负传递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职责,也应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楷模,从而达到言传身教的教学目的。
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中,强调专任教师对学生的育人教育的同时,要求教师要不断关注自身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从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为人师表方面做到显性与隐性教育资源的融合,使学生从专业课程教学及教师身上获取多元的思政信息,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
但从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现状来看,部分教师较为关注“言传”知识,忽视“身教”育人实践的重要性,导致课程思政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践行成果不高,不利于学生对课程思政思想的清楚认知。例如: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直习惯于要求学生去做什么,包含让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但却忽略自身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时常会出现随意调课、上课玩手机的现象,这些行为很难让学生信服,也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与课程思政思想背道而驰,阻碍了课程思政良好的建设。
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结合显性与隐性教育资源,协同教育学生,为学生构建一个适合发展、参与实践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平台,从而使学生从中获取多元的专业课程思政信息,助力学生专业与道德品质的共同发展与培养。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显性资源是学生最容易获取的资源,很多教师也关注显性教育资源的呈现与传递,以此使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相对应的学习成果[3]。而相比较显性教学资源,隐性教育资源的呈现较为隐蔽,其以潜移默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引领、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无形之中获取一定的思想感悟,而这种思想感悟更容易让学生记忆深刻,成为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在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明确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关系,重视两者的融合,发挥显性与隐性教育融合的价值,构建全课程、全格局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弥补文山学院传统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缺失问题,从而提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实效性。
人文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真善美的教育层面,使学生从中获取文化内容的同时,也进行文化内容的深化,增强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而在以往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文情怀教育的融入力度不足,影响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强调学生专业与职业共同的发展,迫切需要融入人文情怀教育信息,实现人文情怀与专业知识融合,在专业教育中得到体现,使学生依据人文情怀对专业学科内容理解,明确专业教育的真谛,培养学生专业课程思政思维,推助学生专业、职业共同发展。基于此,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根据学生发展诉求,实现专业与人文信息的融合,从而开展有效性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在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思政的实施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实际,加强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分析,明确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专业与职业共同发展开展多元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以此满足学生个体专业与职业多元的需要。首先,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应掌握与了解学生个体实际发展情况。例如: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明确学生专业与职业诉求,为学生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同时,重视学生个体档案的运用,明确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性,以此设计、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其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例如学生在校生活,以专业教育、教学管理、团学活动、寝室管理等为基点,为学生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促进思政教育多层面融入学生教育,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融合,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最后,根据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需要,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例如:“物流学”“仓储运输管理”等课程设计时,可以针对当前部分学生心智成长中知识、能力、道德修养、情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问题,融入一些人文素养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专业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关怀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意愿,促使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助力学生成长[4]。
课程思政的建设,应以“三全育人”思想为基点,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导向,促进教师资源的融合,做到专业教师与科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管理教师合作,促进学生信息共享,协同开展全员育人。一方面,教师应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理解,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将思政教育落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尤其专业教师践行课程思政,立足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挖掘其中的课程思政内容,并主动与辅导员、科任教师合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学生发展全过程,从而增强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一体化模式;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应深入领会协同育人思想,教师自觉规范自身言行,发挥多教师协同育人的功能,落实言传身教教学模式,从而构建全员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诸如辅导员、科任教师都参与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发挥各自教育学生的职能作用,辅助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良好地实施。
在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后续实施上,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基点,促进课程思政在物流管理专业中的实施。从心理学层面分析,个体思维观念的转变,也意味着其行为举止的转变。只有以新的教学观念为基点,才能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并对课程思政具有清楚的认知,从而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支撑。首先,加强课程思政的宣传,提升教师与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尤其教师应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引领学生知悉课程思政,促进学生发展观念与学习观念的转变。其次,教师树立课程思政教学观念,审视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不足,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助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现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从而优化传统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最后,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中,也应根据当前教育改革诉求,树立人本化、协同育人、网络化的教学观念,以多元先进教学理念,促进课程思政在物流管理专业中良好落实。同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树立整合化教学观念,既关注课程思政观念的渗透,也引领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专业课程思政思想,从而增强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5]。
在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后续实施上,做到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丰富、拓宽物流管理专业的内容,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果。首先,立足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科,重视专业发展史、专业素养等信息的融入,使学生通过这些信息,知悉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的真谛。其次,依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素质教育等,切实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格素养。例如:重视传统文化融入到物流管理专业中,传统文化中涵盖的内容多元,包含礼仪、廉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等信息,以文化解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专业能力。最后,重视多学科内容的融入,包含心理学、经济学、财务学、法学、新闻学等信息,为学生成为复合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保障。如在专业课程“物流学”、“仓储运输管理”等课程教学中适当在加入新闻宣传的“中国故事”以增强学生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此外,思政课程应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可以引入案例分析、讨论班、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注重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思政概念和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在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后续实施上,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是关键,为学生打造适合参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学生融入其中,以此接受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内化[6]。反之,如果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运用不佳,容易打击学生对课程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采取多元的教学方法,为课程思政的良好实施提供支撑。例如:可运用案例教学,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内容,挖掘岗位信息,实现思政、专业、岗位信息的融合,制作成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呈现案例,让学生围绕课程思政观念探究、思考、实践案例,获取其中职业、岗位、专业、思政内容,从而达到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目的。同时,也重视情境教学在其中的运用,为学生创设寓教于乐的课程思政场景,使学生融入其中,获取多元的课程思政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进而彰显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价值。
此外,思政教育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在线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可以建立物流管理思政课程微信公众号、线上讨论群等平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另外,积极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拓展思政教育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在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后续实施上,重视课程思政教学载体的研究,使课程思政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也在网络教学、校企合作平台、产教融合教学中实施,使学生通过多路径获取课程思政信息。例如:以课程思政为导向,构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平台、校企合作课程思政教学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发展全过程,从而达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
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以课程思政建设思想为基点,助推物流管理专业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发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的育人性,重视学生思想、情感、文化等层面的教育,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视野,深化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从而提升学生专业教育质量。在打造思政素质教师队伍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增强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文山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学,应践行课程思政思想,从树立网络化、人本化、协同育人化的教学观念、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延伸课程思政教学载体四个维度,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而彰显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实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