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路径

2023-05-13 09:04徐爱新孙国栋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动课程教育

徐爱新, 孙国栋

(1.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办公室,河北 张家口 075100;2.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各职业院校陆续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鉴于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刚刚起步,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建设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还存在简单重复等问题,从思想认识层面的课程建设理念,到行为实践层面的课程教学改革,都需要进行破立和取舍。

一、破除思维局限,明确劳动育人的课程建设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课程管理者、开发者、执行者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深度,关系着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教育效果。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建立课程整体观

整体主义认为,人是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明确了人全面发展的5个纬度,缺少任何一个纬度都称不上“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既要考虑外部的整体性,与其他“四育”共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要考虑内部的整体性,整合各课程要素构建自身结构完整的教学体系。联结、转化、超越是整体主义的3个基本特征。从联结的视角出发,“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是“五育”课程的简单罗列和迭加,而是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整体视角,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统领下,遵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规范,对科目、课时、课序、教学进程等进行顶层设计,既有各领域课程的“物理组合”也有课程之间的“化学反应”,保证各领域课程开齐、开足且不冗余;从转化的视角出发,劳动教育课程并非劳动教育的唯一载体,各科目课程均可承担劳动教育职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智育、德育,离开创造、兴趣和需求,劳动便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2]。劳动教育课程不是孤立的,课程开发需关注课程之间的融合、嵌入、渗透,形成多种课程类型组成的完整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从超越的视角出发,五育课程不仅要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还要整合课程要素及各要素间的秩序和内部联系,建设更高层次的课程文化,起到“1+1+1+1+1>5”的效果,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二)以彰显育人属性为目的建立课程价值观

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育人,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时代特殊性,在物质生活显著提高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克服人性中的懒惰、自私及怕苦、怕脏、怕累等心理,具有一定的难度。课程建设者要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三者间的关系,基于劳动教育的价值属性开发课程。梳理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劳动与教育密不可分,劳动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和内容。2021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课程开发要把“为了劳动”作为课程任务和作用,围绕“关于劳动”整合教学内容,用好“通过劳动”这一方法手段,便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劳动素养提升。还要将劳动的工具性属性转化为本体论的价值性属性,当劳动已经不再是一些青年人赖以生存的第一需要时,要挖掘劳动对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多元价值,以体现个人存在、实现个人价值为目的,让学生建立自身发展与劳动的必然联系,把劳动兴趣、劳动期待、劳动追求转化为自觉自愿参加劳动教育的学习动力。

(三)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主线建立课程本体观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案是构成教育的三要素,课程教学的过程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方案,教育者协助受教育者提升素养的互动过程。其中,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劳动素养是具身的素养,即使相同的技术标准由不同劳动者完成也会得到不同劳动效果。劳动育人的前提是学生的认同和有效参与,学生的劳动素养增值是课程建设的本体,劳动教育课程要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学生建立一条学习与应用、当前与未来的连接通道,利用劳动的实践性、生活性和社会性属性,在现实生活中提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我”与家庭、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感悟“劳动成就个人价值——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劳动托起民族复兴——劳动创造人类文明”[4]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真实劳动中达成知行合一。

二、破除课程范式的约束,促进多种教育手段课程化

高职院校长期沿用“公共课+专业课”的课程结构,体现智育的专业课占据主体地位,德育、体育课程等均归入公共基础课。落实劳动教育绝非简单在公共基础课中加入一门劳动教育公共必修课,需要利用课程的教育优势,促进学校多种教育手段课程化,构建以专题性课程为主体,劳动实践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为补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以专题性课程为核心构建劳动教育主渠道

开设专题性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职业院校长期执行的是以“德智体”为核心构建的“公共课+专业课”的课程结构,落实劳动教育一般是在该课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迭加,在公共课模块增加一门或几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按照职业院校不少于16学时的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精神、劳动法规、劳动安全等内容;二是开设劳动实践周,以实践教学为主,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劳动实践;三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未开展线下教学。有的学校将课程执行部门设在公共教学部,有的归口到教务处或学生处。在劳动教育学科建设起步阶段,这种迭加的方式无疑是使劳动教育快速落地的方法,但随着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这种方式需改革与创新。

本研究认为,开设专题性课程,纳入常规教学序列,才能使劳动教育有师资、有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为顺利实施并达成教育目标构筑制度性保障。劳动教育专题性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因内容不具体、形式不固定导致的劳动教育被忽视和弱化问题,通过教育研究、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必修课、选修课的方式进入专业教学计划,如开设大学生劳动教育、劳动法律法规、大学生志愿服务、家庭劳动技能等课程。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集中教学、集中实践的方式进行,选修课可挖掘生活、生产、服务各个领域的劳动教育内容,多纬度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二)以实践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为补充促进劳动教育全覆盖

劳动是人类相伴相生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也应成为“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充注于人生各处”[5]的教育,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教育远远不足以达到教育目的,需要利用校园中的多种教育元素,采用“劳动+”的方法促进劳动教育与各教育形式耦合,构建覆盖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立体式劳动教育课程网络。例如,采用“劳动+生活”的方式,基于学生日常生活,开发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田园劳动等主题劳动实践课或劳动实践周;采用“劳动+创新创业”的方式,开发“劳创融合”课程,用科技创新元素改造传统劳动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创业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等;采用“劳动+活动”的方式,开发劳动社团、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利用建构主义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实施立体化教育;采用“劳动+科研”的方式,开发劳动教育研学课程,通过劳动专题调研、劳动研学,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劳动实践,增强劳动教育的先进性和引领性;采用“劳动+文化”的方式,开发劳动教育文化课程,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优秀毕业生进校园、进课堂,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文化。劳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不是固定的、僵化的、封闭的,应该是“活”的教育、开放式教育,像水之于鱼、阳光之于万物,形成全情境育人氛围。

三、破除学科化组织逻辑,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劳动教育的学科化、专业化、课程化对完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提出了要求,不能把教学简化为学科知识的传授,也不能把劳动囿于校内实践、课堂实践、模拟实践。

(一)基于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开发模块化教学内容

劳动教育是研究为何劳动、如何劳动、如何劳动好的教育,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真实劳动,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高质量的劳动需要劳动者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体脑结合完成。因此,劳动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打破学科专业的壁垒,从日常生活、农工商生产、社会服务中提取,劳动的内容就是教学的内容,劳动的流程就是教学的流程。基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衣食住的需要可开发出环境清洁与美化、衣物清洗与收纳、饮食营养与制作3个模块;基于未来职业需要,可开发出农业劳动、工商劳动、手工劳动、智能劳动4个模块;基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交往和互助的需求,可开发出志愿服务劳动模块。上述8个模块涵盖了大学生需要面对的现实性劳动和可能性劳动,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学习与现实世界的通道,让学生全面感知自身、他人、社会。

(二)基于完整劳动过程创新项目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关系到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劳动是一种具身的认知实践,“有劳无教、有教无劳、无教无劳”的劳动教育之所以难以取得实效,在于人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习惯不能孤立存在、独立培养。必须打破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分立的模式,基于模块化教学内容,从各劳动领域中提取典型劳动任务,开发成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可教、可学且真做、真用的劳动项目,教的过程、学的过程与师生劳动的过程统一,实现真任务、真环境、真劳动、真感悟、真提升,解决学生“知道”但“做不到”或者根本“不知道”的问题。

劳动项目的开发需要掌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提取的典型劳动任务要能体现该领域劳动的显著特征,将劳动环境、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组织、劳动方法、劳动流程、劳动标准、劳动安全规范等用文字、流程固定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劳动设计、劳动实施、收获劳动成果的过程,获得真实的劳动能力;二是要将劳动教育的目标融入其中,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解决的是世界观的问题,只有理解了劳动的意义才能自觉自愿地全身心投入劳动,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习惯解决的是方法论的问题,研究怎样劳动、怎样获得高质量劳动成果,劳动项目要将关于劳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具体的环节体现出来。

(三)基于学生学习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实施的必要保障,现实世界中的劳动千差万别,教学资源开发时要把握3个关键点。一是注重教学资源的生活化,与区域生活需求和产业科技发展相适应,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劳动以及地方劳动形态中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符合时代发展对大学生劳动能力、劳动素养的要求,只有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才能让学生乐学会用。二是注重教学资源的多样化,满足学生泛在学习需求。教材开发要打破学科化编写体例,以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劳动为基本思路,以劳动流程为线索串联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要配套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和实践指导手册,形成“一书、一课、一册”组合式教学资源。要注重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把承载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的先进人物事迹和事件开发或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数字资源,丰富学生的多感官学习体验。三要注重教学资源的生成性,注重劳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生成与交互,鼓励学生基于劳动任务进行发散性设计和创新性劳动,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经验制作成微课程,上传至线上平台,成为其他学生的多样化学习资源,使学生既是资源的使用者也是开发者。

(四)围绕教学实施建设开放化教学场域

劳动教育建立了学生学习与社会实践联结的通道,校园和教室已经难以满足劳动教育项目化教学的需要,要突破教室和校园的围墙,使现实世界中的劳动场域成为劳动教育的教学场域。首先,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是基础也是保障,利用教室、实训室、宿舍、校园建设日常生活劳动区、职业劳动区、手工制作区、田园劳动体验区等,构建师生共同劳动的生态课堂;其次,要以校园为圆心整合周边的社区、企业、乡村资源,建设稳定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保证各教学模块的开出率达到100%;再次,还要有效联通家庭,使家庭成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成为第一任教师。只有以学生的活动场域为轴心,构建任务清晰明确的学校、家庭、社区、企业、乡村五个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职业劳动教育专业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

四、破除各育人主体之间的壁垒,构建劳动教育保障机制

《意见》提出劳动教育需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学校主导作用、社会支持作用的总体思路,提高家庭、学校、社会的耦合度,构建师资共建、基地共建、标准共建机制,对劳动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一)以项目教学为载体构建教育共同体

当前,劳动教育全员共育机制尚未形成。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缺位,相当一部分家长深受劳动与教育“二元认识论”影响,认为劳动耽误学习,担心孩子吃苦受累,缺乏鼓励、要求和指导劳动的家庭氛围;企业和社会存在空位,在学生实习或志愿者服务劳动中存在较严重的“有劳无教”现象,导致部分学生出现越劳动越厌恶劳动的负面情绪;部分学校主导作用发挥不到位,由于劳动教育2022年2月才正式纳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配备数量充足的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教师在短时期无法实现,各校为保证课程的开出率,只能通过转岗或兼课、兼职的方式补上课程教学的师资空位,教学团队专业性不足,教学内容重复单调、教学过程走过场、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等,都使教育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构建劳动教育共同体需要各育人主体主动站位,分清职责并主动认领任务。首要任务是推动师资共建、场域共享,保证劳动教育专题课程的开出率和教学效果。在教学团队建设中,要打破“一门课程一名教师贯到底”的教学任务分工方式,探索分工合作的模块化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建设一支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教学团队,学校教师担负课程设计、资源统筹、组织实施主体职责,根据劳动项目的教学需要,在不同的教学模块或不同的教学场域聘请相应人员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探索多师同堂、合作共教、师生互教模式。学校还要促进劳动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或专门教学机构,设置劳动教育专业化师资编制,组建劳动教育专门团队,保证劳动教育课程有人教、教得好。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家校企社”主体阵营中要增加学生自我主体,重视并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职能,把系统的、集中的他育与日常的、有意识的自育统一起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程和实施体系的构建,引发教育自觉和劳动自觉,形成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学生“五体合一”的劳动教育共同体。

(二)以考核评价为手段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保证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地必须构建规范的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建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监管全环节、覆盖全情境的一整套运行管理机制,保证劳动教育不是一阵风,不走形式不走样。在制度建设上要确认劳动的重要地位,通过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扭转部分学生轻视劳动、劳动意识淡薄的现状;在运行和监督机制建设中,规范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案、考核方案五大规范性文件,便于遵照执行和日常检查;在评价机制建设中要实施教师、学生双评价。在教师评价中坚持评训结合,实行集体备课,统一课程标准、统一教材、统一教案、统一课件、统一考核,用教学标准、劳动标准、评价指标规范并引领教师的教学,科学使用评价结果激励教师成长。在学生评价中可采用“专题性评价+融合性评价+综合性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劳动教育专题性课程的评价可围绕劳动成果、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创造性等维度设计量化指标,突出与劳动教育目标的对应性。融合性评价是指各专业课程的学业评价指标中要加入劳动素养的量化标准,使原有基于“一岗、一课、一身”制定的学业评价指标,加入国家、社会的视角,考察学生能否由小我走向大我。综合性素质评价能反映学生的总体变化和成长,具有激励和选拔功能,要采用主观与客观、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设立个人劳动教育档案或劳动素养评价记分卡,把学生劳动素养的横切面与习惯养成的渐进性记录下来,还可利用劳动积分、劳动银行、劳动技能鉴定、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评比等方式引导每一位学生成长。在评价目标和结果的使用上要引导学生摒弃以分数、学分为学习目的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感悟劳动“生活的、自由的、创造的”本质属性,真正触及心灵,建立想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教育自觉与价值趋同,激发“劳动成就梦想”的内生动力。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推进劳动教育需要从专题必修课程建设抓起,从课程建设者、管理者到实施者,全员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创新“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范式,构建“五育并举”的专业课程体系。劳动教育专题课程建设需要基于劳动的本质和形态,从现实劳动中提取教学内容,通过真实劳动打通校内学习与现实世界的通道,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现实世界中的“用”合为一体,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劳动者。

猜你喜欢
劳动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