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2023-05-12 21:53高宏存
跨世纪 2023年6期
关键词:融合服务文化

高宏存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还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作为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步阶段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高度明确了推动高质量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所承载的时代价值、使命担当与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1],更充分地享有文化权益。只有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够实现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人民群众有更多文化获得感与认同感。

一、平衡好三类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关系

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实现的重要载体,依据供给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即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所属文化单位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优惠或者收费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及自主供给型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我们平衡好三种类型公共文化服务间的结构关系,调动社会文化创造的活力和动力,不能顾此失彼、偏废其一;政府、机构、平台、个人等各个角色应各负其责、各显其长,在共建共享共治中丰富文化供给,共同描绘公共文化服务生动图景。

第一类是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所属文化单位提供的免费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作了明确规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更要高质量地提供。这意味着国有文化单位,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一些新型文化空间等,既要免费供给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更要研究公众需求、空间要求、载体特点,甚至还要长远谋划思考公众需求的群体特点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文化馆、图书馆等各类国有文化单位要改变过去等待公众上门的服务模式,革新求变、主动探索,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加智能的服务,实现高品质文化惠民。乡村博物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各类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要更深入地对文化服务载体特点、公众文化空间要求等展开研究,通过开启“夜游”模式增加服务时间、借助高科技手段提升参观体验、依托数字平台增强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等方式,最大限度实现文化建设的公共价值与服务效能提升。

第二类是优惠或收费的公共文化服务。此类公共文化服务非基本但增长性强,能满足人民群众发展性文化需要。按照公共管理理论,免费享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被当作公共品对待,公共品的提供属于政府责任。而优惠服务或者是收费服务多是半公共品,如人们的各种艺术作品赏鉴需求,包括舞台艺术、沉浸式艺术、新形态云演艺等。面对社会数字化转型要求,需要开拓新的文化空间和文化领域来满足人们的发展性需要,其中也包含一些奢侈性文化需要。优惠或收费的公共文化服务,目的在于提高个人文化素质、艺术素养与艺术技能。

在我国社会发展现阶段,“保基本”“促公平”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底线”,“在差异性社会中实现初步的公平,是‘较低水平的均等化’”[2]。“中国式现代化”持续发展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还应当涵括更高水平的发展型或提高型文化服务内容。不同社会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趋多样、多元、个性,对文化产品的内容与风格、品位与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种类、数量要持续丰富,要不断开拓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以高质量公共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以优惠或收费形式出现,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意味着由政府财政保障供给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一方式扩展到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供给,提高了政府资源配置的能力。这一类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尽管收费但并不追求营利,服务对接人民群众发展型需要、享受型需要甚至奢侈型需要,是对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立体化的文化需求的积极回应,具有非基本、半公共性等特点,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文化福利水平的日益提升而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当前,可供人们随心选择的文化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各类高标准的文化消费场所陆续兴起,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实现了文化产品的价值。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一个持续优化、丰富多样、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是“起始一公里”,既要注重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也应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提供低价、优惠价等方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民众既可享受到免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可选择丰富、付费可享的文化“加餐”,这是增加有效文化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第三类是自主供给型公共文化服务。中国社会创生了一批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网络平台上汇集了大量的人群,社会力量能够提供大量的文化内容,例如网络表演、网络艺术、短视频、网络电影、网络娱乐等多形态文化内容。大量社会主体创造、汇集、分享文化内容,是“我们人民群众创造自主性”的体现,形成了群体创造、群体共享、群体娱乐的生产服务模式,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中既有文化服务内容,也有信息服务内容,是一种群众自主供给的新型文化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3]23。自主供给型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正是全民族文化创新力与创造力的生动表现,日益勃兴的文化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实现更多可广泛共享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可持续创造。

首先,自主供给型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事业“以人民为中心”主旨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始终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注重融入人民意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建设主体作用。要在前期规划中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追求,中期执行中引导人民群众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后期考核中以人民群众的感受为检验成效的标尺,让人民群众从各类文化活动中汲取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明素养,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共建共治共享目标。

其次,自主供给型公共文化服务是提升民众文化获得感的有效渠道。“文化层面的‘获得感’是个体基于实际获得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建立在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共建共享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于公众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过程之中,并最终积淀成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及服务真切实在的内在认同和愉悦、满足的积极情感倾向。”[4]文化获得感的实现依赖于丰富的文化供给与切身的参与体验。自主供给型公共文化服务带来了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内容的丰富和创新,提供了实现文化获得感的物质基础;而个体在实现文化自主供给过程中的参与水平、参与程度则直接影响了文化获得感的层次高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注重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提升人民群众参与能力,以充分文化参与感增加文化获得感,开创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受益的良好局面。

最后,自主供给型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民众文化表达权与文化创造权的内在要求。接受文化教育权、享受文化成果权、参与文化活动权和开展文化创造权共同构成了民众的基本文化权[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愈加重视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表现在公共文化领域,不仅要求公平均等地享受文化成果,还要求有越来越多的表现机会参与文化创造,实现文化表达权与文化创造权。当前,各种社会文化团体、基层群众文化团队不断涌现,全国现有群众文化团队超45 万个,比2012 年增加50%;2022年全国各地共举办“村晚”类群众文化示范展示活动约1.2 万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约1.18 亿[6],全社会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热情竞相迸发。自主型公共文化服务的蓬勃发展,提升了民众文化品位与公共精神,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与发展动力,有力地保障了民众基本文化权益。

高质量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要平衡好三种类型公共文化服务间的结构关系,不能偏废,各个社会角色,包括政府、机构、平台、个体都要各负其责,共同合作实现好向社会提供丰富多样、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

二、制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的因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传统文化事业单位体制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的转型,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明显提高了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但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的短板与不足,高质量发展存在提升的空间。

(一)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当前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化内容“缺不缺”“够不够”的数量问题总体上得到了解决,但面对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民众对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内容的需求,高水平文化服务呈现相对缺乏状态,“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需要围绕高标准公共文化空间、高品质公共文化生活、高效能公共文化服务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这对矛盾的解决,相较于扩大文化需求、刺激文化消费,优质文化产品生产与高水平文化服务供给更为重要。

(二)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3]25。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共同富裕问题。现阶段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条件和内容供给差距依然比较大。这固然与各地区自然禀赋、经济实力、历史传统等客观因素有关,但实际上拉开城乡区域之间差距的关键是公共文化资源要素配置与利用。由于二元结构的历史原因,城乡之间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并不均衡。城市地区聚集大量公共文化发展所需的政策、资本、设施、技术、人才、数据等资源,而农村地区相对匮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需要我们树立城乡等值理念,改变以行政区划配置文化资源的做法,保障乡村与城市平等获取资源要素的权利与机会。“只要走出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的价值偏见,乡土性与现代性并不冲突。”[7]“村BA”的火热就是现代元素与乡土文化碰撞融合从而“爆燃破圈”的一道文化新景观,彰显了乡村社会内部焕发出现代性生机与活力的无限可能性。并且,伴随着未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城乡间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将更为合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到既体现公平正义又鼓励争先创优的发展状态,让民众拥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问题依然突出

效能并不单纯指向资金效率或社会效益,而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功效与价值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8]。“在‘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问题是效能问题。”[9]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既是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体现,也是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方面体现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适恰性、可及性、便捷性,即文化产品供给内容是否适用、公众能否便捷地享受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设施设备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对行政主体或供给主体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理论命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问题更显突出。从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尚难适应现代社会转型要求,基层文化设施利用不充分,低端供给与无效供给等问题仍然突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要获得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文化治理能力,进一步鼓励文化内容创新并降低民众获取基本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程度有待提升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除强调均衡发展、品质发展之外,还应格外注重开放发展、融合发展。因此,不能只在“政府主导”上发力,还要培育文化类社会机构,在吸引社会参与上下足功夫;不能仅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上发力,还应整体探索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模式。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不能仅停留在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上,一方面要发挥好原有公共文化机构参与公共化服务的供给职能,加强公共文化机构管理,要重点强调盘活存量,从机制创新上入手搞活公共文化机构设施运营,特别是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倡导的要尊重基层群众的创新能力,提高参与社会服务与管理的能力相一致。另一方面,要寻求增量新创,借助企业、机构和个人的积极性,开创不同类型的新文化空间、文化场所、文化机构,在运营模式、供给内容上突显地方特色,激发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我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实现增量创新。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出台政策、搭建平台,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做好服务,同时鼓励全社会共同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五)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有待创新

公共文化服务从产品供给到文化治理的理念要跟得上发展,通过推动理念创新来更全面地发挥文化引领发展的价值。以公共文化服务推动乡村振兴为例,在理念上要关注新型创意设计如何与乡村文化空间建设结合、与参与式的乡村规划设计结合,这涉及更全面地认识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借助创意设计,能够实现乡村审美化环境营造,建设乡村新型文化空间和乡村文化景观。此外,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融合上,图书馆旅游、博物馆旅游也体现了理念创新。作为当前文旅融合新亮点,“图书馆+旅游”既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又以旅游促进了文化传播与全民阅读,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通道,既体现了供给理念与格局不断更新,也体现了对文化所凝结的价值与承载的功能更为全面的认知。

(六)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需要创新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机构治理模式、评价评估模式等环节推动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 程”[3]24。就当前 公共文 化 服务 发 展来看,还需在资源采集、平台搭建、精品创作、运行管控以及绩效评价等关键环节实现创新,充分释放多元主体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动能,用系统观念和创新思维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新模式,走出一条多元融合、运转高效、优势互补、创新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之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为丰富、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综上所述,以上所涉及的六个领域亟须完善提升,既涉及结构性问题也包含了内容生产供给等单一问题,既有机构运营模式创新治理结构问题,也有不同主体合作协同问题,因此需要整体性观念创新引领,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

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高发展水平的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中之重。提高发展水平必须贯彻一些公共文化发展的基本理念,即品质发展理念、均衡发展理念、开放发展理念、融合发展理念。改革创新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源泉,要从“四个之变”即政策之变、形态之变、品质之变与融合之变,来推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政策之变。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中,政策演化过程也是人们深化公共文化服务认识的过程,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范围边界到底在哪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有哪些,公共文化机构内部治理应该如何展开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政策之变就是指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变迁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细化政策。

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1949—1978 年),这是传统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时期。这一阶段文化发展呈现出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特点:文化机构和文化资源的配置完全按照行政层级配置,文化管理行政化,文化机构行政依附性强,文化管理层行政任命,文化相关人员管理“身份化”,文化机构活力不足,文化发展较为僵化等。从政策角度来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体现了这一阶段公共文化政策的重要内容,主要保障公民从事科学研究、接受教育等文化权利。第二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1979—2012 年),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成时期。伴随着我国加入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人民群众“文化权益”问题开始受到更多重视。2003 年我国开启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开始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时期文化立法工作快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文化类法律颁布实施,奠定了依法治国和文化法制建设的坚实基础;出台《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标志着开启了公共文化政策体系建设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我国文化事业正在经历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期(2013 年至今)。这一时期中央和地方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数量均达到了历史高峰,公共文化政策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如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等重要法律。

总体而言,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便是从理念到实践展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过程,包括政府职能、政府角色、社会力量、管理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已经实施6 年有余,全国已有17 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13 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性公共图书馆立法或政府规章[10],围绕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政策之变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日益展现出更加完善、更多结合地方特色的政策趋势,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设计越来越完善。当然,当前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也存在一定不足,包括政策法规与现实脱节、缺少实施细则与操作规则、政策法规位阶低、立法滞后等。比如如何设计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流程,建立文化诉求线上线下表达与反馈机制,有效改善由于供需错位而产生的精准供给不足、“以供导需”的问题还有待解决。从公共政策评估视角看,还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机制,完善政策评估标准与模式。政府部门需要从更有针对性、更具体的角度入手,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场地选址、开放时间、服务范围、资源设备、人才队伍、体验形式、供需互动等一系列指标进行量化,为地区、部门和文化机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设定一个更高目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要先谋政策之变,夯实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基础,围绕高质量发展调整创制新政策。

二是形态之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时间虽短但工作力度和实践广度成效显著,当下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范围、形态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形态要重点处理好六对关系,即基本需求和发展提高的关系、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单一主体和多元主体的关系、免费服务和优惠服务的关系、文化管理和文化治理的关系、手段单一性与方式多样化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形态和内容供给方式不断创新,从内容建设、展现方式、传播途径、交互手段等多个方面丰富公众文化体验,催生了文化服务新样态、新方式、新场景。现如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准,包括广播电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设施设备的条件,基本实现了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在一些领域如博物馆、美术馆,大量社会性机构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现公共文化发展的形态之变,是促进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提质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丰富、更为便捷、水平更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形态之变。中国社会深度数字化转型和渗透程度越来越深,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11],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便利化要求更高。数字技术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之变,一方面表现为服务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时代发展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文化机构,以及各类演出团体的数字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以数字化形式满足人们多端多屏的需求,让人们更加即时、便捷、高效地获得多主体供给的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当前,足不出户在线云游各大博物馆,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数字文化资源,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越来越常态化的内容。依托数字技术实现艺术作品、文化资源数字化,借助网络平台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搜索、了解、观看相关文物展品,例如《韩熙载夜宴图》经过超高清扫描,观众可以在超4K 高清画面中进行沉浸式观赏。大数据和AI 技术的结合,能够精准刻画游客画像,提供智能导览、精细化信息咨询、个性化文创产品推送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不断创生,文化服务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作为疫情期间蓬勃发展起来的文娱新业态,云演播、云直播已经逐渐成为演艺业新常态,不断提升着观众的欣赏体验和艺术空间。如国家京剧院将经典剧目《龙凤呈祥》搬至线上,并依据艺术特征遴选技术手段,使线上观众在“云包厢”看戏时都能拥有线下剧场稀缺的中心观演位,还能够自由选择“锣鼓师”“舞台侧目条”等观演视角,实现观看角度自由切换,从而赋予了“现场”新的内涵与外延。数字技术的坚实支撑使得优化展陈方式、提升参展体验,演出演播并举、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可能,为公众带来了体验感更佳的文化服务。

此外,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和多种基础资源库、数据库建设成效明显,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长廊、数字艺术展示厅等大量涌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应用体验,体验感增强提高了人们的观赏兴趣。《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作为八项重点任务之一,要“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如今更加注重利用数字技术营造多样化文化场景,比如用数字化虚拟空间技术优化博物馆展陈方式、文化场景营造,优化不同人群参展体验,让人们能获得更好体验感的文化服务。除了传统文化机构和文化空间,网生性的数字化网络文化服务也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重要增长领域,如中国钓鱼岛数字博物馆就是一个典范——它在网络空间里创生,是一种虚拟机构,但也是实实在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体验文化空间。文化数字化战略以数字赋能实现文化成果全民共享,以数字发展勾勒出公共文化服务形态之变的新奇图景。

三是品质之变。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品质之变”,从文化内容供给角度,公共文化服务要以精品化为目标,提供更高品质的文化内容。不仅要求文化内容更为丰富多样,各类文化作品、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更加多姿多彩,更要求各类文化内容创造体现精品化要求趋势,尤其要关注新生的网生性内容。一方面,针对传统形态的文化内容,国家支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来推动各类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包括文学艺术、电影电视、舞台艺术等多个领域。2022 年全国共制作发行电视剧160 部5283 集,科教片、纪录片等105 部①,其中既有强化价值引领、突出主题宣传的《县委大院》《大考》等优秀电视剧,也有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黄河文化大会》《博物馆之城》等文化综艺节目,又有《林海雪原》《杨家将(上)》等优质国产动画片,一大批思想深、艺术高、制作精、传播广的优秀文艺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国广电机构积极推进8K 超高清、自由视角、VR 节目制作等高新视听制播呈现技术示范应用,不断提升观众视听体验,种类丰富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针对网生性文化内容服务,包括网络文艺、动漫“二次元”、网络游戏、短视频等,要更多地鼓励民族本土的原创性作品,鼓励富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和价值的内容创作。比如最近有一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动画作品《中国奇谭》,因其所体现出的健康内容、艺术化方式和年轻态形式,成为网络追捧的“爆款”。增加优质文化产品供给,需要激励引导各类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特别是注重价值引领、丰富内容生产、完善审核机制、加强版权保护,使网络文化成为民众精神生活新家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形式。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侧重于提供免费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手段较为单一。但是公共文化服务强调“底线均等”并非“程度平均”“身份均等”,并非“内容划一”,“权利均等”也并非“结果无差”,而是要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涵括不同人群的适用性,实现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的终极目标。

推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之变,尤其要把握好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之间的关系。当前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社会性机构开始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10 年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在已建成的9.6 万多个图书馆、文化馆分馆中,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的占42%,近年城乡新建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8 万多个,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的就达35%[10],新型文化空间在引领休闲风尚、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中正发挥重要作用,而社会力量的注入则有力推动了新型文化空间逐步实现从“有”到“美”和“好”的跨越,推动文化供给向“好”与“精”发展。再比如截至2020 年底,全国登记备案的民营美术馆共有920 家②,美术展览的数量与质量得到极大提升,类型多样、主题丰富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建成,有效扩大了受众范围,共同助力了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坚持政府主导下吸引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实现由集中管理到综合治理转变,探索多样化服务手段,有助于提供更多定制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推动形成一个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和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有机统一的高质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是融合之变。公共文化服务应该与其他领域强化融合,在融合中获得发展、取得实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是一个交织、互联、互塑、共存的过程,融合之变就是要把公共文化服务和其他领域深入结合在一起,使其融入生活领域,在融合发展中实现质量跃升。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做好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需要向四种“融合”趋势要动能,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城乡融合以及区域融合。

第一,推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新时代构建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文化环境,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趋个性化、品质化的文化诉求,内在性地要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一方面,公益性文化事业追求文化产品和服务公共价值时也要讲求成本与效益、投入与产出,推进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及供给的多样化,需要以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繁荣为支撑,而优质公共文化产品生产特别是文化精品成熟后也能够走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追逐经济利益时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文化产业品质发展也要依赖公共文化服务提供需求指引,依赖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其提供生长环境。例如,数字化文化体验场景搭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必然对各类智慧化交互装置、虚拟现实技术等产生极大需求,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跃上新台阶的过程,也正是文化产业的“蝶变”历程。因此,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二者统一于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需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协调共生中融合发展。当前,中央出台的一些重要文化政策,体现了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导向。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一些文化机构积极开展相关文化实践,以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比如,在博物馆文创开发领域,目前全国3000 多家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活化利用博物馆文化资源,将其体验服务与文化延伸开来,在网络空间不断引发一波一波的热潮,成为年轻群体特别是“Z 世代”成长型文化消费群体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种融合方式还成为突破口,推动了我国原有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第二,推进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有利于促进文旅产业升级、畅通国内大循环,更有助于提升公众文化感知体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推动文旅融合、更好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需要不断寻求新的灵感、新的创意、新的想象,让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使旅游成为文化的载体,为文旅融合发展探寻更大可能空间。例如,游戏与旅游本是互不相关的领域,但随着数字文化手段的广泛应用,传统旅游产业与新生代用户之间的“次元”壁垒已经被打破,出现了线上线下跨界联动、“破壁”融合的新思路与新方向。比如,米哈游旗下一款高人气游戏《原神》,一直被视为展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让全球玩家爱上中国文化之美的成功之作。2020年,该款游戏与张家界景区开展线下联动,吸引众多玩家到景区领略现实中的“原神”风光,开启了以游戏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和旅游宣传推广模式的全新探索。旅游景区依托游戏打造出数字化IP,形成可供游戏服务商使用的游戏背景资源,必然会扩大景区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并有望吸引其到地旅游,通过游戏、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赋能,开辟出一条触及“Z 世代”消费群体的便捷通道。

此外,一处处小而美、功能多元、综合性强的新型文化空间的创设便把旅游服务和文化体验、文化享受结合在一起,为公众提供欣赏、深思、知识共享等多种体验。其中一些高颜值、高品质的精致之作,不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处阅读、休憩、放松与休闲的场所,使其在家门口与“诗”和“远方”相遇,还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文化地标。最近海口市在海口湾建立了一个云洞图书馆,图书馆向公众开放,成为海口湾一处标志性的艺术建筑,建筑本身已经成为文化地标。同时这个文化空间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处阅读和休憩的场所,典型地发挥了文化空间的多功能,将旅游文化服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地标建立结合在一起,给人们提供了更可感的小品建筑、文化设施设备,体现了文化价值的文化场景。这也满足了从观“景”到赏“艺”、从“实在”到“寻梦”的旅游价值选择升级的需求。

推动文旅融合、更好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与科技高度融合,发展数字化、沉浸化、智慧化的新型文旅服务。当前,文旅融合极大地提高了旅游的历史文化价值品质,旅游已不仅具备赏景与休闲功能,而且成为可供人们体验、感悟的文化场景。特别是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文化旅游行业向数字文旅转型,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更有质感的体验、更有效的交互与更广泛的分享。2019 年至2022 年,多个支持沉浸式体验产业发展的政策先后出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都提出要发展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等新型文旅服务。

第三,推动城乡融合。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入开展成为乡村文化空间更新和乡村居民文化生活丰富的一个重要载体。城乡融合更多地强调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体化的内容配置、品牌管理、品牌服务、设施运营、设施服务等方面。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一体化建设要求把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均衡化地配置文化资源。当前,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硬件分布和运行维护、公共文化数字化程度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成果共享不及时,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尚有较大空间。“十四五”期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首要任务就在于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弥补发展不均衡的短板,促进城乡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和互联互通,构建城乡公共文化发展新格局。此外,要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一体化发展,活用数字技术资源和设施,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丰富乡村公共数字文化供给,以城乡共享、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成效,扎实推进精神共同富裕。

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首先要继续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把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满足基层百姓尤其是农村群众文化需求当作大事来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持续增加,农村居民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开展文体活动等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其次要注重运用文化创意激发乡村文化自身生命力。新型创意设计能够让乡村文化资源鲜活起来,新的文化空间的建设不仅为乡村引入了新的文化内容,也为外来的群体进行文化消费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型空间;新的创意设计不仅活化了原有的文化传统,而且更好地诠释了传统文化和民俗生活的现代价值,延续文化命脉机理,为新时代乡村文化生产提供新的生命活力。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注重对乡村记忆进行价值提炼与文化传承,深入挖掘其特色文化资源,创造底蕴深厚、景观优美、意趣丰富的乡村文化环境,从而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最后要在融合之中实现城乡文化共同繁荣。乡土中国所独有的建筑、民居、风俗、节庆活动等文化资源,都是文旅融合的文化基因和源泉,城乡间文化交流互动推动了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文化共同繁荣。

第四,推动区域融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均衡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跨流域文化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实施了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其中区域间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是重要的建设内容。在重大发展战略的引领带动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区域融合发展,有利于借助区位优势,将不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优势、运营优势等向外延伸,发挥辐射扩散效应。例如,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就要更多考虑如何实现三地间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互通有无与高效利用,为此京津冀专门签署过一个演艺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协议,意在把北京国家演艺中心的优质演艺资源延伸到天津和河北。这里既包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也包括非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近些年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安徽省滁州市、马鞍山市等多个城市与江苏省南京市签订了协议,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务实合作,融入大南京都市圈,使这些城市的居民能够享受到南京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推动区域间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总之,要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多措并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立足于民生引领、品质共享的价值导向,在区域融合战略中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共生并进、繁荣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期盼,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均衡智慧发展,构建起与现代化强国建设相适应的高质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依托,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注释

①参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 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2023 年4 月27 日,http://www.nrta.gov.cn/art/2023/4/27/art_113_64140.html。②参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 年中国私人美术馆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民营美术馆发展迅速》,2020 年11 月9 日,https://new.qq.com/rain/a/20201109A040UA00。

猜你喜欢
融合服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