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峰 周焱堃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毛泽东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习主席贴切地形容,“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各级干部搞调查研究,要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不能搞“假把式”调研。
但在现实中,还存在一些“假把式”调研。比如,有的热衷看脚本、走“经典路线”,访“被调研专业户”,使调研被“套路化”;有的靠臆断、凭经验先写好报告,然后“量身定做”问卷,再到基层按需求证,带鞋找脚;有的到基层调研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凡此种种,不仅严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妨碍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执行,也损害党委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
近日,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将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走群众路线,在“真”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提质增效。
多些“针对性”调研。开展调查研究是实打实的事情,主要目的就是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只有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扎实细致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找出问题症结、开出管用良方。各级领导干部不妨多走进训练场,常深入班排连,与一线官兵一起在军事实践中探索研究,及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思路办法,切实解决好备战打仗、转型建设、新兴领域的现实难题,从而赢得官兵认可,助推新时代强军事业不断进步。
多些“随机性”调研。“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实践证明,很多问题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仅靠“坐着小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听完汇报吃顿饭,临走说声‘好好干’”,不可能发现问题所在,更谈不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增强调研的随机性,多搞些“突然袭击”“临时改道”,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的调研,通过反复走访、长期跟踪,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真正听实话、察实情、获真知、收实效,进而找到工作的思路、措施和办法,使各种困难和问题迎刃而解。
多些“体验式”调研。“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官兵是最好的老师。各级领导干部应放下架子、沉下身子,通过当兵蹲连等活动,端端战士的饭碗,睡睡战士的床铺,听听战士的“牢骚”,以“角色带入”的方式感知基层的酸甜苦辣,以“感同身受”的真实体验感受官兵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摸清他们的需求。唯有如此,才能搞清问题的症结所在,拿出破解难题的真招实策。
多些“创新性”调研。人在哪,工作思路就要更新到哪,调查研究的发力点就要转移到哪。领导干部既要坚持和完善走访、蹲点、抓典型等传统“面对面”调查方法,也要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以“键对键”交流消除“面对面”访谈时的顾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优势互补。同时,还要善于使用大数据调查等新的手段和方法,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调研的时效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