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琴,杨云福,刘现平,刘 丽,成 虹,李雪娇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 小哨 650212;2.永胜县植保植检站,云南 永胜 674200;3.永胜县园艺技术推广站,云南 永胜 674200;4.永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永胜 674200)
草地贪夜蛾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全球重大迁飞性害虫,具有寄主作物种类多、繁殖力高、迁飞能力强、对作物为害性强、防控难度高等特点[1]。 作为外来入侵生物,草地贪夜蛾目前已经扩散至全国20 多个省(区、市),在玉米和甘蔗主产区形成大规模暴发态势,将严重威胁我国玉米和糖业生产安全[2]。
2019年1月11日第1次入侵我国云南省江城县宝藏镇,后陆续出现在中国大陆18个省份和台湾岛,给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3]。2019年1月11日云南省江城县宝藏镇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主要啃食玉米心叶,严重影响雄穗抽出,造成玉米严重减产[4]。 目前草地贪夜蛾幼虫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 但化学农药大量应用造成的农药残留、害虫抗性增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5]。在此以当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几种生物农药产品为对象,评价其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田间防治效果,筛选出有效的生物农药产品,为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试验地为永胜县三川镇四维村,面积750 m2。土壤为红壤土,地势平坦、肥力均匀,田间管理水平一致。玉米品种为双玉青贮919号,2021年6月28日机播,亩定植密度4 000株,玉米种植株行距为33 cm×50 cm。施药时玉米处于小喇叭口期,田间平均被害株率达70%,被害株平均单株虫量1.25头,虫龄1~4龄,植株长势、生育期一致。
试验药剂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0%多杀霉素悬浮剂、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4千亿PIB、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短稳杆菌12千亿孢子悬浮剂、江西大山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4 IU、云南绿戎生物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龟子绿僵菌4.8千亿孢子。
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设6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见表1),共 21 个小区,小区面积30 m2,小区间设置明显标记,试验区四周设2行或1.2 m以上保护行。
表1 生物农药防治草地贪夜蛾处理方案表
采用2次稀释法配药,先将药剂加入100 mL清水稀释,充分摇匀配成母液,按亩用水量50 L标准,先将一半清水倒入喷雾器,再加入母液,然后将另一半清水倒入喷雾器,药液充分搅拌均匀后喷雾。2021年7月3日16:00后施药,使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准玉米叶片特别是心叶部位喷雾,为保证施药均匀一致,减少因施药工具或施药人员作业水平造成的误差,全部喷施作业由1名有经验的人员单独完成。施药期间气温正常,无风,24 h内无降雨。
采用 5 点取样调查法,每点调查5丛,每处理共调查25丛,试验期间分别在药前、药后5 d、10 d共调查3次,记录植株上的活虫数。由于生物农药药性较慢,药后1 d、3 d 害虫基本存活,被杀死时间一般为 5~10 d,药后5 d 代表药效的速效性,药后10 d代表药效的持效性。3次调查均由3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为避免调查人员取样和调查标准产生误差,每次重复由1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确保每次重复内各处理取样和调查标准一致。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用 SPSS 数据分析软件对各小区3次重复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
施药前调查各处理虫口基数113~119头;处理2、处理7(CK)和处理3小区虫口数相对较多。
施药后5 d,以处理2(多杀霉素)防效最佳为91.5%;处理3(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效次之为74.78%;处理6(金龟子绿僵菌)、处理5(苏云金杆菌)防效也不错,分别为51.02%和50.93%;其他2种药剂防效较低。不同药剂间防效有显著差异(见图1)。
表2 不同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防效比较表
施药后10 d,同样以处理2防效最高为80.77%,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1防效次之为56.12%;其他药剂防效均超过50%,但差异不显著(见图1)。
图1 不同生物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图
结果表明,施药后 5 d以亩用100 mL 20%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效最佳为91.5%;亩用50 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24千亿PIB 防效次之为74.78%。施药后10 d以亩用100 mL 20%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效最佳为80.77%;亩用50 mL 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效次之为56.12%。综合来看,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也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建议交替使用。
吴涛[6]、吴孔明[7]、杨普云[8]、李永平[9]、吴若蕾[10]等,曾用不同生物制剂防治草地贪夜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试验结合前人试验研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农业农村部推荐的应急农药[11-13],使用过程中注意轮换用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防控提出另一种思路,同时还要抓住喷药时间和防治时期,最好在阴天下午施药,着重对心叶部位喷药,重点防治低龄幼虫(3龄以下),这样既能避免高温施药带来的不良影响,又能提高药剂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