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
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是副鸡嗜血杆菌,为两端钝园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美兰染色呈现两极浓染,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在24小时培养物中本菌呈球杆状或者短杆状,大小为1~3微米×0.4~0.8微米,容易形成丝状,培养48~60小时发生退化,表现为碎片化和不完整形态,如将其移植到新鲜培养基上,则会呈现典型的杆菌形态,本菌可以单个、成对或以短链形式存在。副鸡嗜血杆菌是兼性厌氧菌,生长条件比较苛刻,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只有在添加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V因子(辅酶I)和鸡血清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在含有5%~10%的二氧化碳中,可以长出圆形、光滑、隆起、灰白色半透明的露珠样小菌落。在2%鲜血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本菌,再划线接种葡萄球菌,在接种线边缘有本菌生长,就是说副鸡嗜血杆菌在葡萄球菌菌落附近长出一种“卫星菌落”。这是鉴定副鸡嗜血杆菌的重要方法。
本菌能发酵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山梨醇和糊精,能还原硝酸盐,不能产生靛基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普通消毒药即可杀死本菌。可以通过血清平板凝聚试验,将本菌分为A、B、C3个血清型。我国流行的主要为A型,还有少数C型。各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性。
自然条件下,只发生于鸡,各年龄的鸡都可以感染发病,8~12周龄的鸡和成年鸡发病最多,症状最典型,病情最严重。病鸡和隐性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病鸡的鼻液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可污染空气、饲料、饮水、用具等,健康鸡吸入或者吃入引起发病。主要由污染的飞沫或尘埃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初次感染的鸡群多呈现爆发流行态势。鸡传染性鼻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集中在冬春交替的季节发病,秋冬或者春初,寒冷季节多发。饲养管理不好、气温突变、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促进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本病潜伏期短,传播快,短则1~2天,慢则3~5,即可波及全群,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可以引起产蛋鸡产蛋下降10%~40%,需要20天左右才能恢复,一般恢复不到原来水平。
小鸡发病初期体温可升高到43℃,2~3天后降到正常,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脖耷拉翅膀,离群呆立,有的将头插入翅膀下面,严重时,食欲废绝。病鸡张口喘气,鼻流清涕,一侧或两侧颜面、眼睑和眶下窦肿胀,眼结膜发炎,眼睑结合部位有粘脓性分泌物堆积,有恶臭味。病程较长的,角膜浑浊,失明。有的病例病变会蔓延到气管和肺部,病鸡呼吸非常困难并伴有杂音。多数于3~5天内死亡,少数直到1~2周衰竭死亡。
成年鸡发病初期,不愿活动,嗜睡,采食减少,典型症状是从鼻孔流出水样鼻液,以后逐渐转为黏液或者脓性鼻液,有时打喷嚏,粉料与鼻分泌物黏附鼻道或者鼻孔形成结痂而影响呼吸。发病中后期病鸡眼睑或颜面部一侧或者两侧水肿。严重时整个头部肿胀,眼珠深陷在肿胀的眼睑中,有的肿胀延伸到颈部。公鸡肉髯肿胀。产蛋鸡发病后,产蛋大量减少。病初期死亡率低,病中后期伴随继发感染,病鸡体重下降,机体消瘦,死亡增加。
主要病变为鼻腔和鼻窦黏膜呈现急性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肿胀,黏膜表面有大量水样或黏稠的黏液,鼻窦内初期有液态渗出物,后期成为黄色干酪物。颜面和肉髯水肿,切开肿胀的面部,可见黄色豆皮样干酪物。严重时,喉头和气管黏膜發红,上面有黏稠液体,产蛋鸡可见卵黄性腹膜炎,卵泡变软或者出血,卵巢萎缩。个别病例可见肺部和气囊病变,肺部瘀血实变,腹部气囊浑浊囊壁增厚。
根据本病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病鸡鼻腔或窦发炎,而且流鼻涕、打喷嚏、眼睑和面部肿胀、结膜炎、产蛋下降等情况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测。
5.1 镜检
取鼻腔或者窦腔分泌物,涂片、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的小杆菌。
5.2 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从症状明显的病鸡的眶下窦抽取窦腔渗出物,划线接种于鸡肉汤琼脂平板,在5%二氧化碳条件下,37℃培养24~48小时。长出圆形、透明、边缘整齐、直径约0.3毫米的露珠样菌落。本菌生长需要V因子,在葡萄球菌菌落的附近生长时,呈露珠样的卫星菌落。在鸡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48小时,呈均匀一致的混浊,管底有少量的沉淀。
5.3 生化试验
本菌可以分解葡萄糖、果糖、山梨醇、蔗糖、甘露醇,产酸。过氧化氢、脲酶试验、吲哚试验均为阴性。可还原硝酸盐,不能液化明胶。
5.4 动物试验
取4~8周的雏鸡,眶下窦注射病料悬浊液或者菌液,2天后,雏鸡出血典型的鼻炎病变。
应该注意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区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支原体病和传染性鼻炎的鉴别诊断:病原分别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主要发病禽种分别为只有鸡发病、主要引起鸡发病,野鸡、幼龄火鸡、孔雀也可感染、火鸡和鸡最容易发病,少数鹌鹑、珍珠鸡、鹧鸪、鸽也可感染、主要鸡发病,野鸡、鹌鹑、珍珠鸡也可发病。流行特点分别为各日龄均可发病,40日龄以内多发,幼龄鸡死亡率高,6周龄以上鸡死亡率低;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成年鸡发病最为典型,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发病率高,致死率5%~60%(一般为10%~20%);呼吸道是主要传播方式,也可经蛋传播。主要侵害1~2个月龄鸡,多呈慢性经过,如果有继发感染发生,死亡率可达30%以上,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死亡率低;寒冷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通过鸡蛋传播、各种日龄鸡均可感染,4周龄至成年易感;秋季多发,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各种不良的应激因素促进发病,病鸡数量激增,造成流行。主要症状分别为病鸡呼吸困难,伸脖张口呼吸,咳嗽,啰音,有全身症状;成年鸡产蛋下降,产软皮蛋、沙皮蛋和畸形蛋,蛋清稀薄如水、呼吸高度困难,伸脖张嘴多数发不出声音,少数有呼吸啰音,眼流泪,频频甩头,有时甩出带血的黏性分泌物,同时伴有响亮的鸣叫声、流浆液性或者黏液性鼻液,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结膜炎,眼睑肿胀,眶下窦突出,严重者失明、初期从鼻孔流出清亮的鼻液,后来逐渐转变成黏性或脓性,打喷嚏,结膜炎,流泪,眼睑及肉髯肿胀,呼吸困难,常常摇头。主要病变分别为气管炎症,成年鸡卵巢和输卵管炎症、喉头、气管红、肿、出血及气管中的血凝块、套膜样物质、上呼吸道炎症,气囊炎及干酪物、鼻及上呼吸道炎症。病程分别为一般1~2周,有的可达到3周、短的1周,长的4周,多数10~14天恢复、慢性经过,病程1个月以上、发病快,病程4~18天,饲养管理差,病程延长。
传染性鼻炎与鸡霍乱的区别,霍乱主要变现面部和肉髯水肿,这与鼻炎相似。霍乱初期为急性,后期变慢性。此外,还有关节炎症状。传染性鼻炎发病急,有典型鼻炎症状。可通过细菌学检查区分。
黏膜型鸡痘,在口腔、咽喉和气管黏膜表面形成黄白色小结节,小结节融合在一起形成黄白色干酪样伪膜,伪膜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后,露出红色溃疡面。传染性鼻炎主要表现鼻和窦的炎症,咽喉部仅为卡他性炎症,并且发病急、传播快,可检测到副鸡嗜血杆菌。
维生素A缺乏症,面部、肉髯不肿胀,病情比较和缓,多发生于小鸡,仅见咽喉部黏膜有白色小结节,饲料中补充维生素A可以收到明显效果。传染性鼻炎没有上述变化。
链霉素:每只成年鸡肌肉注射0.15~0.2克,每日1次,连用3~4天。磺胺甲基异恶唑(新诺明):拌料,每公斤饲料加1~2克,连用3~4天。硫氰酸红霉素:饮水,每公斤饲料加1克,连饮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