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病,会导致大规模松林感染,严重威胁松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黟县毗邻黄山重点生态区位,是黄山市防控松材线虫病工作的核心地区。本文通过对黟县松材线虫病风险进行分析,介绍具体防控方法,并提出防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黟县;松材线虫病;风险分析;防控对策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自1982年在我国首次发生以来,疫情不断扩展蔓延,造成松树大量死亡,成为近几十年来我国发生最严重、最危险的重大林业病害。黟县自2019年以来连续4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全国松材线虫病疫区,松材线虫病不仅给当地林业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同时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安全。基于此,笔者结合当地实际,对黟县松材线虫病进行调查分析,并就防控及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1.1 森林及松林资源分布情况
黟县地处黄山之南,全县国土总面积128.61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11.0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86.35%。全县森林面积103.19万公顷,森林蓄积量465.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林木绿化率86%。全县松林面积10.54万公顷,其中松树纯林面积5.67万公顷。
1.2 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
2018年春季松材线虫病集中普查期间,黟县碧阳镇和渔亭镇首次发现并上报松材线虫病疫情;2018年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上报松材线虫病乡镇疫点8个,发病小班26个,发病面积4389公顷,病株数2908株。2020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及“回头看”发现,全县疫情发生面积2517.7公顷,枯死松树43814株,其中病死松树786株,疫情形势严峻。
2.1 客观风险
早期发现难:由于松材线虫病潜伏期诊断技术尚未突破,黟县大部分松林位于山区,目前松材线虫病的观测主要通过使用望远镜、目测等方法,对出现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进行取样,通过显微镜观察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
潜伏时间长:松树感染该病初期阶段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松材线虫侵入树体后有1~2年的潜伏期,松树感染后当年不发病,外表与健康松树无异,这种病树凭肉眼很难辨别。害虫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枝干中大量繁殖后引发松针颜色变暗,树脂分泌下降或停止,一旦发现不及时,将极大地增加防治难度。
疫情传染快:松材线虫病传播极快,一旦染上很难根治。黟县自2018年首次发现并上报松材线虫病疫情以来,疫情已蔓延至全县所有乡镇,且周边的黄山区、休宁县、祁门县和石台县均为松材线虫病疫区,自然传播疫情风险增大。
2.2 主观风险
技术制约的风险:松树一旦染病,只能采取清除枯(病)死松树、化学防控等措施来控制传播媒介昆虫。但松材线虫病在检疫、化学防治及生物防治等技术上,还没有成熟且能广泛推广的技术,研发的产品不实用、不高效,实用技术不能满足松材线虫病防控的行业要求。
交通传播的风险: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对外通达能力大幅增强,黟县与外县相连的公路有17条之多,目前只有3条公路设有检疫检查站,其他线路基本处于无人值守状态,人为因素导致传播明显增加,加大了松林感染的隐患。
防治不力的风险:疫情监测还有缺位,疫情发现不及时,病死松树、小班数量、发生面积报告不实;枯死松树清理不彻底;砍伐树桩除害不达标,树干、枝梢、枝丫清理不干净;砍伐的树干、枝梢、枝丫没有及时就地就近焚烧或粉碎(削片),有的流失到村庄周围及农户房前屋后、涉木企业、项目工程施工场地,形成新的疫情传播源风险。
3.1 压实工作责任
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体系,防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林长制年度考核评價指标体系的情况,并进行年度考核。充分发挥林长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的作用,尤其拉紧乡村级林长责任链条,严格落实乡村级林长松材线虫病防治责任。实行县级林长季巡林、乡镇级林长月巡林、村级林长旬巡林、护林员日巡林制度。
3.2 加大监测力度
加强基层监测队伍建设,制定防治日常监管责任清单和监测普查“双线责任制”清单,划定101个责任片区,落实乡镇责任人73人、村级责任人63人,护林员及组级责任人131人,实现监测调查和疫源清除高效开展。每月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有奖举报机制,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监测方式,做到一经发现、及时查明枯死原因,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3.3 划分防治区域
按照“科学区划、分类治理”的思路,结合松材线虫病和松褐天牛发生情况、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危害规律及秋季普查结果,对全县防控区划分为三级:环黄山风景区的宏村镇为一级防控区;皖南古村落西递镇为二级防控区;其他区域为三级防控区。
3.4 坚持疫情除治
全面彻底清理死亡松树,加大发病小班、重点区域和县区毗邻乡镇的死亡松树清理力度,严格按技术要求就地除害处理,狠抓山场除治质量,确保清理除治及时规范。2020年,黟县共清理枯死松树70100立方米,累计实施药物防控9464.93公顷,开展健康松树打孔注药保护45658万株。
3.5 严格检疫执法
强化检疫检查,境内检疫检查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禁松科植物及其产品调运。严把疫木源头,实施采伐疫木山场集中烧毁粉碎,严防疫木流失,严防疫情扩散。常态化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疫木清零行动,对山场清理、疫木处理、安全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等进行全过程监管。2018年以来,累计查处涉松检疫案件18起,排查清理山场周边农户3140余户,收缴焚烧松木薪材11.1吨、松木段24.4立方米。
3.6 强化联防联治
加强与黄山風景区及毗邻区乡镇联防联控,进一步深化落实毗邻区域联防联治工作制度,落实信息通报、检疫协作、执法合作、交叉检查等工作制度,联合开展监测普查、检疫检查、松木及其制品专项排查、化学防控等工作,消除人为传播隐患,降低自然传播风险。
4.1 春季检查
对照年度除治任务,全面检查上一年度除治任务完成情况,包括疫木清理和除害处理情况,除治作业区病死(枯死、濒死)松树情况,除治作业区伐桩处理和枝丫清理情况,除治迹地周边居民房前屋后薪材、木材存放情况,疫木粉碎(削片)或者烧毁情况,疫木除治监管情况,检疫封锁情况等。此外,实施社会化防治的还需检查施工监理情况等。
4.2 秋季检查
根据年度除治任务指标,检查除治区内松材线虫病发生、媒介昆虫防治、山场除治、疫木监管、检疫封锁等情况,并对照上年度秋季疫情发生情况,评价年度防治成效。
4.3 检查方法
按照防治专业公司自查、乡镇检查、县级复查的方式,现场和内业相结合,开展防治质量检查。其中,乡镇自查覆盖所有枯死松树清理小班,县复查覆盖所有疫情发生乡镇和所有疫情发生小班。
4.4 成效评估
根据秋季普查结果对上一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松材线虫病山场除治情况,疫木除害处理、监管情况,松褐天牛防治情况,检疫封锁情况等实事求是总结经验,评估成效,检视问题,分析原因,补齐短板。
4.5 防控成效
2018年发现疫情以来,工作人员迅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2021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及“回头看”发现,黟县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病面积1980公顷,发病小班30个,病死株数449株。相较2018年,发病面积下降54.8%,病死株数下降84.5%,疫情得到有效缓解。
综上,防控松材线虫病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应当把防治松材线虫病作为生态建设“1号工程”来抓,构建权责一致、监管有力的防治体系,协调各方力量,统筹资源要素,实施强有力的防治措施,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蔓延态势,坚决维护松林和森林资源安全。
作者简介:朱倩,女,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森林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