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珍
它是家中的常客,是人们一见到就会尖叫的昆虫,被戏称为打不死的“小强”,它就是蟑螂。
蟑螂是蜚蠊目昆虫的俗称,起源于距今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最原始且繁衍最成功的有翅昆虫。几亿年来,蟑螂的外形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现在常见的蟑螂与化石蟑螂几乎长得一模一样。
《左氏春秋》中写道:“蜚不为灾,亦不书也。”就是说,起码在春秋时期,蟑螂还是不值得一提的“小虫子”,没有对人类造成大的危害,所以也就不提它了。西晋《庄子注》中写道:“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因为蟑螂常常出没于灶台之上,所以古人将其奉为灶神,觉得它像红衣美女一样漂亮。其实,不仅我国古人对蟑螂有崇敬之情,古埃及人也认为蟑螂是神的化身,象征着复活与永生,因而生前死后都要佩戴蟑螂形状的护身符。
目前,全世界蜚蠊目昆虫共有5000多种,我国有500多种。人们常见的蟑螂只不过是其中几种而已,大多数蟑螂都生活在野外的枯枝落叶和伐倒的树木下,它是生物循环的重要一环,负责清理腐烂的树叶、树皮等自然垃圾。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全球贸易的盛行,蟑螂被带进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
蟑螂绝对是最爱干净的昆虫。除了觅食和交配,其他时间里它基本上都在清洁身体。但它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少生病或者不生病,而是需要时刻保持灵敏的感觉。
蟑螂的感觉器官主要有触角、尾须和遍布全身的细小的感觉毛,只有保证这些地方干干净净的,它才能精确地判断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的处境。蟑螂的触角在觅食、避害、联系同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它经常用前脚将那两根长而多节的丝状触角拉到嘴边,然后用唾液一节一节地舔洗触角。蟑螂尾部那两根小小的尾须,被称为性能特异的“感震仪”,能测知地面和空气的微弱震颤,并在千分之一秒内做出反应。尾须一旦蒙了尘,蟑螂就无法准确感知危险的降临,也无法迅速逃跑。当然,它也会随时清洗那6条又细又长的腿以及身体的其他重要部位。
《本草纲目》中记载:“蜚蠊,今人家壁间灶下极多,甚者聚之千百,身似蚕蛾,腹背俱赤,两翅能飞,喜灯火光,其气甚臭,其屎尤甚。”蟑螂喜暗、怕光,昼伏夜出。白天,它们隐藏在阴暗避光的场所;夜晚,特别是当周围环境暗下来后,它们才出来活动。家有蟑螂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半夜起来突然开灯,很有可能会发现一只蟑螂迅速跑开,然后瞬间就找不着影儿了。
蟑螂喜群居,少则几只,多则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只聚在一起。这是因为它会散发一种能引诱同种个体聚集的气味。如果你近距离接触过它,或许闻到过它身上那种怪怪的气味。这种气味被称为聚集信息素,该信息素还会随着蟑螂的粪便被排出体外,所以在蟑螂栖居的地方,常可见其粪便形成的棕褐色粪迹斑点,这种粪迹越多,聚集的蟑螂也越多。甚至蟑螂爬行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聚集信息素,以便其他同类能够找到它们。
蟑螂跑得极快,即使在垂直的墙壁上,它也能“疾步如飞”,堪称昆虫界的“飞毛腿”,它能在一秒钟内跑出相当于自身体长50倍的距离。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每年这个时候,一些地方就会举行蟑螂赛跑比赛,参赛者可以自己带蟑螂,也可以现场购买,每一只蟑螂都必须经过注册才能进行比赛。
蟑螂有很多别名,比如蜚、蜚蠊、负盘、黄贼、石姜、滑虫、茶婆虫、香娘子、赃郎、偷油婆、酱虫等。它之所以被现代人认为是多种传染病的罪魁祸首,主要是因为它的侵害面广、食性杂,既在人类食用的物品上取食,又在垃圾桶、厕所、下水道等场所活动,所以携带了多种致病病菌。不过,蟑螂体内有一套独特的抵御外界病菌的机制,所以它自己并不会得病。
我国先民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很早就将蟑螂入药。最早记载蟑螂药用的是《神农本草经》,该书将其列为中品(即中等品级),言“蜚蠊,味成寒,主血瘀癥坚寒热,破积聚,喉咽痹、内寒、无子”。古代医家捕捉到蟑螂后,会先用沸水将其烫死,然后剪掉它的翅膀和腿,最后晒干或焙干。一般煎服或研末服,也可以与肉食等一起蒸煮后食用。
目前所用的蟑螂药材都是来自被人们称为“卫生害虫”的蟑螂,主要种类有蜚蠊科的美洲大蠊、澳洲大蠊、黑胸大蠊、东方蜚蠊;姬蠊科的德国小蠊和广纹小蠊。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原材料,蟑螂通常以成虫体干燥入药,具有利尿、消肿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疮痈肿毒等。
虽然蟑螂携带了多种对人和动物致病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但它自己并不得病,这说明蟑螂体内含有很多能够抑制这些病菌的生物活性成分,比如抗菌肽、免疫活性蛋白及其他活性物质。近年来,科学家对蟑螂体内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鉴定和研究,开发出了康复新液、肝龙胶囊、心脉隆注射液、消癥益肝片等系列药物,已廣泛应用于临床。
美洲大蠊是现代医学实验使用最多的蟑螂种类,其提取物在医学上具有很多功效: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对细胞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可促进烧烫伤创面和辐射创伤面愈合,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能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减轻肺水肿;具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可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恢复肝损伤;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改善微循环;能促进新生肉芽组织生长,迅速修复口腔溃疡;具有抗结核作用及抗艾滋病病毒作用;等等。
美洲大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更是成了肿瘤学界的热点,许多科研机构都对美洲大蠊抗肿瘤作用做了系统研究。众多研究证实,美洲大蠊体内含有大量抗菌肽,具有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的功效,对白血病、癌症等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明显干扰癌细胞DNA合成,抵制癌细胞蔓延,抑制肿瘤增生,修复受损正常细胞及增强正常细胞活性。
我国各地均有人工饲养药用蟑螂,但供医学实验而饲养的蟑螂主要为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是一种体形较大的蟑螂,分布范围很广。雌成虫体长可达40毫米,雄成虫比雌成虫略小。美洲大蠊体色为赤褐、棕红至黑褐色;身体扁平,呈长卵圆形;前胸背板后缘有较宽的黄白色带状纹一条,中央有一块较大的暗色蝴蝶状斑块;头向下弯,隐于前胸下;口器的尖端指向后方(多数昆虫指向前方或下方);雄虫通常有两对翅,雌虫无翅或翅退化;雌虫有尾须一对,腹部比雄虫宽,雄虫有尾须两对,腹部末端生有性刺一对。
美洲大蠊属渐变态类昆虫,一生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期。雌雄两性交配后约10天,雌虫便会产卵。雌虫不是一粒一粒地将卵产出,而是以卵荚的形式产出—雌虫会在体内用特殊的分泌物将卵块包裹起来,形成湿润的卵荚,然后慢慢将卵荚推出体外。雌虫一生可产卵荚30~60个,每个卵荚含卵数14~16个;矩形,长8~10毫米,宽4~5毫米;由两片合成,初为黄白色,干燥后为棕色,质坚且具有弹性;卵荚上有锯齿,是幼虫孵化时的出口。
这些看起来像小豆子的卵荚既抗高温又耐干燥,普通杀虫剂几乎奈何不了它们。从卵中孵化出的若虫为1龄若虫。若虫的发育过程较慢,约一年才能发育为成虫,其间约要蜕皮10次。最后一次蜕皮后,即可见折叠着的前后翅;蜕皮完成几分钟后,成虫体力就会恢复,开始展翅;再休息数分钟后,成虫就可活动自如。
美洲大蠊是杂食性昆虫,几乎不挑食,不过它们更喜欢脂肪类食物,“偷油婆”之名也由此而来。了解了它的生活习性后,人工饲养美洲大蠊就不難了。目前,我国已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养殖技术,并且配制了专用饲料,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人工饲养出来的美洲大蠊成虫,符合国家颁布的中药材标准,可以保证临床使用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