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本期“专题策划”以设计史为主题,分别就设计学跨界交叉、实物与设计者的关系、东方自然观、中国当代设计史研究以及设计史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关系展开了讨论。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现代设计“跨边界”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徐志华教授就该现象对当下设计学“跨边界”研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历史学与设计学之间的跨界性以及设计学跨界的意义。陈耕助理研究员以今存唐代碑志中的阙字为例,分析了该现象背后符合礼制精神、超越礼仪制度的书写习惯与深层的社会原因,并通过考察书法风格与刻工的选择,结合类型统计和个案分析,对如何深入理解文字、实物与设计者的复杂关系,提出新的思考。何晓静副教授从设计文化的生态基础、空间组织的时序、沉思关照的对象3个方面探讨了作为设计方法的东方自然观,讨论了造物史、设计史中的“自然”观,提出不应全然以关注古人如何改造自然而造物,更应基于现代人的理解,重新看待古代造物的自然之源,追寻改造自然的本能记忆。相较于社会史、艺术史、文学史等其他史学门类的研究,设计史的研究尚显浅薄,陶海鹰副院长从中国当代设计史研究的价值与困境、特殊性以及构建中国设计史自身的研究路径与叙述方式展开论述,就如何有效构建中国当代设计史的叙事模式,提出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当代中国设计发展历程节点和开启设计史书写多种叙事杂糅的全新模式。“物质文化”成为设计史研究的关键词,是设计史的“物转向”,冯钰颖从设计史的“物转向”、设计史与物质文化研究的关系与界限、“设计之物”的关键概念与焦点议题展开论述,讨论了“设计之物”相关议题,指出设计史学家应回到“设计之物”的议题中去。
“创新设计”栏目中,崔荣荣教授在符号学视角下,探讨了人文景区工作服中“能指”和“所指”的符号属性,结合游客的感官、感知、感心三大体验层次,总结了叙事设计路径以及叙事设计的思维方法,并以鼋头渚景区工作服叙事设计为例,为设计师提供了将叙事内容、游客体验层次符号化后相互转化重构景区工作服新内涵的叙事设计路径参考。白淼等从视知觉动力作用下的解码快感、“慢城”宪章导引下的公共设计干预、“不行城市的尺度”与“汽车城市的尺度”方面对“慢城”理念下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速度可视化展开论述,结合“慢城”理念的中国化表达,思考公共设施设计对“慢”意营造的速度可视化策略,指导新时期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实践。张琪副教授基于“物”叙事和系统设计理论,以温州苍南县“168 黄金海岸线”旅游文创产品系统设计为例,将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置于该地整体景观营造规划体系中,将“伴随文本”的设计,具体化为对“一景”“一事”“一品”“一宿”“一艺”的设计和营造。
“设计遗产”栏目中,杨小军教授等通过系统分析百山祖国家公园及周边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与历史人文、村落的空间分布及特征,提出了传统村落全区域空间格局、全时域业态布局、全人群协同参与的“三全”策略和集群联动发展、主题品牌打造、特色产业运营、保护发展协同的差异化路径,为村落内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范伟教授等基于晋文化与斯基泰文化关联的大背景下,以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斯基泰文化影响下的写实羽翼纹衍变的特征,并就文化、社会思想、材料工艺对其衍变的影响展开探讨,总结传统设计思想,启迪当代设计。汉口里分是武汉近代中西方文化相融合的物质代表空间,记录了中西方文化在汉口的碰撞与交融,王静博士等以武汉近代民居建筑的代表性空间汉口里分为例,从建筑功能、建筑形象和建筑布局特征方面探讨了人与建筑、城市与建筑、人与城市之间的复杂关系。
“设计理论”栏目中,刘丽娴教授等通过分析梳理了英国陶瓷产业发展中国家设计政策的支持及英国陶瓷品牌的世博会参展情况,以韦奇德作为英国陶瓷全球化进程中的典型案例,为厘清产业发展与国家设计政策间的逻辑事理提供了典型的研究样本。在中华文明的结构叙事中,贯通着以石头表征的物以及玉石信仰物的叙事,熊承霞副教授以“物”的原型及其石块演变为始,论述了旧石器和新石器阶段中的石器成就,探讨了玉石最终意义的生成与普世观念,重现了用“平凡物”创建、交换、转化为“文化物”的整体造物观念。
“设计教育”栏目中,姚丹副教授等以广东工业大学科研教学+文化产业融合模式下“岭南灰塑”的设计研究与实践为例,以高质量产业化探索为研究目标,探索了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发展以及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提升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