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阳 谢艾芮 段俊国 路雪婧 高山
随着我国以近视高发和社会老龄化为代表的视觉健康形势的日益严峻,在新时代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如何遵循眼视光学科规律,如何从眼视光专业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眼视光专业、尤其是中医药高等院校举办的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满足视觉健康需要、符合时代需求、适应学科和技术进步的,具备中医特色与优势的眼视光专业大学生,是时代赋予中医药高等院校眼视光专业教育的重要使命[1]。
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更新和进步,包括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体系变革和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条件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体系是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的核心,是在高等教育理念引领下,按照新时代条件下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眼视光教学内容、眼视光课程体系、眼视光教育管理制度和眼视光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实施眼视光大学生教育培养的过程的总和,由眼视光大学生培养目标、眼视光大学生培养制度、眼视光大学生培养过程、眼视光大学生培养评价等方面组成;眼视光大学生培养条件建设,是眼视光大学生培养的保证,包括眼视光师资队伍、眼视光教学硬件、眼视光教学设计和校园文化氛围等。高水平的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的建设,应该是眼视光教育理念到制度、教师到学生、眼视光教学软件到硬件的全方位、多角度的体系化建设[2]。
新型的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应是基于眼视光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实操技能而构建的模式。新时代条件下,随着眼视光学科的发展,随着视觉健康需求的变化,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原有的教育理念、教学形式、课程体系、实验条件、实操训练、考试制度、师资评价等都需要作出相应的更新。在中医药高等院校,有中医特色的眼视光专业的大学生培养模式,应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两个基本问题,抓住中医特色的关键点,以眼视光基本理论为基础,以眼视光操作技术为本位,以视觉健康需求为引导,以中医药眼视光技术手段为特色,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不断优化眼视光教育理念,充实眼视光教学内容,改革眼视光理论与实践地教学方法,完善学生考试测评体系。
综上,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大学生培养的教育理念、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要培养新时代的有中医特色眼视光专业技术人才,就必须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作为有中医特色优势的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还应该在教学内容和设置上,凸显眼视光专业学科主线,同时兼顾中医特色优势。
大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眼视光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应该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本,要从培养眼视光学生的眼视光专业基础知识、眼视光基本实践技能切入,要围绕视觉健康新目标与需求为突破口,使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有新的亮点和突破。
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培养更应该从注重数量规模,转移到注重内涵和质量建设,必须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向以培养对象——大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以专业基础知识为中心,向以专业理论与实操技能并重的转变;实现以单纯的讲授和培训为中心,向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从既有的眼视光知识与技能体系,向适应视觉健康新需求的动态发展的眼视光知识与技能体系的转变。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学科知识的更新,要求我们在教学每个环节中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启迪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未来围绕视觉健康新需求开展服务的能力。
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培养的是为患者视觉健康服务的眼视光专业大学生,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又是以人为服务对象,所以眼视光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更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创造创新,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需要,从患者需要,从视觉健康需要的角度去变革眼视光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模式。
大学生教学培养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大学生学习本身的规律,运用相应的高等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特定的科学知识和特定的实践技能的过程。教学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转变、学科知识的更新和视觉健康需求的新变化,眼视光大学生教学培养过程也必须与时俱进。
教师应教学、科研并重,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眼视光专业,与基础研究和临床都有密切关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把最新的眼视光基础研究与临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带领学生接触到眼视光学科的前沿进展和动态。同时,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结合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当前视觉健康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以眼视光科研和临床过程中的有中医药特色的创新手段和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眼视光创新意识。
在医院院校,教师也应该真正弘扬师德医德,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端正为视觉健康这一目标服务的专业态度。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风范和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未来从事视觉健康工作的职业生涯和整个眼视光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高等院校开办眼视光专业教育,如何体现中医药特色,夯实眼视光专业实践训练,值得深入地进行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尤其是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性实践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新的挑战。眼视光专业教师不但要从事眼视光基础研究,还应该积极从事眼视光临床,更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质量合格的眼视光大学生来[3]。在此基础上,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应在眼视光科研和临床中,有意识地提升中医药方法与手段的参与。除了教师教学要以眼视光研究与临床为基础外,学生的学习也应基于眼视光科学研究,基于眼视光临床实践,并积极融入中医药特色,尤其是如何将眼视光知识与传统中医眼科知识适当结合和利用。教师应把对眼视光科研和临床中“问题”的质疑、思考、剖析、解决过程贯穿于眼视光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质疑、析疑和解疑的能力。
眼视光研究性实践教学,教师应该有机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等手段,引导学生使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在课前有大胆的假设,充分运用临床案例,进行充分的学术文献阅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批判的思维和质疑的能力,在课堂上能和教师积极互动,到临床上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所以,作为实操能力要求颇高的眼视光教育,实践教学应不断依托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性的实验教学、研究性的“第二课堂”、研究性的临床模拟等手段和载体,从而使学生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不断提升。
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认真推行和完善学分制,保持培养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动态调整和完善培养制度和课程体系。教学的主动权应交还给学生,应允许学生在眼视光培养计划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相应的眼视光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范围上有一定的自由度,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迅速成才。
在体现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基本课程体系的框架下,为形成有特色的、有优势的专业教育,设计眼视光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构建专业特色和特色课程平台,达到培养要求。有中医特色的眼视光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两个主线、一个特色”,即:一是以临床医学为主线,提供较为系统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另一是以眼视光学为主线,加深学生对视光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特色是体现中医药优势,通过设置中医学、中医眼科学、针灸推拿学等课程,充分发挥中医药手段在眼视光领域的优势作用。通过整合临床医学、眼视光学和中医学专业知识,在保证课程体系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动态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重点是抓好基础、体现特色、面向市场,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达到培养要求。
科学的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做到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本。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还应符合眼视光学科特点,充分评价眼视光专业大学生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教学的评价,要由过去的常规性评价变为多样化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原有指标外,还要有展示眼视光学科发展前沿、适当引入最新眼视光科研成果、教学改革创新、临床实际能力、中医药特色参与等成份的指标,从而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与科学性,尤其在有机地、合理地将中医药知识纳入眼视光教学设计中方面,适当倾斜。
其次,对于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的方法也由“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的终结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眼视光理论考试与眼视光技能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采用课堂作业、课堂测试、行业调查、论文综述、中医药双创项目和临床实际考核等方式,加强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查,全方位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评。形成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树立学生中医药与眼视光实践有机结合的意识,尤其是促进学生在眼视光操作技术方面的主动学习和训练,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新时代,随着医学教育、医疗实践的变革,和人民健康观念的不断提升,对适应时代变化和视觉健康新需求的眼视光教育体系建设和大学生培养模式正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遵循眼视光学科规律,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方面对眼视光专业、尤其是中医药高等院校举办的眼视光专业大学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