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在希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也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这有利于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市场结合,以此提升自身职业规划和社会实践能力。本文通过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大凉山彝族服饰图纹的现代化转换研究,探讨职业高校教学与社会实践、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以项目式课程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经验,也带动学校广大师生为社会服务贡献一定的力量。本文研究的课程也是创意设计融入大凉山乡村振兴的尝试。课程成果的推广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大凉山独特的服饰文化,实现产、学、研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基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现状,结合学生一专多能的发展需求,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设计产品转化实践能力。基于这种目标与社会背景,笔者以四川民族服饰图纹研究及现代应用——以大凉山彝族服饰创新设计项目式课程为例,将项目带进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服装设计中。
彝族是非常古老的民族之一。其火崇拜、树崇拜、虎崇拜不仅体现在生活习俗中,还通过服饰图纹代代相传。因彝族分布很广,大家又分散居住,所以服装款式各异,服装饰品种类与装饰繁多,构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风格。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凉山彝族人民以睿智、勤劳和顽强的生命力,描绘了一幅具有地域特色的彝族服饰文化长卷。现大多数村落还完整地传承服饰图纹和制衣工艺。对大凉山彝族服饰图纹的研究,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彝族的了解,还能使人们了解彝族人通过穿在身上的图案将远古的部族文化代代相传的故事。比如,彝族的虎图纹就是彝族重要的服饰图案。他们把虎叫“拉尔”,汉音叫“罗罗”或“倮倮”,当地人对虎非常崇拜,称彝族人是虎的子孙。彝族人认为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虎变成的,相信虎会保佑彝族后代兴旺发达,帮助子孙战胜困难。
虎图纹一般采用线造型,它圆润丰满而写实,常常在衣、帽、鞋、帕、褂、包等物件上作装饰图案。最常见之物是小孩佩戴的虎头帽及老人穿的虎头鞋,其以黑色或深蓝色为底色,绣出两个三角形当虎耳,另一面用彩线绣出虎嘴、虎鼻、虎眼以及王字,其他地方用云纹、植物纹等装饰。小孩戴虎头帽能起到辟邪的作用,老人穿虎头鞋寓意延年益寿。
大凉山彝族服饰图纹的主要表现手法是颜色和图案,颜色主要以红、黑、黄为主,但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偏爱这三色,而是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条件限制了他们选择更多的颜色。现在大多数彝族人会根据审美需求用绿、紫、白、青等作陪衬,以表现成熟内敛与庄重感。服饰图案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象和生活中所观察和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主体图案按照自然形象、动物形象、植物形象、人造形象分类,通过打散重组、抽象、提炼、概括、联想的方式进行创造。这种手法构成有审美规律的图案,如鸡冠纹、回旋纹、窗格纹、十字纹、万字格、四瓣花纹、日月、牛眼、羊角、波浪、火镰、渔网等。这些服饰纹样大多代表吉祥如意,也代表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大凉山彝族服饰图案是一个独立的视觉符号,除少数用具象图案形成单独纹样使用外,大多数以组合形式构成适合纹样、几方连续纹样、角隅纹样、边缘纹样等。一件衣服上使用一至两种主图案,周围配搭边饰。装饰语言使用对称、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虽然大凉山彝族妇女不懂纹样设计的理论,但在长期制作纹样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散点式、直立式、波状式连续图案组合的方法。这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民间智慧体现。大凉山彝族服饰图案是彝族人对生活美的描述和用心经营生活的结晶。虽大多题材源于自然和现实生活,却将独特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何将这种独特的美延续并焕发生机呢?在本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走进大凉山,借助项目式课程探索彝族服饰图纹的现代设计转换。
本课程研究方向也是笔者长期的关注点,并有多项科研项目作为支撑。在课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按照“确定项目任务、项目计划、项目实施、评价反思”的流程执行。项目具体实施工作由学生按照课程规划分步骤、有序进行,以此促进学生创新与综合能力的提升。课程的实践思路具体如下。
(1)确定项目任务
在传统服饰图纹的现代转化设计思维下,我们选取大凉山彝族服饰图纹作为样本。学生锁定自己感兴趣的图纹,互相讨论,最终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及达成的目标。
(2)完善项目计划
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分组,以3~4 人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完成项目开发;根据学生对彝族服饰图纹的调研与研究结果制订设计项目流程书。
(3)项目实施
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后,按照已确定的实施步骤有序地推进工作。项目实施步骤的具体要求及课程设置:(1)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进行彝族服饰图纹的背景资料收集和考察调研;(2)根据数据分析彝族服饰图纹的现状,确定彝族服装设计的定位与设计目标;(3)具体设计实践:手绘草图,多方案比对,方案调整,最终完善方案,完成彝族服装设计产品制作。
(4)评估与总结
在项目完成后,进行总结评价,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进一步发展。(1)学生自我评价;(2)各组组员互评;(3)教师检查与评分。师生开展会议讨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项目。
(5)作品展示
设计产品出来后,配套线上、线下展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服装展示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共享资源,通过新媒体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产品,也给学生创新创业奠定一定的社会基础。
案例一: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阿西阿刘的团队,将大凉山彝族服饰纹样运用在现代时装设计中。阿西阿刘是大凉山彝族人,她一直想通过自己的所学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分力量。她将图纹纹样与家乡民族文化结合,通过传统手工艺和现代工艺相结合,创新地改进传统结构工艺,将纹样重新设计后运用到肩部和后背部,设计出符合当代审美理念的民族风服饰。
实施过程:(1)确定主题风格与产品定位。日常系列现代彝族服装定位为高档品牌,全手工制作。(2)服装款式设计。收集资料并分析设计元素、服装结构、面料、工艺等。(3)制衣实践阶段。第一,草图阶段。从大凉山彝族女子服饰的百褶裙、察尔瓦、几何纹样和传统服装结构、头帕等元素切入,把这些元素重构融入设计,从现代审美出发结合当地服饰特色设计出时尚又不失地方特色的彝族风现代服装。第二,确定设计方案。对比多个创意方案后,色彩运用上决定以绿色、黑色为主色,白色、藏蓝色、粉色等为辅色,纹样运用上是在袖克夫、肩部、后背部和服装的正面使用图案装饰,衣服下摆用不同的色彩布条进行装饰。第三,成衣制作阶段。首先按照服装效果图打出版型,打完版型后,制作模型版纸。其次挑选与产品档次符合的服装面料与辅料,主面料选择有垂坠感和厚度感的风衣面料和衬衣面料,辅料选印花图案衬衣布条。需要说明的是主料上的新设计图案通过数码打印完成,袖子上的几何图案通过画裁剪拼贴。最后按照工艺流程缝纫、修剪、熨烫等,一共制作出三套成衣。
图1
案例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吴期阿衣的团队,将彝族虎图纹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该团队将大凉山彝族虎图纹作为创新设计元素,设计出具有现代感的彝族风休闲女装。该服装设计用夸张的大包和虎图纹结合,用线条分割的形式感去表达服装的版型结构,预设不同面料的拼接风格。其中,运用解构重组的方式设计出的彝族虎图纹采用机绣的方式运用到服装上。
实施过程如下:(1)确定选题后,在教师指导下查阅资料,考察调研,解读虎图纹背后的寓意,确定现代转换使用手法。(2)对收集到的彝族服饰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服装设计风格。设定消费人群为18~25 岁。这个群体追求潮流、个性,拥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所以新颖的民族风服装会是他们的选择之一。所以,设计风格主要突出大凉山虎图纹的视觉冲击力,选择自由、简洁、大方的简约风格。在虎图纹的再设计方面,通过现状分析、比较分析将收集到的虎图纹和火焰纹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单独纹样。在面料的选择上,考虑到大凉山彝族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以秋冬装面料为主,选择使用垂感比较好的黑色经典斜纹、抗皱免烫的时装布,布料反面是高档柔肤磨毛状,面料细腻、温暖舒适。在辅料的选择上,用灰色混纺弹力棉的罗马布,手感爽滑,纹理细腻,颜色饱满。
成衣的具体制作。团队一共设计了六套服装,制作出三套成品。第一、二套服装的版型采用H 型,采用包边工艺将交界处包边,在服装的手臂处进行分割,再用尼龙织带连接起来,下半部分是两个夸张的灰色大包,将服装下半部分进行分割,使整体灰色部分和黑色部分颜色和谐。再将机绣的精美虎图纹放置到衣服中心,点出主题。第三套服装使用大凉山彝族人以衬衣做内搭的风格,服装里衣设计为长款秋季衬衣,外层加一块灰色风衣片,衣片进行包边,增加服装的细节美,外搭黑色包上加入虎图纹。在整个设计制作中,样衣的结构版型进行了反复调整,解决了制作中的结构与工艺问题。最后制作出三套具有大凉山彝族特色的新颖女装。
图2
本项目是以大凉山彝族服装为切入点,以民族元素再设计为教学核心点,给学生带来了生动的优秀传统服饰当代创新教育,同时让大学生参与大凉山彝族服饰的产品开发,以带动少数民族手工艺产业的创新,促进大凉山彝族服饰产业设计升级。把大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引入学生的毕业设计中,使学生的设计作品既有针对性,又有实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尽管本项目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仍有较多待深入挖掘的内容,但是笔者发现,此项目式课程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术知识与实践能力,并提升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