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理论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改造研究
——以黄山市西溪南村为例

2023-05-10 08:40陈晓华邓维龙曹梦莹张馨木
中国名城 2023年4期
关键词:韧性村落空间

陈晓华,邓维龙,曹梦莹,张馨木

引言

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不断受到外部威胁与冲击,村落系统内部各层次结构、要素结构和功能逐渐变化[1],部分村落能够主动抵御和减缓干扰,完成自我更新与空间转型,而大部分传统村落因无法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最后走向衰退和消亡[2]。空间适应性改造是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城乡规划学关注的重要课题。

适应性是指个体或系统通过改善遗传或行为特征更好地适应变化[3]。国外学者重点关注如何改造农业生产空间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4]、如何完善基础设施以适应村落社会转型[5],以及如何推动村落发展[6]等方面,侧重于局部和整体的协调性。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可以引申为传统村落空间系统各要素通过某种机制进行调节以适应外界干扰,提高主动学习和调整转换的能力。针对传统村落空间衰败现状,国内学者主要从外部环境快速改变[7]、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8]、旅游开发[9]、行动者网络重构[10],以及多功能转型[11]等多方面对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改造展开研究,研究对象从单纯的建筑空间[12]延伸至生态景观空间[13]、公共活动空间[14]、历史文化空间[15]和产业空间[16]。目前我国传统村落韧性相关研究较少,主要侧重于村落文化景观[17]、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18]、防灾韧性[19]、社区韧性[20]、区域景观系统适应性[21]等,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制度等层面,关注村落面临的外部扰动和本身发展条件,通过分析韧性的演化过程和动态趋势,并对韧性进行测度评估[22],总结其现存问题,将抵抗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型能力作为传统村落韧性水平提升的关键[23],主要策略包括灵活规划空间布局、完善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鼓励产业互动、促进文化遗产转化和完善应对机制。既有研究为韧性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主要关注村落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保护与更新等方式被动适应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对于主动提升空间适应能力的研究较少。韧性理论强调传统村落空间系统面对扰动冲击时的快速适应和主动发展能力[24],其系统性、非线性、非均衡性的演化思维对于解释城乡日益频发的突发事件和复杂的内外发展环境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和理论优势,为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改造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徽州传统村落西溪南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空间韧性问题,探讨基于空间韧性提升的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改造策略。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区域

西溪南村位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临近黄山北站和屯溪国际机场,交通便捷。西溪南村因临溪建村而得名,村域面积7.34 km2,截至2022年底,户籍人口4 267人,常住5 360人。西溪南古村落内部以街为经,以巷为纬,内有条、陇、雷三大水堨,街依堨行,屋缘街建,现存溪边街、中街、后街与十字街等传统街巷,保留至今的明清古建筑群总面积达2.71万m2,其中位于后街的老屋阁和绿绕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溪南村以其古老的徽派建筑、绝佳的天然枫杨林湿地和碑帖文化声誉远扬。2021年和2022年西溪南村旅游接待人数分别为50万、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为4 500万、3 800万元。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西溪南村受到外部的扰动冲击逐渐增强,无法适应村落空间外界环境的快速变化,也难以满足村民、游客、投资者等多元主体发展需求,亟需进行空间适应性改造。

1.2 数据来源

历史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基础资料主要来自2012年编制的传统村落档案、2013年编制的保护规划文本及2019年编制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土地利用、历史建筑功能和布局等数据来源于2020年课题组多次的实地访谈与踏勘;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自近期黄山市政府网站以及西溪南村工作总结等材料。

1.3 韧性理论对空间适应性改造的原理诠释

韧性概念自提出以来,从工程韧性逐渐发展到演进韧性,从强调系统的恢复能力到强调系统的变化、适应以及转换能力。韧性理论强调以系统思维对研究对象进行解析,同时认为系统不存在均衡状态,一直处于变化当中,通过提高系统韧性以适应这种变化。传统村落空间系统不是孤立的静态发展过程,而是一个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行功能更新与空间转型改造以满足发展需求的动态过程。

韧性理论为传统村落的多功能更新和空间适应性转型改造提供了新思路。空间韧性是韧性理论在空间维度的应用研究,传统村落空间韧性可以理解为传统村落空间在面对扰动冲击时维持空间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的动态调整和适应发展能力[25-26]。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改造不再仅仅关注村落的物质空间改造,重点关注传统村落空间发展面对不同扰动冲击下的抵抗、适应和转型能力。

本文基于传统村落空间韧性问题,以抵御干扰、吸收干扰和快速恢复为空间改造思路,从稳定性、多样性和恢复力3个维度构建传统村落空间韧性评价框架。稳定性表示村落空间抵御干扰的潜力,主要体现在村落合理的布局结构和良好的环境景观;村落空间多样性可以有效吸收和降低干扰,主要体现在独特的传统风貌和丰富的地域文化;恢复力表示村落空间快速适应变化并进行自我优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能力和稳定的支撑体系。通过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改造,增强传统村落空间韧性,提升村落空间应对外界干扰的适应能力(图2)。

图1 西溪南村研究范围示意

图2 传统村落空间韧性原理图解

2 西溪南村空间韧性挑战

传统农耕时期,村落是较为封闭的小农生活聚居空间,呈现出缓慢的自组织生长过程[27]。在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转型过程中,村落系统由内生发展型逐渐转向开放发展型。不当的建设改造打破原有的空间稳定性、破坏传统空间肌理,过度商业化开发导致村落空间特色逐渐消失、空间利用同质化,社会经济发展滞后使得传统村落空间恢复力弱、活化利用程度低。

2.1 现代化转型打破了村落空间稳定性

2.1.1 生活空间改造破坏了村落传统布局结构

西溪南村从唐朝吴氏家族定居至今经历了1 200多年,村民长期的自我建设和规划形成了村落现有的空间肌理和形态骨架。然而,在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转型发展背景下,村落空间的更新发展明显滞后,空间问题日益凸显。村落内部保存至今的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大部分仍在使用,但是原来的建筑形制和内部配套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村民为追求现代化生活的品质,开始自行改建传统民居和另建房屋,由于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私搭乱建问题突出,随意搭建的平房和大量废弃的庭院致使村落肌理的界限逐渐模糊,巷道周边围合的建筑形态遭到破坏,传统空间肌理逐渐被现代空间形态替换,传统建筑空间逐渐异化(图3)。另外,村落传统地缘、血缘关系的变化、宗族文化的弱化等因素都在逐渐改变西溪南聚落的原有空间肌理。

图3 西溪南村空间肌理遭到破坏

2.1.2 现代设施建设冲击了生态环境系统

西溪南村落内部水网密布,水生态景观丰富,拥有古徽州最发达的水利工程,一半以上空间距离水系不超过100 m,雷堨、陇堨、条堨等水利文化遗产保存完好,被誉为“江南都江堰”。通过村北的4条堨坝引丰乐河水到水渠以灌溉田地,同时满足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然而随着雷堨水渠的改造和丰乐河上游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丰乐河河道逐渐被现代水利工程渠化和硬化,枫杨林天然湿地逐渐消失[28],村内传统水系、沟渠也开始出现淤塞和干涸的问题。这不仅破坏了村落景观、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使枫杨林湿地和村内滨水地带生态环境遭到建设性破坏(图4)。

图4 西溪南村水系缓冲区及现状照片

2.2 过度商业化弱化了村落空间多样性

2.2.1 旅游开发破坏了村落空间传统风貌

旅游开发在促进西溪南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村落传统风貌保护造成较大威胁。早期西溪南村空间主要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功能为主,建筑风貌和谐统一。然而,随着旅游休闲功能的不断植入和高收益民宿产业迅速发展,村落内部大量的明清古建筑面临凋敝的危机。投资者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大量建设现代建筑,打造供游客居住的现代民宿。新建建筑多为现代砖混结构,以瓷砖贴面为主,建筑形式单一、立面呆板,风格和色彩均与周围传统建筑与历史街巷风貌截然不同,对村落整体风貌造成了难以恢复的损坏。中街的部分沿街商铺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山墙上开门、开窗并用石灰对木板进行粉刷,传统的街道立面受到严重破坏。为满足旅游功能需要改造传统建筑内部结构并植入现代功能,村落内部大部分历史建筑虽然保留了传统外观,内部空间进行了现代风格化改造,传统的徽州民居内部空间特色逐渐弱化。

2.2.2 商业化改造利用挤压了传统文化空间

当前西溪南村发展主要依靠旅游开发,村落的现状功能和空间形态逐步转向市场需求,过度商业化侵蚀了淳朴的乡土生活和传统的历史文化氛围,使村落的文化基底遭到破坏。旅游开发主体为了增强村落吸引力,利用现有的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租赁传统文化建筑并对其进行维护修缮和功能置换,形成乡村旅游文化空间。虽然外延式发展使西溪南村文化空间数量增加,但当地村民的大量外迁,使得村落内涵层面的精神文化资源发展不足,空间的表征文化内涵逐渐丧失,文化空间缺乏活态性与真实性。例如,宗族文化作为徽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祠堂原本为村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吴氏总祠早被拆除并重建为如今的西溪南中学,思睦祠改造为土人学社,师俭祠改造成荷田里酒店,其余宗祠皆因长时间荒废而损毁,文化空间也面临日趋严重的保护性破坏困境。同时,商业化的发展使村落的现状功能和空间形态逐步转向市场需求,外来游客和商家取代村民成为村落的主人,地域乡土文化被外来的现代文化所置换[29],导致西溪南村原有的农业经济和独特的传统文化遭到挤压。根据历史建筑核密度分析,活力最高和商业发展最好的平板桥入口和镇区已无历史建筑保留。将历史建筑核密度与街道轴线图叠加后可以看出保存的历史建筑多位于活力较低区域。村民的熟人交往网络转化为商业的经济利益网络,村落原有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空间受到冲击(图5)。

图5 西溪南村道路连接度与历史建筑核密度

2.3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抑制了村落空间恢复力

2.3.1 村落发展模式单一限制了产业发展

目前西溪南村产业发展以旅游业为主,近年在呈坎村和唐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遮蔽效应影响下,西溪南村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虽有皖南独特的天然枫杨林湿地景观和丰富的地域文化,但资源挖掘、产业经营和产品塑造尚不成熟,总体上仍为简单的文化观光型旅游,传统文化内涵挖掘不足,难以激发传统村落产业的内生发展动力。另外,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重点为物质空间保护和人居环境改善,区域产业配套设施缺乏,村落发展乏力[30]。根据西溪南村商业设施核密度图,商业设施主要分布在靠近镇区的村落南部,主要集中在西溪南村向高铁站延伸方向的046乡道东部区域(图6)。村落内部的商业配套主要为服务于外来游客的民宿设施,为村民服务的商业设施不足,难以满足村民的现代生活需求,导致村民外流趋势加剧。村落现状产业发展不成规模,街巷内部业态较为单一且缺乏当地特色和品牌。村落内部零售商业过于分散且指示性不足,缺乏必要的特色民俗活动和游客休憩空间,导致游客无法获取准确位置,短暂停留后便会迅速离开。

图6 西溪南村现有商业设施核密度

2.3.2 配套设施不足难以支撑村落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溪南村的现状配套设施难以适应村民多样的休闲娱乐需求,也难以支撑村落的快速发展[31]。将配套设施核密度图与村落街道轴线图叠加后可以看出,以创意小镇入口为中心的商业核心区域聚集了学校、文化馆和卫生院等一系列生活配套设施,零售、餐饮、酒店民宿等生活配套设施主要分布在靠近镇区且连通度最高的区域,主要面向景区的外来游客。但村落内部配套设施及休闲服务设施较少,体育设施和文化馆等较为缺乏,污水处理、照明和消防等市政设施不足,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部分无人居住的建筑旁堆满了木柴等杂物,裸露的电线和破旧的水管也随处可见。除了溪边街等主要旅游街巷卫生环境比较良好之外,其余巷道卫生状况较差,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村落形象。现状生活配套设施过于向镇区集中,村落与镇区发展逐渐脱离,村民因生活不便而逐渐向外搬迁,村落内部空间活力不足,减弱了空间恢复能力。而对于游客而言,村落特色文化体验感不足,多以观光游览为主,停留活动较少。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村落配套设施现状规模和余量用地都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村落的支撑体系建设,阻碍了村落的快速发展(图7)。

图7 西溪南村配套设施核密度

3 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改造策略

空间适应性是从功能需求出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正局部空间和功能的关系,以适应村落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32]。针对目前西溪南村空间现状问题,从稳定性、多样性及恢复力3个方面进行村落空间的适应性改造,提升村落抵御外部冲击和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

3.1 提升空间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传统村落空间系统在受到冲击前,能够识别问题、抵御冲击并及时抑制损失的潜力。通过优化村落布局结构和修复生态景观提升村落空间稳定性(图8)。

图8 传统村落空间稳定性提升示意

3.1.1 优化布局结构

(1)延续街巷肌理,恢复空间活力。西溪南村内部街巷阡陌交错,街巷宽度多为1—2 m,但断头路和丁字路口较多,道路通达性较弱,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新建建筑高度与传统街巷的宽度比多为2∶3和3∶4,街巷空间尺度遭到破坏,导致街巷活力不足,空间稳定性减弱。所以应在保护传统街巷界面和空间肌理的基础上,完善内部街巷交通网络,提升道路通达性,形成方便快捷的步行交通系统(图9)。新建建筑高度与传统街巷的宽度比不应超过2∶1,沿中街与溪边街等传统街巷建设的现代商业设施应严格遵守村落原有的街巷界面与肌理,与村落整体建筑风貌保持一致,增强村落空间界面的丰富性,并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归属感的村落空间。除此之外,在有效保护街巷与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强化村落空间功能复合化并进一步植入多元产业,提升村民的出行与交往频率,重构村民-游客-投资者的稳定社会网络,提升村落社会凝聚力,以恢复空间活力,增强村落空间的稳定性。

(2)完善功能布局,构建多层级空间结构。为了避免现代化发展冲击下的同化危机,西溪南村应形成具有乡村居住生活特色的“家庭—组团—村落—区域”独特多层级空间结构,以增强村落空间的稳定性。依托丰乐河旅游发展带,村落沿丰乐河南北两组团并行发展,串联钓雪园、土人学社、溪边文院、十字街美术馆等点状文化景观,形成体验休闲带。科学规划历史风貌保护区、西部集镇商贸区、南部综合服务区和北部商住与生态工业园区等多功能片区。通过调整用地布局,适当分离新旧干扰功能,合理布置村落空间组团的产业和功能,增强组团间的空间联系并实现组团的功能互补,打造“业+住+游”功能完整的共生单元。将西溪南村纳入黄山市区域整体发展格局,以更好地响应外部城市带来的干扰和冲击。集聚整合村落内的老屋阁、绿绕亭和枫杨林等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资源,规划西溪南村与周边传统村落和旅游景点的区域联动旅游路线,促进村落资源与周边区域的优势互补辐射,带动村落整体空间发展。

3.1.2 修复环境景观

设计多元生态景观,构建韧性生态空间网络。传统村落应充分利用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美好的田园生活,塑造稳定的生态空间网络,增强空间对外界冲击的吸收能力。西溪南村拥有皖南独特的枫杨林天然湿地和七街三十二巷的传统空间格局,村落内精致秀丽的自然山水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人工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西溪南村景观系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山体水系,以丰乐河为核心进行生态景观建设,修复两岸独特的枫杨林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丰乐河景观带,并规划设计多功能复合的公园广场及沿河景观带,恢复村落空间的生态功能和地域特征,重塑完善的生态空间网络,以减轻村落环境生态压力。将连接村落东西组团的溪边街作为主要生态廊道,设置商业娱乐、文化休闲等配套设施以汇聚人气;将村内其余主要街巷作为次要廊道,设置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延续古徽州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依托原有重要景观资源设置主要景观节点,如丰溪八景、老屋阁和绿绕亭等,打造艺术商业、传统生活、创意产业与艺术文化多重景观风貌,形成完整的多层次景观系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景观体验。将村落原有的地域性自然生态网络和现代科学性的人工管理网络组合构建新的韧性生态空间网络,使村落受到冲击的生态空间逐渐恢复,实现村落生态、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图10)。

图10 西溪南村生态空间梳理

3.2 塑造空间多样性

多样性是指传统村落空间系统在遭遇巨大冲击时,仍存在可替代的空间结构与要素,有效吸收和降低负面影响的能力。依托传统风貌的整治修复和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提升村落空间的适应转换能力(图11)。

图11 传统村落空间多样性塑造示意

3.2.1 整治空间风貌

提取地域特色元素,重塑村落整体风貌。传统村落作为独特的露天建筑文化艺术博物馆,空间风貌各具特色[33]。据实地调查,西溪南村新建居住建筑形式基本采用“顶天立地”式,形式单一、立面呆板。为了避免仿西式等现代建筑风格对村落空间的破坏,新建建筑应提炼建筑风格和传统风貌的特色元素,如马头墙、粉墙黛瓦等,把西溪南村传统建筑特色和文化符号融入建筑设计,将现代设计手法、材料和元素与西溪南村传统建筑技艺手法相融合,在传统建筑风貌和谐统一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或新建。西溪南村未来应是集农业种植、文化交流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型传统村落,使用主体也逐渐多元。所以村落发展应结合保护发展规划对村落的整体风貌进行控制设计,结合村落保护需要和村民发展诉求合理规划村落的发展规模与用地属性,把工业等干扰性功能逐渐腾退,将原有的单一功能的生产生活空间转换为具有文创、娱乐和展览等复合功能的多元服务空间,集中合理配置旅游休闲和文化交流等新兴产业,使村落空间承载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并提升空间利用率,保证村落的稳定发展(图12)。

图12 西溪南村特色空间要素提取

3.2.2 彰显地域文化

(1)提取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多元文化空间。随着村落逐渐对外开放,秀丽的田园风光和独特的徽州文化吸引了大量来自城市的游客、专家学者、经营投资者等多元主体,为地域文化的保护发展带来了现代技术和社会资本。所以西溪南村应充分结合现有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围绕古村旅游与创意产业塑造丰富的开敞空间与景观节点,并提取村落特色符号植入雕塑、建筑小品、标志牌和文化纪念品,对衰败的历史建筑、民居院落、民俗技艺小作坊和文化广场进行修缮和维护,以打造独特的“景观节点+人文元素”的多元文化空间,再现传统风貌,提升村落的整体魅力与吸引力。地域文化浓厚的文化空间不仅可以满足多元主体的农耕文化体验、民俗文化体验和科普教育的多样化使用需求,还可以丰富村落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空间活力,促进空间的多功能发展。借助土人学社引入国际艺术设计培训和传统文化研究学习论坛,学习外来优秀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实现古今多元文化融合发展。

(2)复兴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重塑村落空间文化氛围。村民可利用地域文化作为发展优势并逐渐打造文化创意经济,充分利用文化经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保护。如将茶叶烘焙、竹编展示、碑帖技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依托传统民俗风情活动举行相关文化活动。通过功能置换将优秀的传统历史建筑转换为传统工艺作坊和艺术交流空间,如集合西溪南村工匠打造传统艺术交流空间,并结合传统民俗打造特色文化商业街和艺术品交易街区,充分利用文化经济推动非物质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将民俗风情活动开展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如设计手工和农事体验活动,举行文化节日庆典,提升西溪南村落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来村落体验传统文化。依托丰乐河原生态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典故、传统手工艺和生态有机农产品,策划创意手工竞赛和农事体验活动工作坊,恢复村落空间文化交流氛围,促进村落发展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3.3 提高空间恢复力

恢复力是指传统村落空间系统遭受冲击后,村落空间的自我重构与优化能力。通过调整传统村落产业结构,提升村落经济发展能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村落发展的支撑能力(图13)。

图13 传统村落空间恢复力提高示意

3.3.1 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构建多元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差异化发展是传统村落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34],西溪南村应依托创意小镇,实现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结合村落内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良好的养蜂产业基础,将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相结合,原有的观光旅游转变为“文创+休闲”,结合旅游服务产业打造综合性服务产业体系,融合传统农业与创意产业,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构建多元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升级延伸,为村民提供丰富的工作岗位和可观的劳动收入。依托现有的徽派传统建筑与历史文化典故,创新运营模式,引入高端民宿品牌和新兴文创产业业态,积极打造“民宿+”等产业模式,大力培育文创产品开发,打造智慧创新产业园、创意体验、艺术家走廊、工匠之家创意园等多元发展片区,吸引影视文化、艺术培训、展演出版和设计服务等创意产业入驻,强化村落文化氛围,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例如,以现有的土人学社和丰乐草堂等知名文创艺术工作室为基础,打造国际设计研修和艺术创作基地,开展徽文化教育、景观设计、传统手工艺术相关的教育培训,培育休闲度假、创意艺术、研学旅行和会议交流等现代产业,实现“民宿+共享+研学”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文化教育、艺术创作和旅游观光的有机融合,共同带动整个村落的经济发展(图14)。

图14 西溪南村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模式

3.3.2 完善村落发展支撑体系

(1)完善村落配套设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设施是村落正常发展的物质基础,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应满足村民和游客的共同使用需求。西溪南村下一步应提高公服设施的配置效率与服务质量,实现村域范围内的均等覆盖。完善游客服务中心、购物等旅游服务设施和场所,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游客的游览兴致;教育、医疗和市政等公共设施应依据村落人口规模划分配置等级,在村落和镇区合理配置,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例如,村落内部排水应采用雨污分流,污水必须净化后排入自然水体;垃圾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在历史街巷范围内增加垃圾收集点,并结合游客活动情况和村落人口增配公共厕所。

(2)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村民自组织发展。现行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注重村落物质空间保护而忽略了村民的合理诉求。村民作为村落的发展主体,是村落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优秀的村民集体组织可以有效增强村落的活力和适应能力。应形成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主体管理模式,依据环境容量确定产业规模、引入社会主体加强监督管理、引入现代元素实现文化活态传承,借助旅游手段实现村落的保护发展。未来应在政府的引领下制定村落保护发展政策,引入科学的保护与管理知识,合理优化村落用地结构和产业布局,严格划定商业经营范围和游客接待量,加强对开发主体和相关服务业经营者的发展引导和游客的公共道德教育,借助旅游优势促进村落空间活化利用并积极弘扬传统文化。

4 结语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村落的生存环境,增加了村落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村落空间作为村落诸多功能的物质载体,为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多功能转型的需求,需要进行适应性改造。应对内外部扰动冲击与村落功能更新进行空间适应性改造,是当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的重要命题。韧性理论为传统村落的多功能更新和空间适应性改造提供了新思路。韧性理论强调村落空间的动态调整和主动适应能力,突破以往被动适应的研究视角局限,增强传统村落空间动态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能力。要实现传统村落功能更新与空间活化利用,不仅需要关注物质层面的人居环境整治与文化资源保护,更需要提升空间稳定性、塑造空间多样性和提高空间恢复力,以提升村落应对各种外界环境干扰的适应能力。由于传统村落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单一理论无法全面指导传统村落的空间适应性改造,亟需整合多学科相关理论,集成构建传统村落空间适应性改造研究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体系。

猜你喜欢
韧性村落空间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油画《村落》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