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娟 孙 颖 张亚利 张雅明
①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300350 ②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通信作者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心理满足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催生了手机过度使用问题[1]。约98%的青少年群体每天至少花费4小时的时间沉迷于手机[2],表现出普遍的“低头行为”。低头行为(phubbing)是指个体在线下正常的社会交往互动过程中,由于过度关注手机而忽视他人,从而引发疏离体验和人际冲突的现象[3]。研究发现,低头行为会对关系满意度和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4],如,引发青少年焦虑、抑郁情绪和攻击行为[5],降低青少年的自尊、感知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等[6-7]。因此,探讨低头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对丰富理论研究及开展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社会排斥与基本需要(自尊、归属感、自我控制)受损会引起个体手机和网络成瘾[8],进而可能产生低头行为。社会排斥(social ostracism)是指个体或群体被另一个个体或群体忽视和拒绝的行为[9-10]。社会排斥会对个体的归属感、控制感、自尊和存在意义感4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认知、情绪和行为等多个方面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11]。补偿性互联网使用理论(Compensatory Internet Use Theory,CIUT)指出,个体经历压力生活事件后,会试图通过使用互联网来减少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而手机携带的便宜性极有可能成为个体用来调节或消减负面情绪的首选对象[12]。实证研究发现,长期遭受社会排斥使个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转向手机网络寻求心理补偿[13-14],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低头行为。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认为,环境压力(如社会排斥)只是问题性网络使用出现的必要条件,个体的非适应性认知才是导致网络成瘾出现的充分条件,在形成网络成瘾等非适应行为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15]。非适应性认知(maladaptive cognition)是指个体对网络世界的不正确的观念以及对结果不正确的预期,认为网络世界和虚拟自我优于现实世界和线下自我的一种扭曲的认知[15]。研究发现,非适应性认知对网络成瘾、网络游戏成瘾[1]和问题性社交媒体使用[16]均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且人际压力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影响[17]。低头行为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新的网络成瘾形式[18]。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H1:社会排斥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青少年低头行为。
此外,部分暴露在社会排斥中的青少年仍能适应良好,可能是心理韧性在其中起调节作用,降低了非适应性认知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19]。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个体能够适应高强度的破坏性变化并在此过程中显现出较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或者个体从消极的经历中恢复过来以及灵活迅速地适应外界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20]。心理韧性能够使个体在压力或挫折情境中及时调用心理资源,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表现出良好的适应结果[21]。研究表明,高心理韧性的个体,能更多地积极正向地认知和评价外部世界,更倾向于采用积极重估的认知策略和积极的行为应对方式,并更快地从负性事件中恢复过来[22];而低心理韧性的个体则相反[23]。青少年在经历社会排斥后,基本心理需要受损,但心理韧性高的个体可以保持原有的健康水平,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更少[24],且能够有效利用心理资源,从而降低非适应性认知和非适应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H2:社会排斥对低头行为的直接路径受到心理韧性的调节;假设H3:社会排斥通过非适应性认知对低头行为的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和后半段也均受到心理韧性的调节。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探讨社会排斥、非适应性认知、心理韧性与低头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选取天津市和河北省各两所高中的学生900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施测,由班主任和心理老师配合研究人员操作完成团体测验。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856份(95.11%)。其中,男生360人(42%),女生496人(58%);高一学生302名(35.30%),高二学生399名(46.60%),高三学生155名(18.1%),被试年龄为16.91±0.49岁。
1.2.1 青少年排斥体验量表(Ostracism Experience Scale for Adolescents) 采用由张登浩、黄莲琼和董妍[25]修订的青少年排斥体验量表,共11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感受到的排斥体验越多。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
1.2.2 非适应性认知(maladaptive cognition questionnaire) 参照以往研究,采用7个题目来测量非适应性认知[15],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非适应性认知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
1.2.3 心理韧性量表 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26]编制的心理韧性量表,共27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得分越高,心理韧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1.2.4 一般低头行为(Generic Scale of Phubbing,GSP) 采用张璐等人[27]修订的一般低头行为量表,共15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总分越高,低头行为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模型拟合指数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χ2/df=2.31,NFI=0.91,TLI=0.93,RMSEA=0.05,CFI=0.94,IFI=0.96),表明此量表可以有效测量青少年的低头行为。
采用SPSS 21.0以及Hayes(2013)编制的SPSS宏程序PROCESS进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28]。
本研究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进行了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29]。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共有6个,其中第一个因素解释的总变异量的21.69%,小于40%,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社会排斥、非适应性认知、低头行为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社会排斥、非适应性认知、低头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见表1)。所有数据在进一步分析之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及其相关分析(r)
表2 非适应性认知中介作用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中,性别与非适应性认知、心理韧性相关显著,年龄与非适应性认知相关显著,因此,在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时,将性别、年龄作为控制变量处理,所有变量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第一步,应用模型4检验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社会排斥对低头行为(β=0.33,P<0.001)、非适应性认知(β=0.22,P<0.001)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非适应性认知作为中介变量后,社会排斥(β=0.14,P<0.001)和非适应性认知(β=0.86,P<0.001)对低头行为的预测作用同时显著(见表2)。说明非适应性认知在社会排斥与低头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7.58%(见表3)。
表3 社会排斥对低头行为的间接效应、直接效应分解表
采用PROCESS程序中的Model 59,将性别、年龄作为控制变量,社会排斥作为自变量,非适应性认知作为中介变量,心理韧性作为调节变量,低头行为作为因变量建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排斥对非适应性认知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韧性对非适应性认知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排斥与心理韧性的乘积项显著正向预测非适应性认知;社会排斥与非适应性认知显著正向预测低头行为,心理韧性显著负向预测低头行为,社会排斥与心理韧性的乘积项显著正向预测低头行为,非适应性认知和心理韧性的乘积项显著正向预测低头行为。这表明社会排斥对低头行为的直接作用和非适应性认知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的前半段与后半段均受到心理韧性的调节,见表4。
表4 心理韧性调节作用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发现,社会排斥显著预测青少年低头行为,社会排斥体验越高的的个体,低头行为程度越严重,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30],社会排斥作为社会接纳的对立面,是青少年低头行为产生的重要压力生活事件。验证了补偿性互联网使用理论,当遭遇社会排斥,个体会转向手机寻求心理补偿[10],进而产生低头行为。
本研究还发现社会排斥还通过非适应性认知的间接作用影响低头行为。支持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的核心假设,即远端环境压力事件(社会排斥)通过近端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促使个体形成网络成瘾行为(低头行为),表明了个体的非适应性认知是导致网络成瘾出现的充分条件[15]。社会排斥使青少年在现实中的自尊、归属感、生命意义受损,产生的网络世界优于现实世界的非适应性认知增加了低头行为的可能性[4,31]。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个体的心理韧性可以有效调节社会排斥与低头行为之间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类似,表明在遭受社会排斥后,心理韧性通过恢复机制,补偿了被社会排斥的青少年受损的自尊、归属感等心理需求,缓冲了青少年的非适应性认知和低头行为水平[20];保护机制增强了青少年面对社会排斥的免疫力,维持青少年原有的心理健康水平;另外,促进机制使青少年集中发展有利资源,寻求社会支持,通过体验更多的积极情感,减少非适应性认知和逃避行为,最终促进心理健康发展[32]。
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社会排斥和非适应性认知影响青少年低头行为的过程机制,以及心理韧性在其中起到的保护作用。家长、教师和社会应努力为青少年营造接纳包容的环境,使其能够感受到被支持,被接纳,基本心理需求能够满足;教授青少年面对社会排斥的人际交往技巧和策略,改善非适应性认知,避免产生低头行为;同时,提高青少年心理韧性,帮助他们他们积极调动内外相关资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