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期间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5-09 08:05:40西轩功AmithPathirana李运宝
体育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亚健康留学生发生率

西轩功 于 芳 Amith Pathirana 李运宝

新冠疫情期间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西轩功 于 芳 Amith Pathirana 李运宝

(中北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目的】 分析新冠疫情期间在华留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来华留学生亚健康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亚健康自评量表(Self-rating Sub-health Scale,SRSHS)对在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在华留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在华留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63.64%,女生发生率显著高于男生(<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锻炼强度、静坐时间均是影响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结论】 在华留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提醒在华留学生提高睡眠质量,选择适宜锻炼强度,减少静坐时间,以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率。

在华留学生;亚健康;Logistic回归;影响因素

亚健康状态(Suboptimal Health Status,SHS)又称为次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间的低质状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精神活力、反应能力及适应能力下降的症状[1]。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剧和网络流行,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面临各种压力,巨大的压力和不良生活方式令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抑郁、记忆力下降、疲劳、失眠等多种亚健康症状,亚健康发生率达到70.53%,如不及时纠正,极易引起身心疾病[2]。与国内大学生相比,在华留学生除面临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外,还存在语言不通、生活习惯迥异及思乡等状况,特别是在当前新冠疫情期间,其亚健康状况如何,值得关注。在新冠疫情期间,各项防疫措施均是通过学校落实执行,因此,居住地是影响留学生生活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对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华留学生的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改善来华留学生亚健康状态提供有效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疫情期间居住生活在学校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留学生均来自山西省一所高校,疫情期间居住生活在相同环境中。2020年5月~8月,通过问卷星对来华留学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到信息完整的有效问卷55份,年龄在20岁~35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包括二个部分:(1)一般情况调查,包括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锻炼行为等基本情况。(2)亚健康自评量表(Self-rating Sub-health Scale,SRSHS)[3],该量表共有30条目,分别归属于心理、躯体及社会3个维度。结合在华留学生的情况,将量表中“同事和上司”“上司”改为“同学和老师”,重测相关系数为0.94,Cronbach系数为0.87。量表采用5级评分,1~5级分别代表“没有”“轻度”“中度”“偏重”和“严重”。亚健康判定标准:30分~39 分为健康状态、40分~69 分为亚健康状态、大于70分为疾病状态。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采用2检验进行对比分析,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关联性分析。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在华留学生的亚健康状况

在华留学生亚健康总分64.47分±19.11分,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3.64%。心理亚健康、躯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均值在1.94分-2.19分间,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理维度>社会维度>躯体维度。在排序前10位的SRSHS条目中,心理亚健康6条(排在1、2、3、5、7、9位),躯体亚健康3条(排在4、6、10位)和社会亚健康1条(排在第8位)。在华留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孤独、缺乏安全感、易怒及沮丧等情绪,躯体亚健康问题表现为脱发、背痛、肌肉酸痛及记忆力下降等症状,社会亚健康则体现在对未来的茫然。

2.2 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的单因素分析

应用卡方检验方法研究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锻炼行为与亚健康的关系。从表1-表3来看,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睡眠质量、吸烟状况、静坐时间、锻炼强度、锻炼频次的在华留学生间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1 在华留学生人口学特征与亚健康关系

表2 在华留学生生活方式因素与亚健康关系

表3 在华留学生锻炼行为因素与亚健康的关系

2.3 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多因素分析

表4 因变量及自变量赋值表

以亚健康分层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8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赋值见表4)。

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表5),男性在华留学生亚健康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0.104,<0.05);随年龄升高,亚健康发生率下降,患病风险减小(=21.468、17.172,<0.05);睡眠质量提高降低亚健康发生率和患病风险(=21.814、9.061,<0.05);随着静坐时间的延长,亚健康发生率上升,患病风险加大(=0.016,<0.05);锻炼强度中,中等强度亚健康发生率最小,小强度的患病风险明显高于大强度(=30.931,<0.05);锻炼频次出现相反的结果,这一点与多数研究不一致,值得思考。

表5 留学生亚健康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状况分析

亚健康表现错综复杂,以身心不适反应的系列症状为主[4],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不仅局限于学业、就业等问题,还受很多不确定因素困扰,易于产生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2,5,6]。本次调查发现,在华留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达到63.64%,且女生大于男生。从亚健康维度来看,在华留学生心理亚健康均值明显高于躯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以孤独感、缺乏安全感、易怒及沮丧等情绪状态为主。Minutillo等认为,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部分留学生尚不能充分融入东道国的文化体系中,在东道国和本国文化之间找不到平衡点而产生文化迷失现象,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语言沟通不畅也会导致国际学生无法积极寻求心理援助[7]。胡玉婷调查也显示,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差的来华留学生由于在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无法正确地表达自我,极易造成他人对自己的错误认知,进而产生抑郁情绪[8]。躯体亚健康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9]。在华留学生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脱发、背痛、肌肉酸痛及记忆力下降等方面,这可能与他们所特有的生活习惯、锻炼行为等因素有关。此外,在华留学生由于家庭、婚姻、经济等因素,对未来工作、生活充满迷茫和压力,这一点应引起学校管理部门重视,正确引导。

3.2 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亚健康具有双向转化特点,既可回归健康,又可导致疾病[10]。若能够找出特定群体亚健康发生的原因,对其开展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将促使亚健康状态逆转。大量研究显示,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是亚健康发生的危险因素[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静坐时间、锻炼强度及锻炼频次是影响留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中性别、年龄属于内在因素,睡眠质量、静坐时间、锻炼强度及锻炼频次则属于外在因素。从内在因素来看,女性来华留学生亚健康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征、性格特点、在社会中承担多种角色等原因有关[12];年龄方面,20岁~24岁、25岁~29岁年龄段亚健康发生率显著高于30岁~35岁年龄段,这与李克彬等研究结论相同[2],其原因可能在于随着年龄增加,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抗力能力及自制力增强有关。

从外在因素来看,良好的睡眠质量和适宜的锻炼强度能有效预防亚健康的发生。于雪双等研究认为[5],睡眠质量与亚健康存在关联,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使机体所有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也可减轻、缓解精神压力,而长期睡眠质量差,易于导致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生理、心理不适症状[13]。中等强度体育锻炼也能降低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的发生。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只有适宜的锻炼强度才能通过刺激内啡肽激素分泌,提高人的愉悦感和兴奋性。同时,体育锻炼还可增加团队意识、意志力及忍耐力。但本研究锻炼频次对亚健康的影响与李克彬、杨骥及仇亚林的研究结果相悖[2,14,15]。这一情况的发生,可能与在华留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有关,基本以自娱自乐为主,倾向于一些娱乐性较强的项目,致使健身效果不明显。外在因素中,静坐时间延长是亚健康的危险因素。静坐时间延长会引发腰椎、颈椎等部位不适,易于出现肩颈腰背疼痛、头晕、疲劳等生理亚健康。

4 结论与建议

在华留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在华留学生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脱发、背痛、肌肉酸痛及记忆力下降等方面,这可能与他们所特有的生活习惯、锻炼行为等因素有关。

针对在华留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干预措施:(1)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华留学生的学习时间,建立体育和娱乐区供留学生放松,成立心理咨询室,及时疏导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压力;(2)在华留学生个体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锻炼习惯,以减少亚健康的发生;(3)定期体检,学校国际部及校卫生保健科对在华留学生定期体检,并针对在华留学生亚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有效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率和缓解亚健康症状。

[1]伍文娟,李雪,张树玲.应用SHMS V1.0量表评价社会学人口因素对建筑工人亚健康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2015(48):51.

[2]李克彬,胡斌丽,许洁.贵州某高校医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2):185-187.

[3]陈复平,李强.亚健康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4-86.

[4]王艳红.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效果[J].健康管理,2020(10):154.

[5]于雪双,王风鹤,贾月辉,等.齐齐哈尔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19(5):360-364.

[6]湛宇灿,李白坤,冯鑫,等.大学生亚健康与老师关心程度相关性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9,35(1):29-31.

[7]MINUTILLO S, CLEARY M, HILLS A P, et al.Mental health consider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J].Issues Ment Health Nurs,2020,41(6):494-499.

[8] 胡玉婷,洪建中,刁春婷.跨文化沟通能力对来华留学生抑郁的影响:身份认同差异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9,42(4):942-948.

[9]孙振轩,赵雁婷,王婕,等.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亚健康状况关系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教育,2019,38(6):53-58.

[10]陈洁瑜,余克强,孙晓敏,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亚健康状态转化的影响[J].J South Med Univ,2017,37(2):184-191.

[11] 王蓓,邵瑜,王爱红.医学院校本科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25-28.

[12] Chin L T,Benjamin H N.Few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women and men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J Clin Psychol Med Settings,2004,11(1):55-62.

[13] 刘静,杨阳,李享菊,等.临床护士亚健康状态及睡眠质量调查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3):547-548.

[14]杨骥,黄锐,刘辉,等.安徽省合肥市大学生亚健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0):888-890.

[15]仇亚林.武汉市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亚健康相关研究[D].吉首大学,2016.

Study on Sub-health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during COVID-19

XI Xuangong, etal.

( North China University,Taiyuan 030051,Shanxi,China)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课题编号2020YJJG204。

西轩功(1998—),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于芳 (1968—),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亚健康留学生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29 12:12:58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
猪群亚健康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中国扶贫(2014年8期)2014-06-27 04: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