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斌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
指导专家/王朝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
很多患者是在体检、洗澡或其他情况下发现了颈部、腋下或者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但也有一些患者是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这就很难发现;有的时候因为体检做了CT或者B超检查才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有些惰性淋巴瘤因为肝脾肿大起病;也有一些患者因为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起病;还有一些患者是因为发烧、体重下降和晚上盗汗来医院就诊发现淋巴结肿大。如此,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是很多样性的,而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是最常见症状。
但是并非所有的淋巴结肿大都是淋巴瘤,有近期感冒或者感染的患者出现颈部或者感染部位附近淋巴结的轻度肿大,随着感冒或者感染的好转,肿大的淋巴结逐渐变小或者不能被触摸到,通常是良性反应性病变。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而且持续增大、增多或淋巴结融合,需要去血液科或淋巴瘤专科就诊,通常需要做淋巴结穿刺或者活检来排除淋巴瘤。
淋巴瘤的临床症状
淋巴瘤的诊断和评估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检查。无论是临床检查、CT 检查、B 超检查还是其他实验室检查都不能做出淋巴瘤的最终诊断,但病理诊断可以说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淋巴瘤的确诊和分类都离不开病理活检,临床医生只有拿到病理报告才会给出具体诊疗方案。
淋巴瘤的类型有一百多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淋巴瘤可以大体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总数的10%左右,是一种相对比较少见,但治愈率很高的淋巴瘤类型,治愈率可达90%左右。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到淋巴瘤总数的90%左右,多数预后比霍奇金淋巴瘤要差一些。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很多种类型,其中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最常见,占所有病例的35%以上,尽管它被认为是一种侵袭性很高的淋巴瘤,但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它也是可以被治愈的。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治疗变得更具有针对性、特异性,更加个体化。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类型预后差异较大,有些类型恶性程度高,像伯基特淋巴瘤、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等;有些类型则恶性程度较低、进展慢,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等;还有一些是交界性/低度恶性,如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瘤、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等。
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瘤,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化疗方案以及最终预后情况都是不同的,比如伯基特淋巴瘤需要及时化疗,而胃肠道惰性T淋巴瘤和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可以不用化疗。所以,在治疗开始之前,一定要弄清楚是不是淋巴瘤以及淋巴瘤的具体类型,这样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此外,随着医学发展,当前对于淋巴瘤的治疗已经不局限于化疗,还有靶向药物和CAR-T、PD-1抗体等免疫治疗,这些治疗方法需要从分子水平上对淋巴瘤进一步分型,也离不开病理活检。因此,病理活检对于淋巴瘤的确诊和分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其他胃肠镜病理检查一样,患者在临床医生帮助下取得的淋巴结活检或切除标本都要送病理科做病理检查,但其流程较胃肠镜病理检查更复杂,周期也更长。一般胃肠镜病理报告只需要等待3~5 个工作日就能有病理诊断结果,但淋巴结活检(特别是怀疑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基本上都需要做免疫组化检查,有些较疑难的病例或者和治疗/预后相关的病例还需要额外做分子病理检查,因此需要额外的1~2 周时间。淋巴瘤病理诊断流程为:
淋巴结活检组织送至病理科后,需先进行组织固定和切片,用于HE染色和免疫组化。HE染色能让医生在显微镜下清楚地观察到细胞形态,淋巴瘤的细胞和正常淋巴细胞形态不同,识别特征性的形态改变对诊断淋巴瘤很关键,这为之后免疫组化和/或分子检测验证及确诊淋巴瘤打好基础。
完成HE染色形态学的观察后,病理医生还会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切片进行抗原检测,以检查患者组织中是否有特定蛋白的表达。对于一些特定的淋巴瘤类型,还会联合进行多种标志物的免疫组化检测,通过标志物的检测,就能发现是否患有淋巴瘤,以及何种类型淋巴瘤。
对于一些免疫组化检查还不能完全肯定是淋巴瘤或者何种类型淋巴瘤的病例,还会选择做B和T 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或者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以帮助确诊淋巴瘤或何种类型淋巴瘤。另外,多基因二代测序检测能够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具有特定的基因变异,这对于靶向治疗有重要作用。因为肿瘤(包括淋巴瘤)是一种基因病,所以目前和未来淋巴瘤治疗离不开针对靶向基因的治疗。
通过上述科普讲解,相信大家对淋巴瘤病理诊断的必要性和流程会有所了解。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张弛有度,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样才能远离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