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
我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用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前些天闲来无事整理书架时,我突然发现,在一个最不起眼的小角落里,静静地躺着我高中时期的日记本。我伸手将它取出,拭去上面的灰尘,一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恍惚间,我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高中教室,看到了那个穿着校服、扎着马尾辫,抬头望向黑板,正认认真真听课的女学生。
“这题你不用做。”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甚至可以说,我有些笨。别人听一遍就能理解并记住的内容,我听一遍后脑子里却只能留下一些零星的印象,需得重复好几遍才能记住。我也知道,自己既然在天赋上不及别人,那就只能加倍努力以弥补差距。
刚上高中时,知识点的难度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导致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数学,我常常感觉老师讲的知识点自己好像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却又还是不会,永远处于一种云里雾里、似懂非懂的状态。我诚惶诚恐地面对每一次考试,每次复习时都好想把那些磨人的公式定理全都塞进脑袋,可偏偏我的大脑仿佛挂上了“此路不通”的警示牌,不让它们进入。
死脑筋的我,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就转不过弯来,所以经常向同学们求助。但是长此以往,我也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一碰到不会做的题,第一反应就是去问同学,而不是自己思考。直到有一次,我又碰到了做不出来的题,问了身边的朋友也都不会,于是就去问了班上一位数学成绩比较好的男生。
可能是因为我们之间本来也不太熟,他看上去有些不太想搭理我,很敷衍地说:“你就这样,然后那样,就解出来了。”我听得一头雾水,又不死心,于是说自己刚刚没听懂,麻烦他再讲一遍。他看了我一眼,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题你不用做。”
虽然不带有任何侮辱性的字眼,但这短短六个字还是让我心里一时间五味杂陈,知道也没有再追问下去的必要了。平复好心情后,我又把那道题拿出来,死死地盯着它看,开始尝试自己思考。我把题干逐字逐句地读了好几遍,确定没有遗漏的信息,然后翻书上的笔记,翻做过的类似的习题,把所有我能想到的方法都挨个试了一遍。白天没做出来,晚上回到宿舍后就在被窝里点盏小台灯继续琢磨,不做出来就不睡觉。终于在不知多少次的思考和试错后,我总算得出了正确答案。
欣喜之余,我也意识到,原来这道题不用去问别人,我自己认真思考也能做出来。以前我总是看到稍微难一点儿的题就向别人求助,自己从没动脑思考过,但其实每次别人讲的知识点我也都知道,并不是不懂,只是由于一直没有给自己的大脑锻炼的机会,导致思维能力大幅度下降。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不再依赖别人,而是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问题。遇到难题,我会先给足自己思考的时间,如果自己已经思考了很久但还是毫无头绪的话,我才会选择去询问别人。渐渐地,我感觉自己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很多时候看一眼题干就知道它要考什么,做题速度也快了很多,学习也不像之前那样吃力了。这件事让我明白,依靠别人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只有靠自己独立思考,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你学习和反思的态度呢?”
转眼间来到高二。看到成绩有了点小小的起色后,我就有些飘飘然了。又由于初期的几次考试都挺简单,我没有很努力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便越发骄狂无知起来,竟不把学习放在眼里,开始放纵自我。幸好,我的数学老师及时劝诫我,把我从浑浑噩噩中拉了出来。
我的数学老师姓朱,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女老师。学校每个月都有月考,朱老师很是重视,要求我们月考完后要在试卷上纠错,再拿去给她查看并签字,她会不定时收取试卷来检查。我前几次还认真照办,但随着次数越来越多,我就心生抱怨,想着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再加上朱老师那段时间也比较忙,已经两个月没有检查过了,我便笃定她忘了,于是考完试便随手把试卷丢在一边,并未纠错。
不巧的是,就在当晚,朱老师便让数学课代表在晚自习结束后把之前的试卷收上来检查。我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慌慌张张地翻出试卷,发现上面不仅没有签字,而且最后那两道做错的题也完全没有改。我草草地扫了一眼题干,完蛋,毫无头绪。抬头一看,时钟走得飞快,晚自习也快要结束了。去找朱老师,还是不去?我如坐针毡,脑子里仿佛有两个不同阵营的小人在争吵。最后,我咬咬牙,心一横,还是带上卷子硬着头皮叩响了朱老师办公室的门。
我惶惶不安地将卷子递给朱老师,心中半是害怕半是愧疚,不敢直视她。朱老师接过卷子,只看了一眼,便问:“这是多久前的卷子?怎么现在才拿来给我看?”
我心里更慌了,小声答道:“这上面有两道题我不会改,所以就一直没拿来给您看。”说着用手指了指。
朱老师没看究竟是哪两题不会改,也没看其他题改得对不对,而是看着我,说了一段让我记忆深刻的话:
“你会不会改,那是你能力的问题,但是你有没有把试卷拿来给我看,那就是你态度的问题了。我教了你们这么久,你们每个人的水平我都清楚,哪些题会改、哪些题不会改,我心里都有数。你没改完其实也没关系,我不会骂你。但是你都没有把试卷拿来给我看,你学习和反思的态度呢?”
這话对我来说简直不是一针见血,而是“针针见血”。我羞得无地自容,强忍着泪水,一句话也说不出。朱老师在我的试卷上签了字,语气缓和了一些,说:“回去吧,下次不许这样了。”我鞠躬道谢,然后离开。但我没有立刻回教室,而是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着阳台站了会儿。晚上的风冷冷的,我在夜色的掩饰下暗自垂泪。朱老师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我脑海里重复,我回想起这段时间以来的放纵,不禁感到深深的愧悔。
从那以后,每当我有什么事没做好,我都会认真反思:究竟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才没做好,还是因为自己根本就没端正态度去做?细想之前很多没有做好的事,其原因大多为后者。自此,我开始用心去对待每一件事,不管有多难,我都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绝不敷衍塞责。朱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使我受益至今。
沉心静气,学贵有恒
高三,同学们都静下心来,整日整夜地埋头苦读,为高考做最后的冲刺。我自然也不例外。
老师告诉我们,学习切不可心浮气躁,要学会“忍受孤独”。可在我看来,这份孤独却是值得我们去享受的。内心的不安和躁动容易使人放纵,只有沉心静气,踏实学习,才能给我们提供一片理性思维的土壤,让知识开枝散叶。
当我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的时候,有诗仙李白陪我开怀畅饮,豪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欧几里得教我几何知识,在草稿纸上绘出一幅幅优雅的圆锥曲线图;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在诉说着每个传奇朝代的兴衰更替;有探险家寻访各地拍下的纪录片,带我览遍祖国山川的大好风光……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之事,知识就像是蕴含了天地精华的玉液琼浆,让我抛开了外界的一切干扰,深深沉醉其中。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心境的影响,临近高考的那段时日,反倒成了我高中三年心绪最为平静的时期。当然,不可避免的,我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但好在有老师和父母的帮助,有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更有我自身对未来的向往和执着,这些支撑着我坚持了下来。
高中生涯在六月初停笔的那个下午悄然落幕,我用理想的成绩给它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回望这三年,我始终秉承着坚持不懈的信念,有过欢喜和满足,也有过煎熬和痛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凭借足够的努力、坚持与一点小小的幸运,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了意义非凡的高中时光。回望过去,好想对自己说一句:感谢你,在这个意气风发的年纪没有辜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