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汉女。从儿时起,在夏夜的星空下,躺在奶奶的怀里,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现在它还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在淄博沂源县有个说法叫“天上银河,地上沂河”,沂河是沂源县境内的一条河流。
在沂源县燕崖镇,有唐代建的织女洞和牛郎庙,两地隔沂河东西相望,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形成“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奇观。
我国古籍中最早关于牛郎、织女的记载是《诗经·小雅·大东》篇,但是文中只说织女和牵牛是天河中相近的两颗星宿,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直到汉代,这两颗星宿才被转化为具体人物,班固在《两都赋》中说:“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意思是说,汉宫昆明池边有牵牛、织女两座石人像。
不过,最早记载牛郎织女是夫妇的文学作品,要算《文选洛神赋》了,文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由此来看,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渐渐被古人所意会丰满起来的。
织女洞
依托牛郎织女的传说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淄博沂源建成牛郎织女景区。景区以海拔532 米的大贤山和沂河为主体构成,森林覆盖率96%,悬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森列,生态环境优良。
文化底蕴丰厚的牛郎织女风景区,具有中国唯一一处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主题的古建筑遗址,地貌的特征逼真显现了“天上银河”、“地下沂河”,天上有“牛郎织女星”,地下有“织女洞牛郎宫”,形成“在天成象,与地成形”的奇观,是“牛郎织女传说”目前在国内所能找到的唯一一处与实地实景相对应的文化遗存。堪称中国旅游资源中的绝景,所以这里被称为“中国爱情文化发源地”。
牛郎庙位于沂河东岸, 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原为一幢二层阁楼式建筑,青砖碧瓦,彩绘斗拱,庙内塑有牛郎及其子女像,旁边有卧金牛塑像一尊。不过现有建筑都是后来重修的。牛郎庙旁边有个叫牛郎官庄的村子,村里的人大部分姓“孙”,与牛郎( 孙守义) 刚好同姓。孙氏祖先从明末开始迁入牛郎官庄,村里人以牛郎后代自居,并历代传承牛郎织女故事,养蚕、织布等习俗沿袭至今。
织女洞始建于宋代,位于沂河西岸,与牛郎庙隔河相望,建在大贤山东北麓高40 多米处悬崖绝壁上。旧《沂水县志》记载:“县西北百三十里,沂水经其东北崖畔,有织女洞,自顶至麓古柏森列,逶迤三四里,旧志名凤凰山。山有织女洞,临沂水,高峻险绝,莫敢俯瞰。转眺而北一瀑飞来,势若游龙。”
织女洞口是二层楼阁式古建筑,青砖灰瓦,朱门绿窗,精巧玲珑,门楣上镌有“织女仙洞”四字,远远望去,犹如空中楼阁。洞内存有历代石碑,最早为宋代。二层正中坐有织女和王母的彩色塑像。二层窗户正对河对岸的牛郎庙,可以让端坐在此的织女天天看到牛郎。
牛郎织女风景区还有牛郎织女民俗展览馆、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情人谷、织女泉、叶籽银杏、祈愿阁、九重塔、无声殿、八路军兵工厂遗址等人文景观和各种石刻碑林。
牛郎织女风景区是自然脉络与文化脉络的高度融合,是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典型组合。这里山峦叠嶂,悬崖如削,沂河如带,古树参天,景色宜人,山与水相依相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仙境跟凡界浑然天成。它正以传奇性的神话魅力和钟灵毓秀的山水自然景观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八方游客,成为齐鲁大地上又一颗璀璨的旅游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