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洋界形势全图》与利津海上丝绸之路有故事

2023-05-08 01:20:29姚震杰
旅游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利津海疆全图

姚震杰

《海疆洋界形势全图》标注的利津地理位置及注解

《海疆洋界形势全图》,该图初期形成于清雍正年间,历史上多次修改、完善,有专家研究该图最早应在清乾隆与嘉庆年间成图。关于该图与利津的关系一直没有发现深入研究的资料。2020年利津博物馆在建设馆藏文物展厅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把它和利津历史、铁门关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联系了起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撰成此文以抛砖引玉,希望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探讨,进一步挖掘丰富利津及铁门关历史的研究内容。

2020年,利津博物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在省、市、县文旅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始了馆藏文物展厅的建设。馆藏文物展厅总面积1100平方米,根据馆藏文物特点,展厅共分序厅、陶瓷、玉器、古钱币、铁门关与海上丝绸之路、文房四宝、古籍书画七个展区,于202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利津博物馆馆藏日本天保通宝、交趾国(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嘉隆通宝、景兴通宝古钱币

之所以建设铁门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区,是因为利津铁门关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作为国家的重大项目,2018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24个城市共同签署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章程》,联盟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成员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国家法律法规及联盟章程,开展海丝保护、管理、监测、展示等方面工作,并保持及时的沟通与协作。2021年底,联盟城市由最初的24个发展到28个,由于大量史料和考古发掘为利津铁门关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东营市也因此位列其中。我们建设这个展区就是想把这段历史展现出来。2022年11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在中国澳门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东营市作为海丝申遗城市联盟成员参加,利津铁门关作为东营市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在本次论坛上进行了成果展示。

关于利津铁门关,在《中国古今大辞典》、宋元方志《齐乘》、明朝《广舆记》、《武定府志》、《利津县志》等多种史料中均有记载,现代对铁门关研究的文章也层出不穷。本文不再一一赘述,只做简单介绍。铁门关始建于金初,铁门关最早为大清河入海口,该处建有丰国、永阜、利国三大盐场。明刘诩《大清河记略》云:“济清之区有河曰大清,济水渠也,自东阿之张秋东北抵利津丰国盐场达于海。”自建立以来,铁门关成为运盐的交通要道,盐船、商船、渔船往来于此。朝鲜、日本、英国等国的商船亦开始到铁门关进行贸易,在我馆馆藏有朝鲜、日本、古交趾古钱币数枚就是最好的佐证。

铁门关最繁盛的时期是明清两代,一年出产食盐55 万多包,分别运往鲁西、豫东、皖北、苏北等66个州县。铁门关也成为与登州府齐名的沿海大港,号称“小天津”。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夺大清河入海,铁门关遭洪水损毁。地上建筑渐被淤没,海上交通阻断,三大盐场被淤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完全被淤埋。1957年,铁门关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探明遗址范围,发现颇丰。2019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对遗址核心区进行发掘,遗址存在一定规模的砖基房屋建筑群和砖铺路,这些建筑是认定铁门关遗址为港口的重要依据。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瓷器、少量铜钱和玻璃器,以及大量建筑构件,其中部分出土遗物在博物馆铁门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厅有展出。

《海疆洋界形势全图》是在馆藏文物展厅建设期间来到了博物馆。

当时我们想寻找一张能体现利津古代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的地图作为展品,正在利津铁门关发掘现场的山东省水下考古中心的领队杨小博博士(山东省研究铁门关方面的专家,多年来致力于铁门关的研究)认为这张《海疆洋界形势全图》非常合适,便为我们提供了该图的高清数字版本。据杨博士介绍,该数字版本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站下载(原图藏于该馆,现已禁止下载)。《海疆洋界形势全图》共由六幅地图组成,从右至左分别是:一、环海全图;二、七省沿海全图;三、琼州图;四、澎湖图;五、台湾图;六、台湾后山图。原图尺寸:30×910cm。该图没有按照现代地图的方向标注,而是图的上方为陆地,下方为海洋,没有固定比例,精确度较低,但是城市、河流、山川等相互位置关系基本正确,也是当时的技術条件决定的。整图文字注释分布全图,对重点位置有详细介绍,主要描述山川地貌、军事布局,说明有关海防、水情、航道、锚地等情况,字迹工整,方便查看。

2019年发掘出土的古建筑物构件

与利津有关的是《海疆洋界形势全图》的第二幅,本图主要绘制的是环渤海的辽东半岛、京津地区、山东半岛、江苏浙江地区的主要城市和港口。本图不但标注出了利津及入海口的位置,并在文字说明中提到利津,“天津右袤东南则山东之利津等县而至登州与旅顺口隔海对峙”。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典籍文献惜墨如金,从不妄注一字,该图把利津在全国众多沿海港口中单独标注出来,并在有限的文字注释中专门加以说明,可见当时利津及铁门关在朝廷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与利津铁门关相关的地图《利津县志·光绪志》中也有——《利津县海图》,共两张。其一比例为“每方十里”,主要标注了铁门关、盐滩、大清河入海口与渤海的周边位置关系。其二比例为“每方二十里”,主要标注了利津县城与铁门关的位置关系和大清河流经利津的走势。相比《利津县海图》,《海疆洋界形势全图》更符合我们布展的需要,因此该图的第二幅放大后被放在“铁门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区进行展示,让观众对利津及铁门关的重要历史作用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从上面利津铁门关的历史沿革来看,在《海疆洋界形势全图》成图时,铁门关依然盛况空前。图中把利津与天津、登州、旅顺口一同加以标注,利津及铁门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与它们齐名的连接内陆与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海疆洋界形势全图》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利津、认识铁门关的新视角。由此可见,中国悠久的历史,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还有多少隐藏的信息和故事需要我们去发掘研究,探索的路漫长而艰巨,肩负的使命重大而光荣。

猜你喜欢
利津海疆全图
“鹰击”骄子,守我海疆
《大清一统舆图·陕西全图》初探
问鼎海疆2:强势出列
问鼎海疆1:初露锋芒
万里海疆绿意浓
绿色中国(2019年19期)2019-11-26 07:13:18
蟹壳画
童话世界(2019年8期)2019-02-28 00:51:40
图画捉迷藏
虎斗牛:传统民间舞蹈的生存环境与历史传承
北方文学(2017年30期)2017-11-10 20:05:41
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滞后响应规律分析
山东水利(2017年12期)2017-03-12 05:15:30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