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玮 周俐岑
湖北省赤壁市,这个以三国古战场闻名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国青砖茶之乡。在这里,提起制茶大师甘多平,几乎无人不知。他从事制茶工作近半个世纪,从最基础的杀青环节学起,将砖茶制作的六大工序、几十道环节几乎干了个遍,从发酵工一直干到高级工程师、高级评茶师,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人这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足够了,我这一辈子就是茶。”这是甘多平始终恪守的人生哲学,也是他至今仍在深耕的事业。这么多年,赤壁青砖茶已经像血液一样在甘多平的身体里不知不觉地流淌。他要用自己的毕生所学,让这些乌黑的茶砖生出翅膀飞向世界各地,让这些茶砖变成黑黄金、黑宝石、黑人参,造福更多的人。
甘多平在青砖茶生产车间忙碌着
在沉淀了青砖茶悠久文化历史的赤壁,当地居民很多是几代人都从事制茶业。甘多平的父母便都是赵李桥茶厂的职工,他从小就生活在青砖茶的世界里。“茶厂周边百米范围内都飘着砖茶特有的香味。我那时在厂里子弟学校读书,老师大部分是从工人师傅中抽调而来。”
甘多平第一次做茶是上中学时,学校安排他们跟张圻老前辈学做绿茶。张圻让甘多平烧火,当时他很不乐意,觉得烧火是笨人做的事,做茶才能学到真本事。张圻看出他的心思,开导他说“做茶的徒弟,烧火的师傅”,意思是火候控制很不容易,而火候是制茶的关键之一。火候掌握不好,茶的品质就不好。这些话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也让他受益终生。自此,他从烧火控温学起,经过一次次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操经验。什么样的茶用什么温度,什么季节用什么火候,甚至不同的燃料产生的热量、不同的送火方式产生的燃烧效果,他都了然于胸。如今,甘多平对火候已经有了自己的独到理解:“火候是度、是量,是藏匿于指尖的秘密,是无数汗水的结晶。制茶如同为人处世,凡事要讲度量,不达不成器,过犹不及。这里面暗藏着深奥的人生哲理,需用一生来体味。”
1975 年高中毕业后,17 岁的甘多平来到茶场,从事绿茶与老青茶初制加工及茶园农活工作。“茶树有的大如华盖,有的小如灌木,但它四季常青,不恃伟而傲,不以小而卑。它用一片小小的叶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使大家离不开它,这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茶树教给了甘多平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他的整个生命,引领他一步步走向卓越。虽然茶园的工作又苦又累,但增强了甘多平的体质,也增进了他对茶树种植和制茶工艺的理解。
1977 年,甘多平开始到赵李桥茶厂上班。赵李桥茶厂是“中华老字号”制茶企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是“青砖茶”“米砖茶”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也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川”字茶的唯一传承企业。在这里,甘多平一头扎进茶的海洋,从此走上了砖茶制作之路。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渥堆发酵,是制茶过程中最繁重、最辛苦的工作,需要整天窝在原料车间,反复浇水、翻堆、做对比实验,技术难度高,工艺复杂,还耗费体力。就是这个苦差,甘多平一干就是5 年,不仅成为一名发酵能手,还根据老师傅们的口述整理编写了厂里第一本文字版的《发酵茶工艺操作规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渥堆车间,5 年多的淬火、近两千个日夜的磨砺,让甘多平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能在短时间内对茶堆的发酵作出精准判断,能在不同环境下及时应对各种翻堆处理。经由他手渥堆出的茶山,最终变成了一块块质量上乘的青砖茶,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品味到来自东方的古老神韵。1984 年7 月1 日,甘多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5 年,他被共青团咸宁地区委员会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在甘多平看来,茶叶是会说话的,能通过茶砖的紧实度、茶汤的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对制茶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甚至每个细节,他从不疏忽。从发酵工、生产班长、评茶员、质检员,做到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评茶师。近半个世纪的制茶生涯,让甘多平逐渐成长为青砖茶制作技艺新一代的集大成者,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为第三批“制茶大师”(黑茶类)。企业改制后,他还担任过黑茶研究所所长、质量总监、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等职,一次次参与技术上有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或审订,主持一款款代表性产品的研发,有数十项发明专利,获得过“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奖”,收获了“荆楚工匠”“中国制茶大师”“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他是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唯一的湖北籍技术委员、连续三届的委员。2021 年,甘多平创新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与前辈口耳相传的技术传承方式不同,甘多平致力于把每道生产流程的技术规范全部用文字记录、固定下来,通过编写产品的工艺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流程、工艺参数控制、产品检验规程及原料标准、产品标准、在制品标准,推动传统产品向清洁化、标准化、加工机械化、产品系列化转化,让技术传承更方便、更规范、更容易普及。“前人有的我们要很好地传承,没有的要善于去发现总结,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要敢于创新。”近年来,甘多平与安徽农业大学等开展深度合作,并将研究成果体现在生产过程中,也体现在规范化、专业化的标准制定中,完善了青砖茶的多项地方及行业标准。“有了明确的标准,才能更好地保障茶叶品质。传统的口感要传承,新的口感要创新,产品要多样化。如今,我们的砖茶已经有20 多个系列100 多个款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甘多平深感责任重大。“赤壁青砖茶有完整的传承谱系,有密封的历史档案,甚至有上个世纪留存至今的老青茶。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是无数砖茶技艺人的心血。传承与创新将是我们永久不变的课题,相信随着火种的代代传播,青砖茶这块民族瑰宝将会历久弥香,不仅造福国人,更造福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