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视角看风景

2023-05-06 02:39:31夏玉桥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作文题

夏玉桥

画杨桃,站在不同的角度能画出不同的形状;看风景,站在不同的角度能发现不同的景物。写作也是如此,视角不同,立意自然不同。

命题老师对一道作文题进行策划,首先会考虑层次性。一道好的作文题就犹如一把标尺,可直接测量出学生认识生活的深度。其次会考虑方位性。一道好的作文题就犹如一个多棱镜,可以从多侧面折射出学生的生活。了解这一点,对我们审题很有启发。

没错,作文写不好,往往与审题有很大关系。由于审题视角单一,大家通常只能看到最表层的、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那一面,从而使自己的作文落入俗套。如何解决?这就需要大家学会转换视角,写出不落窠臼的作文。

来看这样一道作文题——

你一定见过各种大大小小的树。有的挺拔,有的婀娜;有的堅贞,有的柔弱;有的奇伟,有的质朴……每棵树都是一道风景,每棵树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也许,你心中还有一棵树……

请以“一棵   的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这道作文题中,我们可以如何安排视角呢?

1.变换人称视角,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赋予物以人的灵性,会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有一篇名为《桌子和椅子的对话》的作文,写的是“我”在教室门口听到了自己的桌子和椅子在对话。桌子说,“我”总喜欢在它的脸上刻字,让它又痛又难看;椅子说,“我”坐在它身上时总是东摇西晃,它的四条腿现在还疼……“我”在门外听了,羞愧地低下了头。这种第一人称自述的写法比用第三人称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回到本题,大家也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作。如想要表达对一棵树顽强精神的赞美,可以《我自豪,我是一棵树》为题,来叙述“自己”与各种灾害抗争的故事。这样,就会让人耳目一新。

2.转换方位视角,展现事物新的面貌。古人写植物,往往赞颂其坚贞不屈的品格,如屈原的《橘颂》,郑燮的《竹石》,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写法。如果你想写出新意,就需要尝试换一个方向。《桂花雨》一文可以作为典范。琦君写桂花树,不写它高雅的品性,而是写母亲送桂花的故事,展现与人分享的快乐,这样的文章就颇有真情。

转换方位视角,最重要的是心中有故事。其实,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借助这面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这就使得我们看问题时也会拥有独特的视角,只要坚守内心这一“圆点”,我们就可以画出无数条“半径”。

3.视角下潜,有利于发现新颖的立意。写作讲究立意深刻,但深刻的立意往往藏在故事深处,需要我们把视角下沉,努力捕捉它。

有这样一篇作文,内容是“我”点了三次引线才成功燃放烟花,立意是人应该勇于尝试。为此,小作者浓墨重彩地写了点引线的过程。其实如果让视角下沉,就会发现,连续点三次烟花,除了需要勇气,还需要向往。由此得出另一立意:心中充满向往,终会收获漫天花火。这样,作文就会显得与众不同了。

同是写花树,一位作者写艳丽花树那丑陋的根,以此赞美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人,这也是视角下沉。

读书与行走是扩充视野的好方法。多读书,能发现众多新视角;多行走,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所以同学们,多读,多走,多看,多思,让自己的视野宽阔起来吧!

猜你喜欢
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幸福·悦读(2017年10期)2017-10-18 10:16:13
It’s Your Turn, Roger! (I)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中国收藏(2017年4期)2017-05-13 07:23:02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13
第一人称小木屋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4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