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今日话题
在这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海量的网络信息扑面而来,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良莠不齐的信息也影响着网络生态,网络安全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密码被盗、信息泄露、病毒攻击、网络暴力、不良信息传播等问题,正污染着网络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有关“网络安全”的话题吧!
概念阐释
“网络安全”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广义的网络安全指信息处理和传输的安全,它包括硬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电磁信息泄露的防护等。而狭义的网络安全则侧重于强调网络传输的安全。现在我们经常谈论的网络安全,主要指网络信息安全。
多方视角
要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把抓好网络安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未来一个时期齐心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共同构建良好网络生态指明方向。
——黨的二十大报告
网络安全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符合网络安全需要的行为习惯,可谓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的基石。在人类社会迈进网络时代的那一刻起,各种风险因素和威胁力量,就时时挑战着网络安全,考验着人类的应对智慧。安全意识、安全思维以及必要的安全技能和素养,理应成为信息网络时代所有行为主体的必备素质。
——《光明日报》
如今,人工智能、物联网、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新技术、新应用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网络安全的概念更加宽泛、边界更加模糊。网络安全一旦出问题,给普通人带来的后果也更加严重。因此,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至关重要。要与时俱进,一手抓法律约束,一手抓宣传教育,确保新技术、新应用在法治轨道上安全行进,切实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安徽日报》
科技越来越发达,互联网成了我们学习知识、结交朋友、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应用网络节省了我们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在上网的过程中,我也有过类似信息泄露、网络暴力等不愉快的经历。所以,我们在使用网络学习知识、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应提高自己的素质,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一学生
师生论坛
王老师:同学们,不久之前我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发达的网络让我们居家也能正常上课,真的很方便。在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们也会用到网络,比如给大家播放视频、制作知识链接等,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帮助大家更快地融入课堂。那么,大家平时在课后学习时,也会用到网络吗?
王舒宇:我上周课前演讲,做了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PPT,查阅的相关资料都是从网络上来的。
赵明浩:有时候做语文作业需要查阅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学历史需要整理大事年表,有些不懂的英语单词需要翻译,这些都可以借助网络完成。
王老师:看来在当下,网络学习还是挺普遍的。网络能方便快捷地帮助我们搜索到所需信息,大大节约了我们的学习成本,这是网络的积极作用。但网络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各种麻烦,大家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李晓瑞:我的QQ被盗用过。有一次,一个同学提醒我,让我赶快看一下我的QQ空间。我打开后,发现好几条我从来没有发布过的“说说”,我连忙删了这些“说说”,又改了密码,风波才算结束。可是我的电脑明明安装了杀毒软件,居然还会遇到这种情况。
冀霖:我的微博账号也被盗用过,盗号的人还以我的身份给我的好友发信息借钱,幸亏好友打来电话问我,才避免了钱财的损失。后来我通过申诉重新找回了账号,但整个过程真是太险了。
程一诺:我也有类似经历。有一次,我们的政治作业需要用PPT进行展示,我辛辛苦苦把PPT做好,保存到U盘里,结果第二天展示时,U盘显示有病毒,无法打开。那次我真的又生气又委屈。
邵晓晴:有一回我在电脑上看电影,突然屏幕上弹出了不良广告,而且不能正常关闭。我一着急就乱点了一通,结果电脑死机了。
周严谨:那我也说说我的经历吧。我之前喜欢玩网络游戏,有一次,我发现一个游戏很吸引人,就下载了,但一玩起来才知道需要不断地买装备。游戏对我的诱惑太大了,我没忍住,就买了两回。后来,老师和家长都发现我经常心神不宁,一调查就知道了我的情况,他们给我讲了许多玩网络游戏的危害,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如果再这么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后来我再也不碰网络游戏了,整个人也逐渐阳光开朗起来。
王老师:大家类似的经历真不少。确实,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太大了,一些隐患也让我们不得不防。现在,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零时差”的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在网络上,拥有了一个虚拟ID,言论可谓是空前“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网络舆论更是在不停地左右着人们的判断。
李雨涵:没错,在网络上,有些信息发布者为了所谓的“流量”,经常只是发布一些片面的或是不实的信息碎片,以此引导舆论。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经见证过太多的“反转”了。
孙登宬:最可怕的是网络暴力。在互联网上,人人都有一个甚至多个虚拟身份,借着这层“面具”,很多人发表评论时丝毫不负责任,在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随便就可以去指责、辱骂别人,最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王老师:是的,如果每一位网友都能够客观、全面地看待一些事件,而不是盲目跟风、吸引“流量”、肆意宣泄情绪,其实很多悲剧是能避免的。所以,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我们必须拥有“火眼金睛”,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立场,提升素质,不跟风、不盲从,在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以实际行动守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是保护好自己。
话题总结
近几年,国家对网络安全十分重视,网络生态也呈现出整体向好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源尚未革除,我们必须培养自身分辨、识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识网、用网的素质和水平,能够做到:1.碰到疑似诱骗性、欺诈性的APP、网站,不下载、不点入。2.不随便加陌生人的通讯方式,不在网络上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信息、学校地址等,以避免信息泄露或遭遇危险。3.在网络上看到暴力、血腥、色情、违法犯罪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内容,立马关闭窗口,远离不良信息。同时可以向网站投诉,或登录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进行举报。4.规范自己的网络用语,公正、客观地评价网络行为,用善意对待他人,远离网络暴力。
网络便捷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坐在家里就能观赏世界美景,了解各地风采,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还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中节省了我们宝贵的时间。但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具备“去伪存真”的能力,更要争当正能量的传播者,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守护网络世界的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