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耿东:一流学者 一流校长

2023-05-06 01:50沈黎明
共产党员·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连理工大学力学院士

沈黎明

2022年2月21日,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沈阳召开。两位科学家荣获2020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其中一位便是被誉为“一流学者、一流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程耿东。

坎坷求知路 两进大学立志要当科学家

1941年9月,程耿东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一个普通家庭。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拿出所有积蓄,并变卖了一些家产,凑足学费,将他送进学校。程耿东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因此学习很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8年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进入北大,程耿东如鱼得水,潜心求学。家境困难买不起书,他就天天跑图书馆阅读摘抄,浓缩着知识精华和自己阅读心得的笔记整整积攒了厚厚的十多本。

1964年,程耿东大学毕业。经过认真思考,他考取了力学研究在国内名列前茅的大连理工大学(当时叫大连工学院)研究生。

在大连,程耿东全身心投入到学业中。很快,他的才华受到他的导师唐立民教授的赏识,继而为我国力学大家钱令希院士所器重。钱令希预言:程耿东将来一定会成为力学方面的栋梁之材。

然而,就在程耿东为自己的科学家之梦发奋苦读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夜之间,学校所有研究生都成了“修正主义苗子”,成绩优异的程耿东更被列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于1968年9月被送到北大荒一个农场进行“改造”,一年后,又被安排到沈阳市第88中学当教师。

在种种艰难困厄之下,程耿东“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没有放弃学习。不论是在农场还是在学校,他都把一切业余时间用在读书上,遇到问题,就写信向导师和钱令希院士请教。

“力学泰斗,自幼立志报国,知行并重,造桥、筑坝、建港,引领计算力学,誉满神州;一代宗师,毕生教书育人,慧眼独具,爱才、识才、育才,赢得桃李满园,天下芬芳。”这副对联,说的正是有“伯乐院士”之称的钱令希。他爱才如命,一直坚信程耿东是力学方面未来的人才,因此,他在鼓励程耿东努力学习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把他调回大连理工大学。1973年,邓小平恢复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后,大抓科技发展,提出要给专家配备助手。钱令希作为国内著名力学家,自然在需要配助手的专家之列,于是他抓住这个机会,向相关领导提出要程耿东做自己的助手。几经努力,程耿东终于第二次走进了大连理工大学的校门。对于钱令希院士的知遇之恩,程耿东没齿难忘。每当提及此事,他都会动情地说:“是钱先生改变了我的命运,给我创造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由于程耿东是以钱令希助手的名义调回学校的,受当时复杂政治环境的限制,他没能马上继续学业,而是在钱令希院士的亲自安排和指导下,投入到了国内尚不发达的计算力学的研究中,在实际工作中等待深造的机会。

1978年,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这一年,国家决定通过考试选拔留学生到发达国家学习。得到这个消息后,程耿东欣喜若狂,很快就凭借多年学习打下的坚实基础,顺利通过了考试,登上了改革开放后公派留学生的头班快车。

1978年年底,程耿东来到丹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有幸成为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学会主席尼奥德森教授和著名力学家奥洛霍夫教授的学生。当时,程耿东尽管已经37岁,但学习起来一如年轻时那样如饥似渴,深得两位导师的喜爱,他们对他那种勇于探索、敢于坚持自己观点的科学态度赞赏有加。程耿东入学一个多月后,尼奥德森教授就先后邀请他到自己家和母亲家做客,这在当年的留学生中并不多见。这位世界力学权威对程耿东的青睐不言而喻。

在两位导师的精心教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程耿东的学习成绩、研究水平提高很快,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学业,成为这批公派留学人员中第一个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

潜心搞科研 国际前沿课题取得重大突破

博士毕业后,程耿东正式开始了科学研究工作。他把国际力学界最前沿的课题——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定为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

“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研究”,很多人听到这个词,都觉得很陌生,不知道这是研究什么的。程耿东形象而通俗地解释说:“很多人坐过飞机,一定会看到飞机的机翼并不是用一块完整的材料制造的,通俗一点讲,是拼出来的。那么这些材料怎样组合才能既保证安全飞行,又节省材料呢?这就是工程结构优化要研究的内容。现实生活中,从易拉罐到飞机,从房屋结构到海洋石油平台,结构优化的應用无处不在。”概括地说,结构优化的目的就是通过改进产品结构设计,使其能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减轻重量、减少资源使用,得到优化的设计。结构优化对提高产品竞争力非常重要,以汽车为例,每减重10%,可降低油耗6%—8%。

经过10年潜心钻研,20世纪90年代初,程耿东首先在“关于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中取得突破,用数学规划方法解决了结构优化设计中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奇异解难题。

对于程耿东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术界给予极高的评价,一致称:这一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上纠正了以往文献中的错误认识;在研究方法上,为奇异性现象的分析以及求解方法提供了理论工具,攻克了力学研究中的一道难关。

从此,程耿东在国内外力学界名声大振,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夏,程耿东出席在日本京都举行的国际第19届理论和应用力学大会,面对来自45个国家的800多位科学家作了45分钟主题报告,成为继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仁之后,第二位在这样的高层次大会上作主题报告的中国力学家。

此后,程耿东的研究不断深入,硕果累累。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2006年,由他主持完成的“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是这届评选中力学界唯一获奖的研究成果。一些外国著名力学家称,程耿东的研究成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2011年,俄罗斯最高学术机构——俄罗斯科学院吸纳程耿东为外籍院士。需要指出的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直到2011年,60多年时间里,我国只有郭沫若、李四光、吕叔湘等10余人被俄罗斯科学院吸纳为外籍院士。

在程耿东看来,助力国家振兴发展是科研人员的天然使命。他曾参与多项国家重要装备的研制,带领团队通过结构优化设计给“长征”火箭减重645公斤,大大提升了运载效率、降低了发射成本。在火箭关键部位的结构设计上,程耿东也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火箭点火后,需要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推力迅速扩散到整个箭体。由于火箭壁壳很薄,传力点周围空间又有限,一旦箭体受力不均匀,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在程耿东的指導下,团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确定了集中力扩散拓扑优化设计的列式。这个重要问题解决后,程耿东又指导科研人员逐一解决了优化列式模型建构、高效求解算法建立及拓扑优化结果的后处理等“卡脖子”问题。

从提出研究思路,到给出设计概念,再到形成真正的结构产品、进行1:1原尺寸的大型现场实验,程耿东在争夺高新技术制高点、打造国之重器的过程中,不仅贡献了自己的智慧,还带出了一支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年轻团队。面对每一项攻关,这个肯于吃苦、甘于奉献的集体少则3个月、多则1年驻扎在研发基地,攻坚克难,砥砺向前。

掌大学帅印 锐意进取获中国首个大学校长奖

1995年,在程耿东的人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11月8日,他被任命为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接过任命书的那一刻,他感到这一张薄纸分量十分沉重——大学校长,这是一副承担着国家未来和希望的担子。程耿东下定决心,绝不辜负党的期望、全校师生的信任,竭尽全力,继往开来,把大连理工大学办成一所知名高校。

一走上校长岗位,程耿东就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为本”的主张,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提高教师队伍质量上。他掷地有声地说:“大学,就是要有大师级的教师,没有一流的教师,绝难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程耿东决定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下大力气引进高层次师资,一方面努力加强已有教师的培养提高。他在学校成立了“引进高层次人才领导小组”,亲自坐镇、直接决策,很快制定出一系列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办法和对校内骨干教师的激励政策。

这些办法和政策一经推出,立即收到很好的成效。对外,学校很快聘请到180多位兼职教授及特聘教授,并约请8位两院院士每年短期来校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内,给优秀中青年教师解决了包括住房、岗位津贴和职称评聘等实际问题,为他们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程耿东调查发现,学校住宅楼位置和采光不好的住户都是教师和技术人员,这让他很受触动。于是,他一方面想办法集资盖房,缓解建房资金和房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下大力气解决住房分配中的不合理做法,把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放在优先位置。他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在提出具体的计分方案的同时,给出分配结果预测,以保证青年教师优秀人才能分到住房。经过多方工作,一批中青年教师较早地解决了住房问题,改革深得人心。

除了住房,程耿东还启动了岗位津贴、职称评聘等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他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公开讲:“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会得到支持、得到发展。”在他第一个任期内,全校教师就有719人次出国进修,165名在职教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2名教师开展博士后研究。一批拔尖人才在大连理工大学涌现出来,大大改善了师资队伍的面貌,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打造一流教师队伍的同时,程耿东还下大力气抓学校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后,程耿东立即意识到: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进程中,把大学纳入其中,使创新成果、创新活动和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为一体,对于这个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大学不仅要建立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还要建立公共实验中心,使学生有条件参与科研活动,让学生在大学就感受到一种研究的氛围,从而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程耿东在学校成立了创新教育实践中心,并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鼓励本科生广泛寻找课题。他还身体力行,先后主持了教改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探索与实践”、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及实践基地的建设”,前者获得了2001年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后者则于2003年10月顺利通过验收。

从1995年到2006年,在程耿东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的11年里,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大家一致认为,程耿东担任校长期间,是大连理工大学建校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2004年,程耿东获得IET教育基金“杰出大学校长奖”,这是中国首个大学校长奖,也是IET教育基金第一次为大学校长颁奖。这个奖,可以说是对程耿东大学校长生涯的最好总结、最高评价。

从大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后,程耿东继续在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2015年,他高票当选“国际结构与多学科优化学会”主席,成为首位当选该学会主席的亚洲科学家。如今,程耿东虽然已经年过八旬,但仍在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领域砥砺前行,不断深化研究、培养新人。“在一些重要领域,我们一定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程耿东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国家科技事业作贡献。

人物简介:

程耿东,1941年9月出生于江苏苏州,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长期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为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结构拓扑优化理论、方法的形成与发展作出先驱性和奠基性贡献。曾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三、四、五届顾问组顾问及制造与工程领域召集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辽宁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等多项奖励。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期间,为创建国内一流高校、努力培养国家栋梁之材作出卓越贡献,是IET教育基金“杰出大学校长奖”首批获奖的三位高校领导之一。

猜你喜欢
大连理工大学力学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Research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in the Internet era
院士速递
伪随机码掩蔽的扩频信息隐藏
中泰化学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日语版权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