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科微信公众号3月6日晚发布讣告: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6日14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作为雷达专家,王小谟主持研制中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成功研制中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的低空雷达。他还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系统谋划和推进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设计提出了中国预警机技术发展路线图和预警机装备发展体系,为中国预警机研制彻底打破国际封锁、实现完全自主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无可取代的重要贡献,为中国雷达和预警机装备的发展屹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王小谟曾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2年5月,已83岁高龄的王小谟再次出征,瞄准攻关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领衔成立王小谟空基技术实验室。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胡思得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
胡思得长期从事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先后参加或主持领导了多项试验,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在军控核查领域,为国家安全利益提供了重要对策建议,为我国国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林鸣攻克了外海岛隧工程多项世界级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海沉管隧道建造技术体系;主持建成我国首条、世界最长的跨海公路沉管隧道,为我国公路沉管隧道赶超国际领先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2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2023年第七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人选,全球共4人获奖。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首任校长施一公获得2023年度奖项。此次获奖的其他3位科学家分别来自埃及、立陶宛与乌兹别克斯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告中表示,施一公因在解析酵母剪接体和人源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以及阐明RNA剪接的工作机理方面作出的开拓性研究而获奖,该项研究为合理设计相关遗传疾病的疗法开辟了道路。
3月10日,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ICRA)正式对外公布,中国籍科学家王瑜当选新任主席,成为该中心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掌门人”。
近年来,王瑜一直在推动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在天体物理领域的应用,协助加强ICRA与中国的联系。每年ICRA团队会拜访中国的高校和研究所,即使在全球疫情期间,也成功开展了与中国高校合作的博士项目。
在ICRA成员大会的发言中,王瑜表达了对ICRA未来的美好愿景,“科学,作为我们共同的,崇高的理想,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把我们关联到一起。1982年的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为当时没有建交的中国和以色列的交流开了一扇门,今天ICRA仍然可以将科学作为纽带,把我们友好的气氛从这个会议中扩散出去,为社会贡献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良好影响。”
3月10日,61岁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谭垦和团队因为一个颠覆学界认知的发现,首次登上了《科学》封面。谭垦为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谭垦36岁读博;41岁发表他的第一篇SCI论文;61岁论文登上《科学》封面,他的科研成就似乎比其他人慢了一些,但这完全不影响他对于科研,对于蜜蜂的喜爱。谭垦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社会学习改善了蜜蜂的“舞蹈语言”表达能力;而幼教缺失,会导致蜜蜂舞蹈的准确性降低。这为昆虫社会学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模式。
谭垦说:“蜜蜂学跳舞就像人类学说话一样,新手向有经验的老师学,比自己独自摸索能更好地获得技能。幼蜂耳濡目染,才能精准掌握舞蹈的含义,如果幼教缺失,会终身影响舞蹈的准确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3月3日发布关于给陈冬、刘洋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蔡旭哲“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驾乘飞船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先后进行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于2022年12月4日安全返回。
他们矢志报国、团结协作,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陈冬2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成为首位在轨时间超过200天的中国航天员。刘洋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此次再担重任、建功太空。蔡旭哲扎实训练、艰苦磨砺,光荣入选神舟十四号乘组,圆满完成担负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