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忠梅,杨景然,李媛,刘宇,高杉,安宁,胡冬雄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建立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用药安全、减少职业暴露,提升药学服务内涵。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昆华医院从2009年9月建立PIVAS,2011年9月通过省卫计委验收、运行至今已有8年历史。随着住院床位和患者的增加,以静脉途径给药的输液量激增,极大加剧了PIVAS的工作负荷。由于PIVAS的工作环节繁琐、复杂,从医嘱审核、排药准备、进仓调配、出仓复核到成品分拣,有合作、有分工,环环紧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瓶颈均会影响下一环节的按时、有序推进,进而影响临床治疗[1-2]。如何更合理地保障临床用药、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成为医院药学的工作重点。成品分拣是PIVAS工作的最终汇总阶段,是向临床中转的枢纽,由于人员比例限制、科室多、任务重、工作量大及强度高,如何保证各科室分拣成品的精确性,提高效率、减少差错、降低强度,成为PIVAS工作中备受关注的环节[3-4]。为此医院PIVAS于2016年引进了两台红枫树输液分拣系iSort3000plus和iSort3000,在原有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架构下,基于现有的PIVAS条码扫描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和机械传输手段结合与应用,完成PIVAS分拣环节中的智能分组、装框、计数等繁琐工作,极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差错[5-7]。目前iSort3000plus输液分拣系统已在我院PIVAS应用多年,本研究介绍该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和使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1 设备组成 输液分拣系统由1台电脑主机和1台分拣装置组成。分拣装置分上下两层,由1个扫描枪、1条闭合环状传送带、1台打印机及分拣储位(包括智能拨片、电子感应器、显示屏和带芯片的药箱)组成。iSort3000plus设有48个分拣储位,iSort3000设有32个分拣储位。
1.2 操作流程
1.2.1 开启流程:打开设备电源,旋开紧急停止按钮,分拣机扫描枪指示灯闪烁,传送带开始运行。传送带运行30 s后,打开电脑桌面上的HFSISort输液分拣系统软件(该软件与医院的病区药房管理系统对接获取当日的成品输液医嘱信息)进入成品输液分拣界面,选择当前所要分拣的梯度或批次,点击启动,药箱前方电子显示屏显示科室信息。
1.2.2 分拣流程:药师核对药品空瓶数量与输液标签信息的一致性,检查成品输液质量(有无漏液、异物、沉淀,颜色是否正常),对输液成品进行确认、核对、扫描[5]。分拣人员按规定间距,在传送带上放置输液成品(医嘱标签朝上),通过扫描枪时,扫描枪识别医嘱标签上的条形码获取分拣信息,并完成打包确认。成品输液到达对应分拣储位,智能拨片将成品输液拨入到药箱中,电子显示屏对药箱中的成品输液实时计数,成品输液分拣界面对已分拣的成品输液累计计数,满箱或分拣完成后清空药箱。药箱放回原位后,打印机自动打印输液成品满箱的相关科室信息,如分拣数量、批次及药箱位置等分拣信息,药箱前方电子显示屏即时计数归零。当前批次分拣结束后,切换至下一批次继续分拣。
2.1 计数归零 输液分拣系统的分拣储位有药箱预览计数和分拣药箱计数两种情形。药箱预览计数包括分拣储位药框中成品输液数量、分拣储位对应科室在当前批次成品输液的总数、机器分拣数量及人工分拣数量。分拣药箱计数为该药框中当前分拣成品输液数量。在进行成品输液分拣前,首先要将分拣储位计数归零,即药箱预览计数和分拣药箱计数均归零,以保证分拣的准确性。批次切换时,需将全部分拣储位计数归零后,才可进行切换操作。
2.2 仓满计算 输液分拣系统可对50~500 ml的可立袋输液进行分拣,不同体积的输液对分拣速率没有影响。药箱可容纳成品输液数量由数量和重量两个条件限制,其中1个条件达到上限后,该分拣药箱暂停分拣,成品输液随传送带继续转动,清空成品输液后恢复分拣。分拣储位对应科室可自行设定,亦可设定多个储位对应同一科室,当1个分拣药箱满框后,另一药箱自动启用。分拣过程中,可通过药箱预览背景颜色区分分拣储位状态,空药箱为白色,正常分拣药箱为绿色,药箱满框为红色,不在位置药箱为橙色,分拣完毕为灰色。
2.3 批次设定 分拣批次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自主设定,输液分拣系统只能对同一批次的成品输液进行分拣。非当前批次的成品输液会随系统传送带传出分拣机。批次切换前需对分拣药箱进行清场,确保分拣药箱中无遗漏该批次的输液,才可开始分拣下一批次。
2.4 预警提示 在成品输液分拣时药瓶间距过小会增加分拣差错的发生率,此时,系统日志显示“药瓶间距过小,请注意药瓶间距”字样。分拣储位出现卡药时,传送带停止转动,系统日志出现“设备速度异常,当前速度为0,请取走XX的药品”,此时需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取走卡药位置药瓶,打开紧急停止按钮继续分拣。若出现分拣储位已计数但没有拨药入框时,系统日志提示“条码XXXXXXX已分拣过,请核对后放入框XXX”,分拣人员需将输液瓶放入指定药箱中。
2.5 检验批次 输液分拣系统可监控每个病区的成品输液分拣情况,同一批次分拣结束后,未分拣完毕的科室可通过批次检验查询未分拣成品输液条码信息,从而获得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品等具体信息,对科室调配药品的信息进行追溯。
3.1 简化分拣流程 传统的PIVAS成品复核、分拣、打包较多采用成品药筐横铺排列,分为上、中、下3层摆放,空间杂乱无序,承担配置的科室越多,需要摆放的成品筐就越多。在批次交替更换时,既需熟记不同科室成品药筐的摆放位置,又要分拣堆积的成品,虽有6名人员来回走动、投递、运送,但出错现象屡禁不止。使用输液分拣系统前后分拣工作流程由原来的12步缩减为7步,机器自动分拣,只需2人配合操作,1人摆放成品输液,1人打包满框成品输液,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差错、降低了工作强度,缓解了工作紧张程度,工作环境整洁有序,见图1。
图1 使用前(12步)后(7步)分拣工作流程
3.2 减少分拣差错 手工分拣需完成的各个环节工作较繁琐和复杂,包括成品复核、科室分框、科室扫码、科室打包等,各个环节工作稍有疏漏就可能会导致成品输液分错科室、分错批次、漏检输液、送错科室等问题出现,致使成品输液不能按时送达科室,影响临床的治疗,有的可能会因在路途中搁置时间较长影响治疗效果或存在潜在治疗风险[6]。而输液分拣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借助系统软件,自动识别成品输液标签中唯一的二维码,精准计算成品输液数,以1 800 袋/h的分拣速度,实现连续自动分拣,缩短分拣时长[7];同时可将在人工分拣情况下不能识别的“未冲配确认”“未配方核对”“梯度或批次分拣错误”“科室错误”“病区错误”“重复标签”“打包误配”“退药误配”等异常成品输液状态予以排除,提高了分拣准确性,降低分拣差错率。由于分拣工作强度降低,既保证了分拣工作的连贯性、准确性,又避免了因人员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失误、漏检等主观因素造成的分拣错误。输液分拣系统使用前后3个月分拣差错比较,降幅为97.1%,见表1。
表1 输液分拣系统使用前后分拣差错比较 (次)
3.3 降低工作强度 我院PIVAS的成品输液量每天为5 000袋左右,负荷重、工作量大。使用前,不间断投递、来回走动、倾倒输液、再逐一进行扫描、打包、装框、确认,每个环节中均存在交叉,重复核对虽保证了准确性,却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时间,加重工作强度,增加不必要的工作。使用后,每天需人工分拣的成品数量仅110~130袋,约97.7%的工作量由机器替代,只需对人工分拣输液进行扫描确认,根据交接单信息清点成品输液数量装箱外送即可,节省了人员,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1 分拣差错无法排查 对在分拣中出现的拨药差错,系统不能自动对错误进行识别、计数和预警,导致在与临床进行交接时PIVAS打包人员无法发现并找到分拣出现的差错,不能及时进行人工纠错,只能等待临床科室反馈信息。
4.2 分拣计数需要优化 临床对输液溶媒量选择的不同,使得在分拣成品输液时的体积各不相同。由于输液分拣系统仅考虑对成品输液按重量计算,设置药箱可容纳成品输液数量的上限,一般为30瓶左右,而忽略了PIVAS打包人员在清点成品时是以数量计算,不利于清点,耗时较多。
近年来,基于全信息管理,医院各个部门包括PIVAS均正在进行基于信息智能化之下的PIVAS中心流程优化,其中iSort3000plus输液分拣系统的作用就是快速处理大量成品输液分拣信息和相关指令,准确识别成品输液,通过网络控制系统、输送控制系统和分拣系统快速、准确地完成成品输液分拣,并对反馈到管理系统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监控,形成一条闭环管理和通路[8-10]。近年来,将PIVAS各个工作环节运用大数据存储库,通过数据信息链接,实现快捷、高效的工作模式,实现药学服务实时追踪,对用药情况进行溯源已逐步可行[11-15]。在国内PIVAS迅速发展的同时配套出现了各类相关软件和硬件,机械化、智能化设备在提高PIVAS工作效率和减少差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保障了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输液分拣系统是将自动化、信息化的服务理念植入到PIVAS的管理模式中,对PIVAS的各个工作流程进行追踪和监控,使PIVAS工作模式向智能化、信息化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变,提升了药学服务的内涵[16-17]。目前,医院PIVAS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输液分拣系统的引进是PIVAS自动化建设的第一步。药师不仅从繁忙、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减少了差错,降低了劳动强度[18]。只是部分功能还有待不断升级和完善,尤其是部分机械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高,某些操作还需手工完成,但该系统的使用提高了PIVAS质量管理水平,对PIVAS药品安全监控的全过程服务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