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文勇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面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巨大的人才需求,阳泉市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注重以政策撬动人才,以人才引领发展,通过整合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队员、机关事业单位到村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用乡镇(街道)事业编制招聘到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选派到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六支队伍”,不断营造招才、引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氛围,持续打造人才集聚的“价值洼地”,以一流的人才生态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蓄势赋能。
多渠道引才,推动人才向一线加速集聚。坚持“源头”管控,大力选拔高素质优秀干部充实到乡村振兴一线,持续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立足实际择优“派”。大力开展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返乡任职、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驻村帮扶等工作,全市共选派150 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选派152 名第一书记、360 名帮扶队员开展驻村帮扶,招聘723 名大学毕业生、72 名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充实到农村一线干部队伍,不断拓宽基层人才来源渠道。拓宽视野强力“引”。持续深化开展人才“贴心行动”,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工程,创新开展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吸纳返乡青年、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等401 名,择优发展党员20 余名。盂县发布《人才回引公告》,欢迎在外工作的盂县籍农村优秀人才回村工作,着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来源广泛、群众满意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围绕需求精准“选”。针对部分农村提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需求,创新开展“百名人才进百村”活动,从全市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规划住建等领域和省校合作专家、高层次人才中遴选140 名专业技术人才,精准对接140个行政村,通过定向服务指导、人才项目引领、借力合作支持等方式,助力现代农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乡村文化繁荣、乡村基层治理和生态宜居建设,为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行动厚植人才根基。
在2022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会上,阳泉市命名表彰10 名“阳泉乡土工匠”
多举措育才,构建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不放养”“不散养”,对基层人才常“浇水灌溉”“修枝剪叶”,突出点上发力、线上联动、面上推进,构建起有重点、多层次、大纵深的基层人才培养体系。精选头雁细育才。在全市620 个村中精选出40 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培训对象,开展为期一年的培训,采用“政治理论+党性锻炼+延伸培训+交叉调研+实践锻炼+专题研讨”的教学模式,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骨干人才力量。体系联动广育才。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积极推动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在阳泉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阳泉工匠学院,吸纳广大农村基层人才“进站入校”,着力打造基层人才交流互动、提升能力的平台载体。按照培训工作体系有机化、工作精细化、形式多样化、效果具体化的“四化”要求,建立“三级联训+院校培养+实践拓展”立体化农村人才培训体系,先后培训农村基层干部人才3000余人次,培养469 名大学本专科农村干部。聚力挖潜深育才。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活力为目标,探索启动乡土(民间)工匠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注重在乡土人才存量空间内“制造”增量体验。全市共摸排乡土(民间)工匠18 类1430 人,按照“精准摸底、重点培育、规范管理、服务发展”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乡村工匠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全面推动乡土工匠人才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持续推动我市乡土工匠人才队伍标准化、规范化。
多维度用才,畅通基层人才发展新路径。把推动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建功立业作为目标导向,积极搭建平台、创优环境,为基层人才施展才华营造良好氛围。扭住重点集中用。围绕全省开展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这一年度重点工作,引导各类人才在专项行动中挑重担、扛硬活,“六支队伍”1450 余名人才全部参与专项行动,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才在农村网格长、网格管理员、村“两委”班子等关键岗位履职尽责,彰显了人才队伍在基层治理中的责任担当。紧盯难点大胆用。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撬动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充分发挥“六支队伍”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知识面广的独特优势,注重让“六支队伍”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当先锋、打头阵,着力推动农村发展与前沿思维融合、与发展大势贯通、与政策导向互促、与品牌效应联动,先后邀请北京、深圳、浙江、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实地指导,以思想的率先“突围”,引领发展的全面“破题”。截至目前,全市620个行政村中有127 个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 万元,100%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 万元。把握要点精准用。充分发挥选派的140 名专业技术人才优势特长,积极融入全市农村粮油、果蔬、畜牧、中药材等农业产业体系,聚合专业技术人才协同会诊、联合攻关,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由“经验型”向“技术型”转变。平定县七亘村在选派的专业技术人才协调带动下,建成春味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了连翘茶加工车间、农产品展厅、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产业集群,打造1000 亩富硒茶(连翘)生产试验基地,为富硒连翘茶生产提供技术保障,蹚出了“红+绿”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