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祺韡
人在彷徨和迷惘时,总是渴望获得解忧的答案。浪矢杂货店就是这样一个可以实现小小愿望的奇妙场所。将信投入卷帘门上的投递口,不久之后就能从店后的牛奶箱里收获一个透着关心和暖意的回应。
《解忧杂货店》是东野圭吾从2011年开始连载的小说,小说充分展露了东野圭吾将推理与探讨人性有机结合的出众才华。在东野圭吾之前,早期的推理小说注重推理中的理性成分,读者代入侦探的角色,随着故事情节层层推进,抽丝剥茧,最终使得案情水落石出。而在东野圭吾笔下,最为重要的却是对人性的探讨。犯罪动机取代作案手法成为最终的谜团,而在动机背后则是人心深处耸动的阴影:怨恨、贪婪、嫉妒和傲慢。在他的大部分小说中,罪案的真相是一幅群像,它往往不是由罪犯的独白所构成的,而是由罪犯、受害人及诸多证人的复杂心声所共同构成的。真相是一张人和事所织就的网,它代表着一次际遇、一段过往,网罗着一段段往事。
这一点在《解忧杂货店》中得到别样的体现。随着信笺在过去与当下间穿梭,读者逐渐深入故事所编织的人物网络中。小说采取了视点人物写作手法,每一章节都从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视角出发交代情节,这样既能让各个故事具有独立性从而保留悬念,又可以在不经意之间为读者提供贯穿的线索,从而最终由读者自己拼凑出完整的前因后果。如此一来,杂货店之“杂”回应了人间的百般烦恼惆怅,成全了倾诉和寻求理解的渴望,而故事又在杂而不乱中徐徐推进,不同际遇背后深切的关联也得以展露。
小说中最先出场的并不是浪矢杂货店的主人,而是小偷三人组。他们在慌乱作案后避入杂货店,却发现杂货店在主人离去后还在履行使命,仍然接收着求助信件。更离奇的是,求助信其实来自过去,三人逐渐意识到杂货店在过去与当下之间建立了桥梁,而他们也不忍心置求助者的烦恼于不顾,于是暂时忘却了自己的窘境,开始提供“咨询”服务。他们帮助月兔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他们给鱼店音乐人的建议粗鲁中透着真挚,也最终被他的创作才华所折服;在试图拯救“迷途的小狗”时,他们不惜透露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向,只为女孩不要走上依傍男人的歪路。在雜货店的小小魔法作用下,三人组的关怀通过信件来到求助人的手中,让他们意识到在陌生世界的某个角落,总有一双眼睛温柔地注视着自己。在故事的最后,三人组意识到他们在阴差阳错之间偷窃的对象居然就是“迷途的小狗”,后者遵循了建议,如今已成为成功的商人。三人决定自首。这时候读者发现,给出建议的行为实质上是三人在无意间完成的自我救赎。
东野圭吾的故事想要传达的主旨是,解忧并不是一味将自己认为更好的方案一股脑儿灌输给他人,而是要重视他人的心声。求助的人其实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和理解,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有答案的,只是自己真实的心意需要得到尊重,而这正是冷漠的现代社会难以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