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姝
“潮来了,快上岸!”
赵云祥举着喇叭扯着嗓子喊,边喊边跑。从岸边到江心的丁字坝上,几个孩子终于听到赵云祥的喊声,连鞋都顾不上穿就往回跑,刚一上岸,潮水就拍上了堤坝。
大潮冲起三五米高的浪头,站在丁字坝上的人很容易被卷走。没人比在钱塘江边长大的赵云祥更懂“潮”,也没人比他更了解潮来时的凶险。
有数据统计,近30年来,钱塘江杭州段已发生数百起潮水卷人事件,死亡近百人。2007年之后,钱塘江沿岸逐渐出现了“喊潮人”。多亏了这几个“倔老头”,自2008年“五人喊潮队”组建以来,14年间,丁桥镇再没发生过观潮落水事故。
2022年,76岁的赵云祥还有四个同伴,年纪最小的钱新坤72岁,最大的周卫利已经78岁了。每一天,他们迎着潮汐的时间上班,巡视江边,劝离危险地带的游客,有时还会救下想轻生的人。遇到“不听话”的人,钱新坤就扯着嗓子对着喊,非把人劝离不可。
钱塘江潮涌一日两次,白天叫“潮”,夜间称“汐”,“潮”“汐”相隔大约12个小时。每个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到二十被称为“大潮汛”。这几天,海水受到引潮力的影响最大,从钱塘江口涌入后,在河道内受阻,便有了后浪推前浪的景观,浪潮像是一条水岭,奔腾着冲到岸边。而一年之中,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段时间海水受到引潮力的影响最大,潮也最为壮观。
“江水淹人”,他们从小就见识过潮的威力。人被卷走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在钱塘江边发生。2007年8月2日下午4点半左右,杭州下沙七堡一丁字坝附近,有30多人在江堤下玩耍,其中20多人被潮水卷走,11人丧生。自那之后,钱塘江沿岸逐渐出现了“喊潮人”。
2008年,海宁丁桥镇组织五个村的村民成立了“喊潮人”队伍,将丁桥段13公里海塘“承包”。赵云祥是第一个报名的,对这个决定,他给出的解释是:“闲不住嘛,还不如做点贡献呢!”
14年过去了,当年的五位老人依旧在岗。钱新坤吃过晚饭后,骑着电动自行车出了门,五六分钟后便到达大缺口观潮点,这是他的“根据地”。
按照镇上的规定,由于“汐”(通常也称“夜潮”)来的时间大多在晚上或者凌晨,游客少,所以“喊潮人”只需要在早晨8点到下午5点,根据潮来的时间,前后巡视两到三个小時。但每年夏季,钱新坤习惯晚上也来巡视两个多小时,不少人喜欢晚上到江边纳凉,这让他不放心。夜里黑,怕招手喊话别人看不见,钱新坤还特地准备了一只哨子,尖锐的声音更能引起人们的警觉。
这些年,光是喊话的喇叭,他们每人就用坏了七八个。但好在“五人喊潮队”组建以来,丁桥镇再没发生过因观潮发生的落水事故。
赵云祥从没想过什么时候撂挑子,76岁的他还算硬朗,腿脚麻利,“我还可以守很多年”。
观潮节落幕后,钱塘江边重归平静。到了冬季,一天巡视下来都看不到一个游客。但潮水还是每日有涨有落,“喊潮人”的脚步也不能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