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热点综述
2023年3月4日至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民生热点问题,将人民所思所盼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融入国家发展顶层设计。
时事热点 1 立法法修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2 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启动立法法修改工作,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了立法法修正草案。2022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关于立法法修正草案有关问题的汇报,为立法法修改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遵循。2022年10月至12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立法法修正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2023 年 2 月 16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方面意见对立法法修正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标志着继2015年3月首次修改之后,立法法的第二次修改工作正式完成。
典型题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出台过程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提示: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领导立法,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政治保障。立法法修正草案把党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主张贯彻到立法工作的全过程。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立法法修正草案通过多次征求全社会公众意见,经过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多次讨论修订,充分展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出台过程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体现,又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体现,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管用性。
时事热点 2 人民政协为人民,履职尽责强担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2023年3月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指出,全国政协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紧扣中心大局,认真履行职能、积极担当作为,更好把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典型题例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政协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依据。
提示:①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②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③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协助党和政府破解难题;积极推进民主监督,提出意见建议进行协商式监督,改进工作实效;做好政治协商工作,就经济社会存在的重要问题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完善国家大政方针及重要举措。
时事热点 [3] 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机构改革每5年进行一次,共进行了9次改革。下表为其中5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典型题例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阐述我国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合理性。
提示:①正确处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制定方案。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③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推进机构调整和职能优化,坚持通过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坚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标准,在国务院机构改革进程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