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枪,邱少云牺牲前把它压在身下

2023-04-29 22:56黄淮张昭袁若晨
雷锋·强军号 2023年1期
关键词:冲锋枪单兵邱少云

黄淮 张昭 袁若晨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着一支枪身有数处明显焦黑灼痕的枪。它浸染过硝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曾伴随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一起向敌人冲锋,并经受烈火灼烤,在潜伏任务中和英雄鲜活的生命一同为胜利而燃烧。每当看到它,人们总能回想起那段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联想到无数志愿军战士手握钢枪舍生忘死的英勇战斗画面。它,就是国产50式冲锋枪 。

1952年10月11日,朝鲜平康前线,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9连战士邱少云,和战友奉命到敌人盘踞的391高地前方潜伏。半夜,战士们悄悄摸到391高地山坡上的潜伏地。那里有可用来遮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风吹草动都能引来敌人的密集火力打击。潜伏官兵从头到脚插着野草,在敌人眼皮底下悄然“隐身”。将近中午,敌人开始对山坡盲目炮击,燃烧弹由远及近渐渐接近潜伏区,但战士们全然不为所动。突然1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旁爆炸,烧着了他身上的野草。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在火烧到他身上、头上时,他依然纹丝未动。邱少云把身子紧紧贴在地面上,将50式冲锋枪压在身下,忍着剧痛,将手深深插入泥土。直到牺牲,也没动一下……

当反击时刻到来时,志愿军战士手持50式冲锋枪如猛虎般发起冲锋,不到15分钟就占领了阵地,歼灭南朝鲜军1个加强连。作战结束后,战友们在邱少云遗体下发现了那支灼痕斑斑的50式冲锋枪。

今天,这支冲锋枪在军博里向万千游客讲述着邱少云的英雄故事,展示着革命军人“纪律重于生命”的精神信念,诠释着人民军队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的抗美援朝精神。

回过头看,作为志愿军重要的单兵武器,国产50式冲锋枪早已退出我军现役装备序列,但它依然留着厚重的历史。

它是我国基于苏联的PPSh41冲锋枪仿制而成的一款枪械,也被称作波波莎冲锋枪。该枪于1941年12月21日被批准定型,随后装备苏联军队,曾为抗击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立下战功。1950年,当时我军的枪械大多来自外援和缴获,种类繁杂、口径不一。这一年,为解决我军缺少自动化武器、单兵火力不足的问题,原沈阳兵工厂分解转移后成立的庆华工具厂成功仿制出新中国第一型国产冲锋枪。这型国产冲锋枪经毛主席批准,命名为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

50式冲锋枪发射7.62×25毫米手枪弹,容弹具容量35/71发(弹匣/弹鼓),初速500米/秒,枪管长270毫米,全长840毫米,质量3.64千克。它继承了波波莎冲锋枪简单耐用、射速高、火力猛的特点,一经现身便有效改善了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近战夜战的处境。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的主要单兵装备是M1伽兰德步枪、M3冲锋枪和汤姆森冲锋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上,2支M1伽兰德步枪的火力就能够压制日军1个步兵班。入朝作战初期,面对美军猛烈的单兵火力,为满足作战需求,我国一方面紧急向苏联购买包括波波莎冲锋枪在内的大量武器送往前线,另一方面加快50式冲锋枪的量产进程。截至1953年12月,共生产了35.8万支50式冲锋枪。

1951年,该型冲锋枪开始大量装备志愿军部队。抗美援朝战场上,它不负众望,在与M3冲锋枪以及汤姆森冲锋枪的对战中多次占据上风。7.62×25毫米的手枪弹在30-50米距离内可以打穿美军重3.2千克的防弹背心,部分缩小了敌我单兵装备之间的差距。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7连2排排长孙占元带领配备了14支50式冲锋枪的突击排反击597.9高地,连续拿下敌人2个火力点,仅孙占元一人就用50式冲锋枪击毙敌人16名。

1953年7月,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穿插分队在副排长杨育才率领下,化装成南朝鲜军袭击南朝鲜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战斗中,猛烈的火力让敌人以为遭到1个营的袭击。

一次次战斗中的优异表现,让志愿军战士间流传着赞颂50式冲锋枪的歌曲:“50式冲锋枪,我的好战友;打近战打夜战,杀敌是能手。”

猜你喜欢
冲锋枪单兵邱少云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
丛林冲锋枪
云的天庭,从不惧火
——电影《邱少云》观后
烈火中永生
——献给邱少云
当手枪遇上冲锋枪
冲锋枪创世篇
冲锋枪当自强
医改举措“单兵推进”亟待破题
编制改革切忌单兵突进
北京医改告别单兵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