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加宾 刘补明
技法阐释
“审”即审视审查,就是要详究细察,使之清楚而不模糊,周密而不偏斜。审题就是要求考生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文题的材料,以求理解其含意,明白写作的具体要求,进而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的基本方式方法。审题一般分三步走:审文体、审题型、审要求。
1. 审文体
考生应看清题目所要求写的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即使表述为“文体不限”,考生也不能认为可以随便写,还是要尽量写出自己擅长的文体,写出符合命题要求的最佳文体,切不可写“四不像”的文章。
2. 审题型
考生应明确题干是属于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材料作文等。
审题时,一是要全面理解题意,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意,把握写作的中心,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
审题时,要准确把握作文的要点,对所提供的材料,要多读几遍,特别是文言材料,要在翻译无误的基础上多读,读的时候可勾画重要字词;读后要认真分析材料重点及各段要点、人物的主要精神和性格特点、事件的主要意义、言论的主要意思等。或根据材料重点进行立意,或根据材料要点分析其现实意义或象征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组织写文章的材料,拟定恰当的题目。
面对图画(漫画)材料作文,审题时,需细察画面,看人物的神态、动作,看画面其他元素,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与社会上相类似的人和事进行联想比照,在头脑中用语言把画面叙述出来,补出画面简化或隐含的内容,补出人物可能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尽可能挖掘出画面的寓意。另外,还需利用好漫画标题。漫画所表达的内容,一般具有滑稽、幽默、讽刺等特点,这就要求在阅读漫画时全面审查每个细节。
3. 审任务要求
高考作文题,除提供文字、图片或题目外,还会对诸如文体、主题、字数等内容作出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诸如写成发言稿、辩论稿等要求就是显性的。但比如“在国际青年论坛会上,代表中国青年发言”这样的任务要求,就具有一定的隐性成分,需仔细识别:发言身份定位、发言称谓指向、发言可涉范畴等。不注意这些隐性要求,应考作文就很难做到精准得体。因此,考生在进行作文审题时,需正确对待各种材料作文试题,认真细心,具体题目具体分析,读懂材料,紧扣题意,根据要求,选好角度,然后构思写作。
好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4年,邓小岚来到河北马兰村义务支教,教授音乐,募集乐器,组建合唱团。她认为:“没有歌声的童年,是很寂寞的。”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邓老师一待就是十几年,让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站上了更大的舞台,而邓老师温暖的目光始终未曾改变。如今,邓老师又“回到”了马兰,守望着她牵挂一生的地方。
有人佩服她的勇气和毅力,也有人夸奖她对梦想的坚持,还有人称颂她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彰显出坚守梦想的价值。
梦想和现实,有时是一对矛盾,彼此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以上材料能给我们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醒
本材料的核心词是“梦想”,契合实现“中国梦想”的时代精神。围绕作文材料和写作要求,考生应着重思考梦想与现实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不可失之偏颇。导引语“以上材料能给我们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引导考生写作思路不要局限于材料的范围,可扩展,可延伸。“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提示,则是要求考生写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真切感受以及获得的独特见解。三类人的评价,属于审题立意导引。根据三类人的评价,可确立如下立意:立足现实,追求梦想;基于现实,坚守梦想;追逐梦想,成就伟大等。在选材切入上,向内可以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面挖掘,向外可以往古今中外名人志士坚持梦想的榜样力量方面延伸。导语中的“你”,就是写作中的“我”,提醒考生不要凭空发表议论,而应置身于写作环境中,主动参与,切身体验,挑战自我,写出新时代新青年的精神风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