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冰
近年来,随着国民眼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视光门店终端的专业属性愈发凸显。作为管理者,或许不一定会使用综合验光仪、OCT(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做视觉训练等,但一定要懂什么是视光服务、如何管理好服务流程。管理者需要从意识上帮助员工,进一步做好视光服务工作。
一般而言,视光服务包括4个层面的内容:光学技术服务(传统的验光配镜)、视功能服务(异常双眼视的诊断、视觉训练)、眼健康服务和功能性眼病的治疗。
首先,管理者要强化为什么要建立视光服务流程的理念。从电脑验光检查,到规范化的视光检查流程,流程建立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化的手段,检查出顾客有可能存在的眼部健康问题。其次,要明确个性化专业服务流程应该由哪些人完成,做到什么程度,规范每一步。当步骤明确后,流程才能坚持下来。
第一是团队中“专业的人”。不管是视光中心、视光诊所还是眼镜门店,并不是只要有足够的专业设备,聘用视光毕业生,就万事大吉了。管理者不仅要整体考察有没有具备良好视光技能的视光师,更要多多关注对这类人的招聘、培养、培训。
第二就是顾客。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分析,你的目标顾客是需要视光服务,还是只是常规的验光配镜,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门店的定位是专业且高端的,而周边的顾客只习惯购买老视成镜,连验配和检查都不愿意接受,那么这样的服务就是不对称的。
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管流程,更要管理大小的具体事务;不仅要关注团队中专业人才建设,也要时刻关注顾客类型,分辨出哪些是配镜者,哪些是爱眼者。将配镜者成功地转化、引领成为爱眼者,这也是工作价值的传递和体现。
在视光服务中,诊疗过程和矫治方案应该是个性化的。视光医师或视光师越是具备个性化的诊疗能力,说明其工作能力越强。但是,对于投资者和管理者来说,如果每个终端都极具个性化,那就基本没法管理了。因此,想用一套流程或一套话术管理好全部的人和事,是不可能也是不应该的,在细节标准与总标准之间,总有些不能自动衔接的地方,这就需要依靠管理来实现。
由于每家终端的定位不同,在经营策略上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标准化,但在总体流程、具体操作和部分工具的运用上,可以实现一定的标准化,让标准化与个性化实现平衡,从中显示出管理者的艺术与智慧。
下面以工作中常见的销售场景为例,感受不同的管理风格。
情景再现: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检查双眼,数据出来后,孩子的度数可不配眼镜。
假设有两位员工:员工A极力劝说家长购买眼镜,通过举例佐证的形式,告诉家长和孩子应当及早戴眼镜进行矫正,并且最终成交了一副价值一千多元的眼镜;员工B耐心地为其详细解读了所有的检查数据,对家长和孩子提出的种种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在这个过程中,还很注意把一些艰涩难懂的专业知识,通过短视频、图解等生动的方式进行了有技巧的讲解,保证让他们听懂的同时,继续为其作了眼保健知识的宣传,整个服务时长超过半小时。最终,家长和孩子表示,今天暂时不配镜,以后会定期关注、做好复查。
如果你是终端的管理者,你认为哪位员工应该获得表扬?
以销售结果为导向型的终端机构,会认为员工A应得到表扬,因为他在较短的时间里让新顾客完成了配镜的交易,且价格不低;以视光服务为主的终端机构,则会表扬员工B,因为他担当了价值传递员的职责,帮助消费者从配镜者到爱眼者,实现了一次可贵的价值传递,与努力提升业绩相比,这更加值得鼓励。
管理者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员工成为视觉健康顾问,而不仅只是配镜顾问。只有让顾客时刻体会到我们的专业性,才会让其产生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