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复兴”全景导写

2023-04-29 00:44:03裴小军
《学习方法报》语文高考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血脉钱学森情怀

裴小军

主题阐释

“伟大复兴”是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本单元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目标,体现了改造社会的革命豪情和建设新中国的革命热情。这一主题充满了革命先行者的情怀与伟大品格。伟大复兴是对历史的回望和对未来的展望,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激发了我们改变现状、追求进步的动力。伟大复兴的背后是无数革命先行者为之奋斗的精神,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甘愿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展现出崇高的革命情怀和伟大的品格。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钱学森的光辉人生体现了可贵的革命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深情、一种寄托、一种希望,是个人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格局和气度,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是内化在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你将如何理解钱学森身上这种可贵的精神呢?请全面思考材料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法引路

片段呈现一

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民族精神,抑或称之为革命精神。这种精神灌注于五千年厚重的文化中,流淌于千百代贲张的血脉里。这种精神就是被鲁迅先生称之为民族脊梁的精神。千百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用青春与生命撑起历史闪耀的星空。他们用悲壮与豪迈,撞击出民族跋涉的强音。这种精神是屈原跳入汨罗江的勇毅与决绝,这种精神是勾践“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卧薪尝胆,这种精神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无悔抉择,这种精神是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叩问苍穹,这种精神是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的山河气壮,这种精神是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悲凉,这种精神是岳飞“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慨当以慷,这种精神是戚继光横扫倭寇的意气昂扬,这种精神是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视死如归,这种精神是陈延年、陈乔年觉醒年代的不朽歌唱,这种精神是井冈山星火燎原的烈烈火光,这种精神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红星闪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代的列车将我们载入了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世界大潮,不可遏制,但仍需我们全体国民尤其是青年,秉承民族精神,砥砺前行,熔铸成新的时代的革命精神,让复兴号列车有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写法取经

本段文字点明革命精神贯穿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中,流淌于民族血脉里,并以鲁迅先生的“民族脊梁”来概括这种精神。接着以连续的排比来阐释这种精神,并且旁征博引中国从古至今志士仁人的英雄事迹和英雄壮举来佐证民族精神或者是革命精神确确实实是五千年的一种精神血脉传承,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成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排比句本身就能增强气势,形成富有节奏的美感,再加上非常丰富的事例列举,尤其从古至今的系列列举,能够扎实地给予文章论点一个充分的论证。合理使用修辞手法,同时注意词语的选择搭配和使用,往往会形成富有文采的作文语言。

片段呈现二

当今的中国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我们更需要大量的有民族担当、民族情怀、民族自信的大国英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都是具有实干精神的思想家、政治家或科学家。他们的实干精神和革命事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惊天地泣鬼神,感召世世代代。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非天惊石破,无以明志,非热血春秋,无以致远。华年易逝,何不振翅高飞猛志常在,理当扶摇远上鲲鹏万里。今日之中国乃华夏腾飞之中国,今日青年乃民族复兴之青年,今日之事业乃万世不朽之事业。愿你我之青年同心勠力,指点江山,继往开来,共筑复兴。

写法取经

本段文字强调了当今不缺乏专业的人才,但是更需要有民族担当、民族情怀、民族自信的大国英才,并且引用毛主席的诗句来点染这种民族精神、实干精神、革命精神的伟大与可贵。恰是有了这种精神的优秀国人,我们的民族才能穿风破雨,历千劫而百折不挠,经万难而屹立不倒。接着引用《易经》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进行升华。可见,议论文除了做好夹叙夹议的铺排外,离不开引经据典,因为经典的语句不仅可以锦上添花,更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格局阔达。再接下来,选段又以比较工整的对称句来抒情达意,使得文句具有骈体之美,增加了文采。最后,呼唤青年指点江山、助力复兴,连续使用四字词,使得文字具有整饬之美和排比的力量。故而,作文要做到内容和语句形式的统一,才能文质兼美,感人至深。

猜你喜欢
血脉钱学森情怀
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赣鄱情怀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8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血脉里的眷恋
血脉之恋
心声歌刊(2017年4期)2017-09-20 11:43:48
钱学森
血脉
福利中国(2016年4期)2016-02-10 05: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