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我想发稿子(二)

2023-04-29 16:52:23杨荣
天津文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稿子虚构题材

我来结合本轮改稿会征集的稿件情况,再谈一谈纯文学期刊发稿子的影响要素。这次我负责的是小说和非虚构部分稿件。我先说感觉不错的稿子,谈一下优点以及存在的细节问题;再说说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稿子,给出我的一些建议;最后我会说一些其余稿子存在的比较突出和相似的问题。

首先是和平区推荐的小说,贾旭的《小区里的战争》。这篇小说我觉得整体效果是不错的。题材选取得非常贴近现实,讲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与小区居民、物业公司、居委会以及政府各职能部门在解决小区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团结、博弈、斗智斗勇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是我们现在在大城市中生活几乎人人都会切身体验的,天然就很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情绪共鸣,我本人在阅读的时候就很有同感,联想到了自己居住的小区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一会儿改稿会结束我都要和贾旭请教一些小区业委会的事情。因为看这篇稿子,我就相信他是有很多亲身经历的,能够分享给我很多有用信息的。当然,单纯选取接地气的写作题材,是不足以成就一篇好创作的。这篇《小区里的战争》,写得很真实,很具体,难得的是作者在处理众多情节的时候实现了很从容的设计布局,做到丰富而不庞杂,具体而不啰嗦。这篇稿子篇幅不小,内容很丰富,但当我认真看完第二遍之后,发现基本没有什么情节层面需要做大调整的地方。作为业余写作者,能做到这样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作者自己的创作基础和能力不可或缺,我认为值得强调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真实生活的体验和观察。我在上一次改稿会谈非虚构创作的时候说过,其实只要我们好好观察自己周遭的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很多精彩的故事。了解这些故事的详情,补充细节,深入思考,发掘其中的“闪光点”,这就是写出好稿子的重要源头。我们应该好好开采真实生活这座创作的“富矿”,而不是寄希望于由道听途说来的某个小段子或头脑中某个新奇念头引发的生憋硬造。

至于这篇稿子目前还存在的改进空间,我说两点:一是加强人物的刻画和塑造,小说创作,人物是核心,故事情节是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的,不要舍本逐末,注意力全放在讲故事上而忽略人物塑造的鲜活立体,人物活起来,故事才可能是精彩的;二是要进一步打磨语言,努力让语言更精炼更顺畅,保证必要细节的充分展开,除此之外要珍惜笔墨,语言越精到越好,不必要的字一个也不写。

第二个要谈的是这次唯一的一个非虚构稿子,北辰区李霞的《那些年,我被斜视的人生》。这篇我觉得整体也是可以的,首先这的确是一篇确确实实的非虚构创作。总体上来看,作者没有在非虚构和故事性散文两者之间产生混淆。如果说真实的生活感觉是好小说的优势,那么真实的生活场景反映就完全是非虚构创作的生命线了。李霞在这篇《那些年,我被斜视的人生》里做得不错,这也得益于她的题材选择,她写的就是自己研究生毕业后求职就业的人生经历。作为文本情节的完全拥有者,解释权也就完全归作者所有了。这再一次展现了合理的题材选取,是好创作的重要基础。选择自己熟悉甚至亲身经历的题材进行创作,能够很好地降低甚至相当程度上消除创作门槛,跳过设计、揣度、完善逻辑、填补空白等等这些非常消耗作者能量的环节,同时也规避这些对业余作者挑战度很高的操作。当然,不是说只要是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就可以写出好稿子,否则大家都在过日子,每个人写写自己的日子不都成了好创作?每个大学生毕业都要面临求职就业问题,除了个别特殊的情况,大多数人经历的过程其实也就分为几种类型:学霸要么早早被大公司抢走,要么在一堆好offer里挑挑拣拣;普通学生或是早早准备,抓住机会成功获得心仪岗位,或是后知后觉随大流,在求职大军中折腾糟心一番后找到工作。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其实单纯把过程写出来,作为社交媒体中的吐槽段子都不见得新鲜有趣。而这篇稿子的亮点在于,李霞把自己的挣扎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细腻地表达了出来。真实的个人经历感受,现实的社会时代反映,与作者的思考和表达技巧充分结合起来,非虚构作品的阅读价值由此诞生了。所谓“功夫在诗外”,对业余作者而言,写作的技巧能力不是最关键的,创作的基础是真诚地面对生活,在生活中获取思考的结晶,而写作,只是这些结晶的呈现方式而已。

说到《那些年,我被斜视的人生》这篇稿子的问题,我觉得是作者“用力过猛”了。作者同时投来的一篇小说稿子也有同样的问题,文本的确展现了作者的写作水准尤其是语言能力,有了自己的文字味道——这在创作中的确是一种优势,但是也要注意控制力度避免滥用。在《那些年,我被斜视的人生》中这个问题暴露得更为明显,作者在很多不必要的地方过度修辞,或许是在炫技,或许是日常习惯性的表达。就算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一个人在合适的时机自嘲是幽默,而如果是不节制地吐槽,大家就会觉得他是很丧很矫情的“大阴阳师”了。很多花哨的遣词造句,单独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如果不假思索地随意摆放,对稿子的整体效果必然造成伤害。说第一篇小说时我也强调了语言简洁的重要性,而在考量非虚构创作的时候,这一点的要求更严格。这篇稿子语言上的问题,除了诸多不必要的修辞技巧之外,还有过多的主观感受表达,这削弱了非虚构创作的特质。我在一开始说这篇稿子的时候,提到“总体上来看,作者没有在非虚构和故事性散文两者之间产生混淆”,之所以加了“总体上来看”这个限定,就是因为作者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出了这个问题。非虚构创作与散文写作的区别就在于,用故事说话,始终关注客观现实,人物的内在感受不是完全不可以写,可也要十分注意节制,只在的确必要的地方简洁有力地表达即可。作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念头都表达了出来,显得啰嗦而偏离主题,同时也稀释了非虚构的浓度。

谈一下王嘉琳的《爱与和解》。看得出,作者下了决心写一篇展现人的成长和人性温暖的小说,为此她花心思构造出了精巧的人物关系和曲折起伏的情节。从谋篇布局和文字表达上来看,作者具备不错的创作基础。就这篇小说的文本来说,前半部分不如中后部分的阅读效果好。为了落实结局的力度,前期的铺垫必须做扎实。作者设计的“重组家庭二次方”,也就是明处的重组家庭,实际是另一个重组家庭的二次重组,这样的结构的确很巧妙,但是也就必然要花费更大的力量去完善每一个角色的形象厚度。在这一点上,作者目前做得显然还不够,导致的结果就是在阅读小说前面部分的时候感觉很多人物的行为没道理,而文本给出的解释或线索暗示并不能解除读者对人物的误解,直到结尾了才交代真实原因。这种处理逻辑上问题不大,但之前业已产生的不良阅读体验是无法挽回的。对于这样的问题,我给出两种建议:一是适度简化结构设计,不必苛求每个人身上都有那么多戏,在主要人物身上集中笔墨,一样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或者保持原设定不变,那么就必须在前中期丰富完善情节内容,让每一个人物的行为在逻辑上自洽,避免给读者突兀的感觉甚至产生误解。

下面说的是孟宇的《老兵的荔枝》。这篇小说分为7个章节,说实话我读到第5章都挺头疼的——文本的跳跃性太强了。作者完全采取主观口语式的叙述方式,以小孩子的视角写自己的爷爷,一位当年的抗战小兵、现在的抗战老英雄的当下和过往,中间夹杂着孙子对爷爷不断递进的认识和理解,又有身世复杂的爸爸不时出场。每一个人的形象都在不断补充完善之中,而“荔枝”作为线索和隐喻又埋藏得挺深的,直到最后才完整交代出来。我是坚持读到了第5章后半部分才开始迎来故事的高潮和悬念的揭晓,后面一口气读完,发现前面的铺垫是有道理有设计的。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很好的,整体设计得也很见功夫。应该这么说,孟宇敢这么写来挑战读者的耐心,说明他是很有自信的。目前看来,他也的确是有这个潜力的。关于这篇《老兵的荔枝》,我的意见是好好打磨一下,在保持主体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梳理文字表达的细节处,避免过度口语化带来的阅读难度,比如句子之间连贯太紧太省略导致某句话的主语是谁不明确等等这样的问题。有自己的表达风格是很好的,不过如果风格化强烈到了影响正常阅读进程伤害整体效果就得不偿失了。

下面几篇小说我简单说一下,这几篇或者是主题或者是写法上还是有值得肯定之处的,不过以目前的程度还是需要比较大的改进。

董子鹤的《袁仙姑与核桃》和《夜火》。故事性还是不错的,情节设计注意了留白和结尾回味余地,人物刻画也比较饱满立体,尤其是《袁仙姑与核桃》,题材的选择也反映了现实,说明作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作基础。问题在于故事的核心部分都和传说、梦境以及无法解释的悬疑这类内容联系得太紧了,从抓人眼球的角度上这样写的确是有收益的,但是作为正规的纯文学创作,这种剑走偏锋的猎奇,虽不是完全不可以涉及,也不能作为文本的主体部分,描写现实题材还是必须以扎扎实实的现实生活逻辑为基础的。建议作者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后面注意规避这个问题。

卞显光的《桥》。这篇稿子的题材是不错的,关注现实,具备阅读价值。可惜作者写得略显简单了,人物塑造刻板,好坏分明,这样难以把读者带入故事情绪之中引发共鸣。建议作者读一下我们2021年12月刊发的薛雪的《框架涵》,写的题材内容是很相似的,那一篇就写得很饱满很立体,相信能给作者比较直接比较感性的启发。

仲田的创作的小说《黄河之子——赵海清》。这一篇选取的题材也是不错的,应该算是主题出版的范畴。但是以文本目前呈现的状态,质量距离发表还是差得比较多。作者对这个题材的挖掘不够,写得过于浅显了。我觉得对素材的处理,面面俱到是好的甚至是必须的,但是文学创作恰恰相反,要能够突出重点,制造起伏和冲突。我建议作者读一读我们2021年10月刊发的冯伟山的《你是一棵红色的树》,题材内容和你这篇很接近;还可以看一下我们2021年11月刊发的张连亭的《信念》,这篇写的也是主旋律题材,而且也是咱们天津本地的基层作者创作的,写出了很不错的故事。

刘万庆的《狗食》,这是一篇非常个人化的写作文本,看得出作者写得很投入,写出了很生活化的场景。不过通篇看完,这个文本对普通读者没有多少阅读的价值,太过于个人化的细碎情节铺陈,普通读者在其中不会有什么收获。建议作者再创作的时候注意选取具备相对广泛价值的题材方向,同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注意围绕人物形象塑造这个核心,避免过于沉迷于讲故事。建议作者以及所有业余写作者都可以看一下我们2021年11月刊发的《做主》以及2023年第10期的《过桥》两篇短篇小说,作者都是晴月,而且写的内容背景是一致的,可以视为系列作品。之所以特别推荐大家读这两篇,是因为我和作者做过比较深入的沟通。作者具备一定的创作经验,有过丰富的发表经历,但她这两篇稿子的优势并不在于写作技巧和文采,而是在于真实和细腻,就是以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历为蓝本来创作的,是自传性质的。这种创作方式,恰恰就是基础和经验不够的写作者可以认真参考甚至模仿的。如果的确没有什么新鲜的经历或是惊艳的灵感,大家真的不必挖空心思憋着独出心裁,就踏踏实实观察、思考、挖掘自己的生活,方向找对了,功夫下到了,好的创作是可以期待的。

此次征集上来的其他小说稿件,基本上都存在故事性弱或者虚构感过强、文学性不足、内容题材吸引力差等等硬伤,和合格的纯文学创作标准都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其实这些问题在前几次的改稿会上我和其他几位编辑都提出过,看来大家有必要好好去回顾一下,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多多注意。

总结一下,我在标题中提到的所谓“发稿子的‘大分”,就是我刚才在分享中反复强调的在我看来纯文学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基本点:第一,选取自己熟悉或有把握而且对普通读者具有一定价值和吸引力的题材进行创作,这是方向性问题,走错了方向,写得再好再用力,也不可能发表;第二,写作技巧、文字风格在创作中是亮点优势,但也必须注意有所节制,避免沉迷于炫技以致用力过猛,对整体表达效果造成伤害;第三,正确认知自身的创作水准,对文本整体效果负责,做出合理的取舍,宁可选择简单短小而完成度高、效果合格的文本写作,也不要搞结构复杂“宏大”但效果平庸甚至频现漏洞的创作;第四,不可忽视创作后的打磨完善环节,语言务求精确简洁,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尽力降低阅读门槛。

说了这些,其实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有困惑:我怎么知道什么样的题材读者想看呢?我怎么判断写出来的东西读者能接受,编辑能认可呢?我再重复一下我在上一次改稿会上说过的给普通写作者的简单建议:多阅读,多思考,多练笔,谨慎投稿。我相信很多作者能做到的是多练笔,做得不够的恐怕是多阅读和多思考。大家的困惑,其实我觉得很难有谁能给出标准解决方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面临的局面也不一样。但是我认为如果大家能够多多阅读经典,阅读优秀的纯文学作品,配合深入的思考,将成熟作家们的创作和自己的想法相互比较印证,假以时日就能提升文学素养,判断出作品的优劣。那时再进行创作,你们会身处一个全新的高度,很多困惑就不再是问题了。

责任编辑:杨荣

猜你喜欢
稿子虚构题材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传媒评论(2019年4期)2019-07-13 05:49:20
虚构的犹太民族?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花火A(2017年10期)2017-10-26 19:59:38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拖稿的各种理由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浅谈如何撰写电视新闻中消息类的稿子
新闻传播(2015年10期)2015-07-18 11:05:39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
电视指南(2015年10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