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明新
文题速递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初稿呈现
在 线
早晨6:00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细雪点点,不知从何时开始一直在飘。
终于下夜班了。小沈换好衣服,对着洗手间的镜子拍拍发红的脸颊,有些心疼地涂着护肤品,却也遮不住憔悴的面容,半长不短的头发也有些凌乱——前段时间刚剪了短发,现在正在“发型尴尬期”吧。
走到大街上,寒风吹着没有被口罩覆盖的面颊,生疼。小沈不得不加快脚步往家赶,又紧了紧羽绒服,被水汽泡得有些发白的手也往袖子里缩了缩。雪片乘着北风落在她黑色的羽绒服上,须臾便化了。
早晨7:30
又是一阵“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隐隐还能听见小孩子的尖叫与笑闹声。小沈忍无可忍地掀开被子,在这之前,她已经用被子捂住头躺了半个多小时。她愤愤地冲着窗户方向挥了挥拳,好像这样就能打跑这群扰人清梦的“熊孩子”。
但最终,小沈也只能揉揉自己的黑眼圈,从床头翻出耳机戴上,循环播放那首“专属”于她的《雪绒花》。这习惯是从她独自来到X市工作生活的时候养成的,年轻的女孩子一个人躺在出租屋里有些孤独害怕,所以床头就一直放着一副耳机,每晚睡前都会听听歌。妈妈知道后,一天早上早早起床,赶着小沈下夜班回家睡觉的时间点打了电话过来,聊过几句后温柔地唱着《雪绒花》哄她入睡,小沈偷偷录了下来,挂断电话后把脸埋在枕头里泣不成声。
耳机不能完全隔离恼人的鞭炮声,但是小沈已经渐渐有了睡意。温柔的女声好像一双温暖的手把她紧紧拥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就像小时候妈妈哄睡那样。“雪绒花,雪绒花……”窗外北风又起,雪慢慢变得大而急了。
下午5:00
“葱姜蒜先下锅爆香,再放鱼……”小沈手忙脚乱跟着视频里的教程做,眼看着视频中成品都要出锅了,赶紧腾出一只还沾着生鱼腥味儿的手暂停视频,又往后拖进度条。忙了快两个小时,年夜饭款款出锅:一条糖醋鱼,一盘凉拌黄瓜,还有一点青菜炒豆芽。对着镜子整理好衣服和头发,小沈给家里拨了一个视频电话。
接电话的是妈妈:“丫头啊,新年快乐,今儿个大年三十就别吃盒饭了。忙工作也记得照顾好自己。”“妈,你看看,不是盒饭,这是我刚才自己做的,厉害吧。”小沈举着手机让妈妈看桌子上的菜。爸爸从旁边凑过来:“不错,闺女这手艺看着能养活自己。对了,你那群弟弟妹妹们回来了——快,过来跟姐姐打声招呼。”屏幕里瞬间挤满了小孩,脆生生的“姐姐好!”“姐姐新年快乐!”填满了原本有些冷清的出租小屋。
窗外的大雪在地上总算是落住了,白茫茫的一片。
下午7:00
防护服,口罩,护目镜,一切准备就绪。全副武装完毕的小沈跟更衣室里来交班的同事比了一个剪刀手:“新年快乐!”小跑着来到了呼吸科的重症监护室,听护士长安排工作。“小沈,你和小秦带着这些东西去慰问二楼的病人。”
“好嘞!”
“挨间挨床”地给病人们送了医院准备的礼盒,一路上的祝福和感谢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沈护士啊,多亏了你之前大晚上值夜班发现了老人家不对劲,救了老人家一命啊。”“大白姐姐,新年快乐。”“小沈呐,大年三十晚上还值夜班啊,辛苦了!”……
风雪渐渐停了,一排排路灯的光洒下来,路灯上的红灯笼与远处的红灯笼连成一条条红线,向远处延展。马上,就要跨年了……
【望闻问切】
文章给我们展现了特殊时期,一名抗疫工作者忙碌充实的一日“在线”生活。但是,文章自始至终没有点明题目“在线”的核心意蕴,这是文章最大的“硬伤”;也没有紧紧围绕中心“在线”安排材料的详略——想表达的很多,却表达不出重点。通篇叙述太多,不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流水账之嫌疑,重点不突出。环境描写对突出文章的主旨意义不大,语言表达不够简洁,作为一篇考场作文,篇幅上需要进行裁剪,内容上需要做到详略得当。
【望闻问切】
文章给我们展现了特殊时期,一名抗疫工作者忙碌充实的一日“在线”生活。但是,文章自始至终没有点明题目“在线”的核心意蕴,这是文章最大的“硬伤”;也没有紧紧围绕中心“在线”安排材料的详略——想表达的很多,却表达不出重点。通篇叙述太多,不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流水账之嫌疑,重点不突出。环境描写对突出文章的主旨意义不大,语言表达不够简洁,作为一篇考场作文,篇幅上需要进行裁剪,内容上需要做到详略得当。
升格展示
在 线
早晨6:00
终于下夜班了,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小沈换好衣服,对着洗手间的镜子拍拍被口罩勒出两道红印的脸颊,有些心疼地涂着护肤品,却也遮不住一晚上在线值班的憔悴。紧了紧羽绒服,被水汽泡得有些发白的手也往袖子里缩了缩,小沈不得不加快脚步往家赶。(升格后重点刻画值夜班的“在线”状态,删掉无关紧要的环境描写,第一次点出“在线”二字,简化了语句。)
早晨7:30
没有精力细听窗外“劈里啪啦”的鞭炮声、小孩子的尖叫与笑闹声,急需补眠的小沈翻出耳机戴上,循环播放那首“专属”于她的《雪绒花》。她刚来到这个城市工作时,一个人躺在出租屋里孤独害怕,所以每晚睡前都会听听歌。妈妈知道后,赶着小沈下夜班回家睡觉的时间点打了电话过来,温柔地唱着《雪绒花》哄她入睡,小沈便偷偷录了下来。虽不在父母身边,温柔的女声却一直“在线”,好像一双温暖的手把她紧紧拥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如同小时候妈妈哄睡那样。“雪绒花,雪绒花,……”(升格后第二个场面简化了语句,删掉环境描写,重点表现母亲的歌谣“在线”哄睡的场景。第二次点出主题“在线”。)
下午5:00
“葱姜蒜先下锅爆香,再放鱼……”小沈手忙脚乱跟着视频里的教程做,一只还沾着生鱼腥味儿的手暂停视频,看明白了又往后拖进度条。忙了快两个小时,年夜饭款款出锅:一条糖醋鱼,一盘凉拌黄瓜,还有一点青菜炒豆芽。对着镜子整理好衣服和头发,小沈给家里拨了一个视频电话。
接电话的是妈妈:“丫头啊,新年快乐,虽然一个人在外面,但是过年也不能马虎了,今天可不能再吃盒饭了。”“妈,你看看,不是盒饭,这是我刚才自己做的,厉害吧。”小沈举着手机让妈妈看桌子上的菜。爸爸从旁边凑过来:“不错,闺女这手艺看着能养活自己。对了,你弟弟妹妹们回来了——快,过来和姐姐在线过个年。”屏幕里瞬间挤满了小孩,脆生生的“姐姐好!”“姐姐新年快乐!”从线上传来,填满了原本有些冷清的出租小屋。(升格第三个场面删掉环境描写,重点突出“小沈”对年夜饭的仪式感。“在线”过年,再次点出主题。)
下午7:00
防护服,口罩,护目镜,一切准备就绪。小沈跟更衣室里来交班的同事比了一个剪刀手:“新年快乐!”小跑着来到了呼吸科的重症监护室,听护士长安排工作。“小沈,你和小秦带着这些东西去慰问二楼的病人。”
“好嘞!”
“挨间挨床”地给病人们送了医院准备的礼盒,一路上的祝福和感谢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沈护士啊,多亏了你之前大晚上值夜班发现了老人家不对劲,救了老人家一命啊。”“大白姐姐,新年快乐。”“小沈呐,大年三十晚上还值夜班啊,辛苦了。”……
墙上的钟声倒数着新年的来临,这一刻,我们都在线;生活,一直都在线;爱,一直都在线。(简化结尾,适当使用抒情议论句,点出文章的主旨,突出“在线”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