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博
“客”即外来人的意思,古人云“独在异乡为异客”,而在汉族中有一个民系,作客他方并以此为家,“客而家焉”,形成了客家民系。
历史上,为了躲避战乱和饥荒,客家人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都是朝南,于是形成了粤、闽、赣以及桂、湘、川、台等客家聚群。客家先民虽辗转多处,但客家民系的历史文化和族群意识却依旧鲜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维系因素是他们共同的语言——客家方言。另外一个鲜明的特征便是客家特有的建筑——客家民居。客家土楼、客家围屋和客家排屋为客家民居的经典三样式。
客家土楼,属于庭院式住宅,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堡垒式住宅,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电影《大鱼海棠》的背景建筑便是以永定、南靖、饶平的客家土楼为原型。客家土楼的建筑工艺和风格,源于古代中原民居建筑,是北人南迁后结合需求及当地气候条件创造出来的,分为五凤楼、方楼和圆楼等。客家土楼这种聚族而居的方式,反映了传统的宗族血缘伦理观念。楼内外以耕读传家、忠孝仁义为主题的楹联、题刻,体现了客家人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土楼附设的学堂,是客家人崇文重教最有力的历史见证。客家土楼是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被誉为“东方古城堡”,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
客家围屋(围村)的类型主要有围楼、围寨、围龙屋、四角楼等,在形式上主要有方形围屋、半圆形围屋、圆形围屋。其既保存了北方中原生活方式的“文化火种”,又融集了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的“生活功能”,集家、祠、堡于一体,易守难攻,非常坚固,形成了“遵循传统、融合发展”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汉晋坞堡的活化石”。
客家排屋是一种碉楼和排屋相结合的传统民居建筑,有很强的防御功能,其杰出代表有东莞的大王岭村、新围场客家排屋、深圳的观澜版画村、贵湖塘老围、惠州的淡水老城等,是客家精神文化凝固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