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之伦
太阳还没有落山,夕阳的金光透过天边飘荡着的朵朵云彩,投射下来,把川西草地染成一片火红。
部队进入草地以后,粮食供给几乎断绝了。战士们经过长途跋涉,身体十分虚弱,伤病员一天天在增多。眼看大家饿着肚子行军,政委任弼时和关向应心里非常着急。这时,兄弟部队送来一批粮食和牦牛肉。他们当即决定把这些食品尽快分到连队去。考虑到总指挥贺龙的身体日渐消瘦,任政委便吩咐警卫员给他送去一些牦牛肉。
警卫员匆匆来到侦察连,高兴地把牦牛肉捧到贺龙面前。贺龙以怀疑的语气问道:“这……哪儿弄来的?”警卫员解释道:“兄弟部队支援的。是政委叫我给您送来的。”“哦,你把它送到随军医院去,让伙房给伤病员打个牙祭,然后回去对政委说,我吃了。”看到警卫员有些犹豫,贺龙小声说:“这事,我负责给你保密,一定!快去吧!”警卫员仍然有点犹豫。“叫你去就去嘛,吃的,我自有办法。”贺龙显出生气的样子。警卫员噘着嘴,很不情愿地提着牦牛肉走了。
贺龙走到他那匹心爱的大红马面前,说:“老伙计……”他用大手抚摸着它长长的红鬃,大红马会意似的轻摇着头。贺龙转到马身后,随手拔下几根马尾,非常熟练地把它们接起来,又从衣袋里取出一枚别针,放在嘴里咬了咬,做成一个弯弯的钓钩。他将马尾和钓钩一拴,捆在一根树枝上,就做成了一根钓竿。
贺龙手执钓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rán)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他几乎是“竿无虚发”,不一会儿便钓了满满的一串。
长征中环境非常艰苦,贺龙就是这样利用战斗间歇去钓鱼。钓来的鲜鱼,他往往自己不吃,而是分给同志们。有时,政委派人给他送来干粮、马肉,他总是挥一挥手里的钓竿,对来人说:“拿回去吧,我有它呢!”
这简陋的钓竿,如同贺龙亲密的伙伴。贺龙走到哪里,就将钓竿带到哪里。钓竿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的深情厚谊。
太阳落山了,夜幕渐渐降临。贺龙站起身来,抖落身上的泥土,收拾好钓竿,提着一大串新鲜的鱼儿,大步向总部走去。
总部的同志们看见贺龙提着鱼走来,发出一阵阵欢呼。任政委快步上前,拉着贺龙的手,不安地说:“老总……你又把牦牛肉送给了伤病员,今天准又没吃东西!”
“哪里的话,你看!”贺龙指着故意腆起来的肚子,然后挥一挥手中的钓竿,“我有它哩!”接着“哈哈哈”地一阵仰天大笑。这笑声,是那样的爽朗、乐观、感人,它在辽阔的草地上空回荡开来,是那样悠远……
(摘自“豆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