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成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世纪前,在津求学的青年周恩来撰写了这副对联,在交友处事与读书求知方面警勉自己。
品读此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初稿呈现
实在与向贤
一考生
人与生俱来有学习的欲望,而又往往要开创一番事业。学习最要紧的是有效率,而开创事业最要紧的是做大做强。而这两种要紧都在周总理的对联里了: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①
“从无字句处读书”,窃以为,指出了学习最有效的路径。②
人们通常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所谓“学而知之”,但个别人把书读死了,成为如孔乙己那样的书呆子,从长远角度看,这样僵死的“实在”并没有真正抓到学习的“奥义”。③贤人孟子看得清醒: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无字句处读书”实际上强调了个体要有一种钻研精神,即不仅弄清楚有字句处的奥义,而且往深处钻研,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大自然中钻研,做到灵动的“实在”。且看“诗鬼”李贺,每天骑着驴子外出,寻找创作灵感,李贺如此读无字书,才有了一篇篇佳作。④今天凡是作出成就的人,皆有“从无字句处读书”的实在本事。
“与有肝胆人共事”,窃以为,指出了开创事业的明路——与尽责任、肯担当的人携手前行,以提升人生效率。⑤
要干成一番事业,“单打独斗”是不明智的,而且成就也是有限的,君不闻“独行快,众行远”乎?当然,选择什么样的“众”是极其重要的。有肝胆的“众”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让自己高效前行;无肝胆的“众”常常屏蔽自己的清明,使自己踬踣不前。⑥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曾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向长沙市所有学生征友,征友的标准是“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毛主席向老师杨昌济说明了自己征友的理由:修学也好,储能也好,归根结底,是为改造我们的社会,而改造社会,绝不是一个人的事,再大的本事,一个人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他觉得应该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结交更多的有志青年,他日,方可形成于中国未来有所作用的新的力量。毛主席真是看得通透。在毛主席“广撒英雄帖”的作用下,罗章龙、李立三、陶斯咏、蔡畅、向警予等一群将来改变中国命运的有肝胆之人走到了一起,⑦携手前行。人,应在合作中走向强大,走向辉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以实在成就才学,以向贤开创事业,你也能成为像周总理那样的人。⑧
①“往往要开创一番事业”“学习最要紧的是有效率,而开创事业最要紧的是做大做强”表述绝对化,难以让读者认同。
②从下文来看,分论点与论述脱节,且将对联下半句仅理解为学习,理解有些狭隘。
③把孔乙己看作书呆子,认识错误。
④突出李贺事例中的灵感,事例分析方向偏离。
⑤“人生效率”生造词语,说法不当。
⑥“屏蔽”用词不准确,“踬踣”是遭受挫折之意,“不前”接在后面不准确。
⑦改变中国命运的并不只这些人,表述绝对化。
⑧表述绝对化。
望闻问切
原文犯的错误主要包括:认识上的错误,比如第一、二段中表述的绝对化、狭窄化,针对此类错误,应重新仔细思考,全面认识事物;论证上的错误,比如第二段与下文论述的脱节问题,第三段中李贺事例的偏离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应好好梳理论证的对象,论证前后呼应、周密的问题;遣词造句问题,比如第四段中的生造词语,针对此类问题,应根据要表达的意思重新选择合适的词语。
升格展示
实在与向贤
人立于世,既要增长学识、才干,又要结伴共创一番事业。就前者而言,最要紧的是“实在”,就后者而言,最要紧的是“向贤”。而这两种要紧都在周总理的对联里了: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相对于原文,对对联的理解更全面,且以“既要……又要……”引出下文,可以视为一种理想的追求,所以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从无字句处读书”,窃以为,指出了增长学识、才干的真正路径。(修改后与下文的论述衔接更紧密。)
人们通常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所谓“学而知之”,但个别人把书读死了,奉书为圭臬,从长远角度看,这样僵死的“实在”并没有真正抓到增长学识、才干的“奥义”。贤人孟子看得清醒: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无字句处读书”实际上强调了个体要有一种钻研精神,即不仅弄清楚有字句处的奥义,而且往深处钻研,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大自然中钻研,做到灵动的“实在”。且看“诗鬼”李贺,其作诗并不是钻故纸堆,寻章摘句,而是每天骑着爱驴外出寻找创作素材。李贺如此读无字书,才有了一篇篇佳作。今天凡是有所成就的人,皆有“从无字句处读书”的实在本事。(去掉了不适宜的例子,且李贺一例的分析与观点相合,论述得力。)
“与有肝胆人共事”,窃以为,指出了开创事业的明路——与尽责任、肯担当的人携手前行。(去掉了生造词,表述更精准。)
要干成一番事业,“单打独斗”是不明智的,而且成就也是有限的,君不闻“独行快,众行远”乎?当然,选择什么样的“众”是极其重要的。有肝胆的“众”可以激发自己的潜力,让自己高效前行;无肝胆的“众”常常扰乱自己的清明,使自己踬踣难前。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曾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向长沙市所有学生征友,征友的标准是“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他向老师杨昌济说明了自己征友的理由:修学也好,储能也好,归根结底,是为改造我们的社会,而改造社会,绝不是一个人的事,再大的本事,一个人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他觉得应该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结交更多的有志青年,他日,方可形成于中国未来有所作用的新的力量。毛主席真是看得通透。在毛主席“广撒英雄帖”的作用下,罗章龙、李立三、陶斯咏、蔡畅、向警予等一群将来助力中国命运改变的有肝胆之人走到了一起,携手前行。人,应在合作中走向强大,走向辉煌。(升格文修改了词语,表述更准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以实在成就才学,以向贤开创事业,你也能成为像周总理那样了不起的人。
升格评析
升格文围绕“实在”“向贤”展开论述,可以说,更为精准、更有深度、更加新颖地阐释了对联的“奥义”。在论证过程中,作者调整了例子的分析方向,更換了更有分寸的表达,使得论证更加严密。文章总体上脉络清晰,论述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