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事以析理,循序而递进

2023-04-29 00:44:03唐惠忠
关键词:时评意志现象

唐惠忠

【导语】

为确保笔下议论文富于针对性,“时评”体无疑是理想的选择。

何谓“时评”?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有所触动,会就某些社会问题或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就是时事评论(简称“时评”)。这种评论可以是洋洋数千言的大块文章,也可以是寥寥几百字的短文(一部分杂文、随笔和漫谈也可归入此类)。它针对人们的思想、作风及认识等,或表扬,或批评,用以引导他人的行为,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强,以及说服力强的特点。

范文引路

把生命放在征途 陈 凌

或是“怕长胖”,或是“为健康”,或是要“练肌肉”,身边不少朋友都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健身计划。不过,从结果来看,却往往是刚开始热火朝天,越到后面越没啥动力,到最后只能草草结尾。真正能按计划坚持练下来的,并没有几个。不只是健身,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前紧后松、前热后冷的现象,并不少见。

为什么没能坚持下来?一说起原因,几个回答很具代表性,“工作太忙,没时间”“生活太累,没精力”“雾霾太多,没条件”。事实真是如此么?这些回答,不外乎是说,外部不可抗因素太多,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仔细想想,工作再忙,一周总能挤出个把小时去锻炼吧?生活压力大,跑跑步、出出汗,不正是舒缓压力的有效方式么?这样看来,所谓的原因,其实不过是不想坚持的托词。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达者未必不达。”这里面的道理就在于,很多事情没有做成,并不是因为目标难以达成,而是我们不想去做、没有去做。《孟子》里有一个“不能”和“不为”之辩。“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前紧后松、前热后冷的情况之所以存在,并非由于“不能”,而在于“不为”。就像毛泽东同志当年所批评的那样,有的人“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如此,别说完成目标了,就是有所进步,恐怕都并非易事。

有句话说得好:“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一些人之所以会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之所以会在“为”与“不为”之间打转,说到底,还是意志不够坚定。有人曾问一位企业家成功的秘诀,他回答道,关键是要提升自己的承压能力,“别人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到了黄河心也不死,因为造一座桥就能过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搭个梯子就能过去。”人一旦有了坚定的意志,就有了开垦人生荒原的铧犁,驰而不息、勇往直前,自不是难事。相反,犹犹豫豫,总想偷个懒、缓口气、歇歇脚,前程荒废不说,就算别人想拉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

人生处处有起点,比起畏葸不前,再晚的出发都不算晚。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外语学习班,报名时来了一位老者,工作人员以为他是来给孩子报名,一问才知道,他是给自己报名。工作人员稍有不解,问他几岁,老人回答是六十八。这么高的年纪,学完课程至少要两年,“可两年后您都七十了!”老人却不以为意,笑着反问道:“你以为我如果不学,两年后就是六十六了吗?”这一问,问到了紧要处。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什么太晚,所谓的太晚,不过是个人意志摇摆,或自弃于晚不达,或早成而不努力,结果蹉跎岁月,消磨时光。问题是,你可以犹豫拖延,时间却不会。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挥洒了汗水,剩下的,不妨就交给时间吧。

曾读到一首名为《船》的诗,诗中写道:“只要我还有一根完整的龙骨,绝不驶进避风的港湾;把生命放在征途上,让勇敢来决定道路的宽窄、长短。”我想,这才是一个想拥抱独属于自己未来的人应有的模样。

(选自《人民日报》)

【学以致用】

此文论证思路清晰,“原因”辨析透彻到位。开篇由日常现象推出论题,进入主体部分,文章将重点放在了“析因”之上:先是否定了归因于“外部不可抗因素太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做法,接下来明确指出“很多事情没有做成,并不是因为目标难以达成,而是我们不想去做、没有去做”,并进一步追溯根源,强调“一些人之所以会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之所以会在‘为与‘不为之间打转,说到底,还是意志不够坚定”。现象背后的原因既已说透,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不言而喻,即确立起“人生处处有起点,比起畏葸不前,再晚的出发都不算晚”的观念,坚定自己的意志并尽早行动起来。

文章用例贴切,援引精当,可谓理据充实;行文表达简洁明了,同时又不乏幽默诙谐之笔,诸如“相反,犹犹豫豫,总想偷个懒、缓口气、歇歇脚,前程荒废不说,就算别人想拉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等,读来引人颔首认同。

技法点拨

评论社会生活现象,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在对材料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避免离开事实泛泛而谈。具体而言,应特别注意以下四点:

一、两耳多闻窗外事

写时事评论,必然要以某一新闻事件或某种社会现象为议论的由头。因此,写好此类文章,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一种关心社会、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的责任感。每个人都有责任探出头来,看看社会这辆车跑到了哪里,中学生应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能眼观现实,不能爱憎分明,是无法写出高质量的时评的。

二、精选评论对象,定好论题

“文章切忌随人后。”人云亦云、千人一腔,是作文的大忌。写时评,应当是“领异标新二月花”:认识要“异”,不落入俗套;见解要“新”,不拾人牙慧。这就需要在写作时选择相对新颖的视角,如苏轼所说的看“庐山”,要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开掘。

三、条分缕析入佳境

一篇议论文,常规的结构方式是“引论—本论—结论”;对于时评而言,则可细化为“摆现象—找原因(探本质)—析危害—谈对策”等层次。原因找得准,危害析得明,对策想得全面而有效(当然,不必面面俱到,每层全写到),笔下作文自然会倍受青睐。

四、有效运用说理方式与论证方法

在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比喻说理、辩证论理等之外,以下几种说理方式(或论证方法)也可灵活尝试:

1.“借题发挥”法。即以某一事件为话头,引发自己对另一类现象的议论,“借题”是其特点,关键是要由此及彼、顺理成章地加以“发挥”。

2.“对比推导”法。这种方法一般是以先进人物与落后人物、正确意见与错误意见、成功与失败等进行对比,从而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3.“类比论证”法。所谓类比论证,就是运用类比推理的形式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方法。类比论证的主要特点在于“类比”,即根据两个对象的一系列属性相同,进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类比论证的分析说理很是形象,也很有说服力。

猜你喜欢
时评意志现象
动物的“自由意志”
大自然探索(2023年7期)2023-11-14 13:07:52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奥秘(2014年10期)2014-10-17 19:52:20
党建时评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