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以其巧妙的雄辩艺术,说服齐宣王听从自己的意见,改“霸道”为“王道”。
“故作不知,翻转话题”——面对齐宣王“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这个关于“霸道”的问题,孟子即刻托词“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接着,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使齐宣王难以拒绝,直问“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答非所问,避开问题”——引君入瓮“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孟子根据齐宣王的提问,抛出的自己的观点。一个“可”字,肯定了齐宣王具有“保民而王”的条件,且以“保民而王”为诱饵,牢牢掌握谈话主动权,让齐宣王第三次发问“何由知吾可也?”
“主动出击,层层深入”——孟子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并且进一步说明实行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再以“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列举了霸道的危害,从而让齐宣王说出自己的“大欲”,并且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彻底打破齐宣王的幻想。然后以邹楚之战为喻说明“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的道理,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再以“天下归心”的美好前景来说明行王道必胜于天下。
“明确观点,阐述措施”——“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只要做到了这两点,老百姓就会归附,犹水之归于大海。
此外,孟子在论辩过程中还经常运用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笔锋犀利,气势磅礴,雄辩有力,体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在此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