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在选材上,以文言传记为主,间或考查文言散文,但无论何种中国古典文体,常常脱胎不了故事的基础,多以记叙事实、塑造人物、说明道理作为文章内容的重点表达方式,于是,有关事件结果的原因分析常常是能够读懂内容的关键一环。
典例详析
杜甫,字子美,(判断句。)少贫不自振,(否定词提示此句为宾语前置句,描写杜甫早年的生活状况。)客吴越、齐赵间。(省略“于”,客于吴越、齐赵间,“客”作动词,“客”表明杜甫早期的生活经历。)李邕奇其材,(“奇”,形容词+宾语=意动用法,以之为奇,这是杜甫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李邕举荐杜甫考进士,但是没有考中。)困长安。(困于长安的省略句,表被动。)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动词+地名=状语后置句,省略“于”,杜甫再次迎来命运的转折点。)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名词+数字=定语后置句,“三篇赋”。)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命运再次转折。)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为……所……”表示被动。)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亡走凤翔/上谒”,“走”作动词,“凤翔”为目的地,作“走”的宾语;“谒”为动词,“上”修饰“谒”,作状语)拜右拾遗。(命运再次发生转折。)
整个语段都在描写杜甫坎坷的人生经历,层层交叠,以时间线索不断向前推进,前面的事件可以作为后面事件的原因。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动词“败”+名词“陈涛斜”,判断省略“于”。)又以客董廷兰,(“又”表示再的意思,“以”,因为。)罢宰相。(此为背景介绍。)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此处事件是前一条件的结果,也可作为后面事件的原因。)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绝”,动词,断绝;判断方式为“言者”修饰“路”,则此句中动词谓语为“绝”。)帝乃解。 (杜甫再次迎来命运的转折。)时所在寇夺,(“所”提示后面为动词,在;被贼寇抢夺。)甫家寓鄜,(动词“寓”+地名,省略“于”。)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对杜甫家庭生活状况的描写。)因许甫自往省视。(“因”与前文的关系是顺承,所以翻译为于是,但是存在因果关系。)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出”表示从朝廷到地方做官。)关辅饥,(杜甫再一次奔波的重要原因。)辄弃官去,(再一次转折,客居后文地方的直接原因。)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此处继续描写杜甫的生存状况与坎坷经历,整个人生处在一波三折的状态中,需要看到杜甫命运波折的最根本原因是时代,每一具体事件都有其导火索,即直接原因与重要的辅助原因。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表”为上表,省略主语杜甫,让杜甫做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严武善待杜甫的原因。)待甫甚善,亲至其家。(“亲至其家”,是证明“待甫甚善”的具体行为。)崔旰等乱,(杜甫再次奔波的原因。)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杜甫客居耒阳的直接原因。)因客耒阳。 游岳祠,大水遽至,(后文杜甫十来天没有吃饭的原因。)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具”为动词,准备。)乃得还。(杜甫能够还家的原因。)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杜甫去世的导火索,直接原因。)一昔卒,年五十九。
此段落描写了杜甫去世的直接原因,而造成杜甫大醉的原因又是多日未进食;再回归前文,造成杜甫去世的结果,一层层往前推,杜甫坎坷的人生是重要的辅助原因,而国家时局的动荡又是造成坎坷人生的原因,那么可以推断出,杜甫去世的原因是时局的动荡。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此处为杜甫的个性描写。事件的根本原因往往是主体的原因,于是就涉及到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与判断,造成杜甫命运坎坷的原因脱离不了杜甫的这种个性。)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介绍杜甫生平,类似于小说中的补叙。)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补充说明杜甫的经历,表现杜甫的个性特征,丰满人物形象。)数尝寇乱,(“尝寇乱”,多次身经叛乱。)挺节无所污,(被动句,表现杜甫高洁的品性。)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表现杜甫的才华与诗歌写作的具体内容。)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珍,(文言文中,表示特征的句子中,每一個字都表示一个词,“浮靡”即浮华萎靡。)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声音即声韵,古今异义词。)浮切不差,(“切”根据前文则为切韵,即在平仄韵律上没有差错。)而号“律诗”,竞相沿袭。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状语后置句,动词+以+方式的结构。)然恃华者质反,(“然”表示转折,回归课本,文胜质则史,“质”为内容的意思,那么“华”即华丽的辞藻结构等。)好丽者壮伟,人得一概,(只能得到一个方面。)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雄浑开阔无比深广。)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厌”,满足。)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丐”字形象生动,有益于后人。)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新唐书·杜甫传》)
重点探究
事件的原因有根本原因,需要在造成事件发生的主体身上进行性格等的分析,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因素往往是诸多事件发生的必然因素之一;同时,一件事情的原因又有直接原因,形象化的表述即事件发生的导火索,也就是距离事件发生的最近的一件事情,是造成结果的最直接事件;另外,重要原因也是造成事件发生的一个因素,重要原因即辅助原因,涉及社会环境及背景、政策制度等等,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分析造成的结果的原因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思考,三者的共同作用才能使得事件必然发生,不然则只能是偶然事件。
攻关练习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在宰相李邕的推荐下考取进士但是可惜没有考中,因缘际会,向玄宗献上三篇赋,被玄宗赏识,后来授予官职。肃宗即位后,想方设法投奔肃宗。
B.杜甫广交朋友,与李白高适都有交往,与房琯是布衣之交,房琯因兵败陈涛斜和窝藏董廷兰被罢免官职,杜甫上疏为房琯辩解,唐玄宗大怒。
C.杜甫晚年贫病交加,颠沛流离。流落剑南时,凭借着与剑南节度使严武是世交的关系,前往依附严武,严武因其检校员外郎的身份和贫困的处境,对他非常亲厚,亲自前往杜甫家探望。
D.杜甫才华横溢,深得后世推崇。杜甫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让后人颇为受益,韩愈认为其诗可以和李白并驾齐驱。
2.杜甫的死充满了偶然,但也会必然发生,其中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见本期读4版)
(供稿 山西 杨佳熹)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