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珺
学校中庭有个小池塘,我通常都是以赶路的模样与它相遇的。赶着去学习,赶着去吃饭,似乎从来没有慢下来过。水缓缓地流淌在假山的石头上,慢慢地钻进池塘里,而我总是匆匆地路过。
在这个追求快节奏、赶时间的校园里,那个池塘显得格格不入。我也从未在它身边停留过。
可面对日复一日的快节奏生活,努力却无变化的成绩,越来越焦虑的情绪,毫无目的地被快节奏时代推着走,心里总有个声音:出去看看吧。
放下手中的笔,走出教室。我终于,在日日快步走的校园里,慢慢地走动着。
漫步在校园里,我才知道原来脚步是可以慢下来的。
漫步在校园,身边路过了无数个赶时间的人儿,他们步履匆忙,而此时此刻,我却是个例外。兜兜转转,最后又来到教学楼中庭,在中庭的池塘边,我停住了脚步,彼时我的内心却始终都是乱的,因为学业的压力压得人有点喘不过气来。而今天,在我打算回教室的前一刻,又遇见了那个池塘,它好似专门等着我的到来。我拿着未吃完的面包,在它身旁停了下来。
落日时分,阳光不似中午刺眼,铺在假山的每块石头上,又穿过池塘的水面,洒在欢快畅游的鱼儿身上。霎时间,似乎感受到了一股清凉,迎面扑来,伴着晚间的微风,倒让人覺得心情舒畅了许多。丢下一块面包后,池中的鱼儿争先抢着,水面的平静一下就被打破,生机在被激起的涟漪里,在鱼儿的游动里。
那是我第一次在它身边停留那么长的时间:池底石头上飘动的绿藻,一群忙着搬运掉落在地上的面包屑的蚂蚁,从盆栽上枯萎的落叶缝隙中蹦出的新芽,在石头上汩汩流动的池水,静静躺在水底的许过愿的几枚硬币,抢完面包又在池塘里四处游动的鱼儿,还有努力用脚蹼蹬水与鱼儿抢面包却未抢到的乌龟……时间在这一刻好似慢了下来。我才发现,原来池塘并不是我之前所认为的仅仅是个小水塘,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生态圈啊,比我想象的要热闹生动多了,我仿佛第一次走过这个池塘,第一次以慢下的脚步走过这个池塘。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学校修建它的意图。史铁生说:“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而这个中庭的小池塘于我而言,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在池塘停留的那个下午,身虽处在快节奏的校园里,心却慢下来了许多。此后每每感到焦虑迷茫时,我都会去那里静静地看,看乌龟与鱼抢面包,看花静静地绽放,看蜜蜂采蜜,看抢完面包后的鱼儿和乌龟。池塘平静但充满生机。曾经不知如何是好的迷茫也在乌龟身上找到了答案——乌龟虽然比鱼儿游得慢,但遇到机会还是不会放弃,即使抢不到面包,也会努力奔向面包。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妨慢下来些,欣赏路过的风景吧,就如朱光潜老先生在《谈美》里所说的那样,“慢慢走,欣赏啊”!
点评
这篇文章情景交融,画面感很强,具有生活气息。作者以自己生活中的一片小天地作为描写对象,观察仔细,描写到位;同时,也借这一片小池塘舒缓压力、安放情绪,情与景相互交融,语言优美,极富感染力。结尾点题升华,借用了朱光潜先生的“慢慢走,欣赏啊”,既与主题相契合,又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