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敬友
文题展示
对我们的校园(村庄或小区等),你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还有你未曾留意的一小块天地;同一处景物,你也未必观察到它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以《我仿佛第一次走过________》为题,写一篇散文。
写作指导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年四季中,春天姹紫嫣红的鲜花,冬天粉妆玉砌的世界,是风景;一天之中,早晨喷薄而出的红日,傍晚映红天空的晚霞,是风景;山川湖泊中,山上高耸入云的树木,水中追逐嬉戏的鱼虾,是风景;林中的鸟鸣,枝头的绿叶,天边的夕阳……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景,只要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便一定会有所得。
和睦相处的邻里是风景,安逸温馨的家庭是风景,积极进取的学校是风景,团结合作的集体是风景,勤奋学习,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岗敬业,热爱祖国……这一切皆可入文。
风景包括来自自然、社会、家庭、文化、生活以及生命中独有的经历,不同的风景能给人以不同的力量、快乐、启示等。请你以“身边的风景”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1. 景物描写+哲理感悟
此法适用于写自然界之景,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景物,感悟出深刻哲理,抒发感人情怀,表达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以及对故乡变化的感悟与启迪。
2. 写人叙事+抒情议论
此法适用于描写社会生活,通过写人叙事,抒发对生活之美的感受。在行文过程中要注意详略得当,记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特别是结尾部分,一定要抒情议论,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3. 文学作品(历史人物)+感悟启迪
此法适用于文化风景的写作,常常写一个或几个历史人物(文学作品),写出对人的情感与美的熏陶,对人生的感悟与启迪。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