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新波
【引言】
议论文不是曲调缺乏变化的歌曲,只为我们展示单一的节奏;也不是没有色彩变化的简笔画,只以寥寥几笔就敷衍了人们的探求之欲;更不是思维单一的演讲,只凭一种推测就贸然做出结论。议论文要像气势磅礴的浩浩江水,有一股不可阻挡之势,能以深刻而有力的论证向人们展示說理透辟、富于变化的魅力。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以更有力、更透彻地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论证走向深刻。
考场佳作
续 航
2023年北京一考生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凡事不难于做,而难在续航。只有从长而计,向远而虑,才能让人生长河涓涓长流,让发展之船行稳致远。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张弛有度,方能为人生漫漫长路续航。有这样一句话:“不会休息的人也不会工作。”登峰造极,靠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跬步之积。马欲行千里,必合理蓄力,而非竭力一日,路半而亡;箭欲远射,必拉弦有度,而非蛮力强绷,箭未出而弦断;人欲折桂蟾宫,必劳逸结合,而非挥霍健康,终无力拔剑出鞘。竭泽而渔不可取,饮鸩止渴伤自身,将长远的打算细化到每一天微小的实践中,及时补充向前奔跑的耗能,才能为人生续航,让生命之灯长亮,生命之树长青。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方能为国家发展之道续航。四十余年前,浙江余村人民靠卖石头赚钱致富,可长期以来的石矿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浓密的黑烟遮住了蓝天,不尽的废水污染了河流。后来,余村人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导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增收致富,成为“最美乡村”。杀鸡取卵阻前路,焚林而猎限发展,坚持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续航。
“奋楫笃行,臻于至善;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不断向前的进取心和坚持不懈的行动都是持续航行最为关键的助推力。人胸怀理想却深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桎梏,国家实力雄厚却不求发展,无异于满油之灯未曾点燃,蓄锐之驹不曾迈步,有续航之条件,却无航行之心。王羲之苦练书法几十年,用坏毛笔无数支,终成一代书法大家;宋濂出身贫苦,家里没钱买书,但他靠借书来读,终成诗文大家;我国无数航天工作者前赴后继,不断进取,从“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空间站,我国航天事业攀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白日做梦航路虚,脚踏实地方致远,只有付诸实际行动,才能为发展之船提供真正动力。
发展如行船,航路漫漫亦灿灿。合理规划行程,把握发展规律,才能续航人生成长之路、国家发展之路。
评析
本文格局宏大,内容丰满。内容上,本文既放眼国家,又聚焦个人,高瞻远瞩,非同一般。同时,巧妙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形象、深刻而有力。首先,引用论证的大量使用,引出分论点,雍容典雅,富有文采;其次,采用大量排比句、对偶句来进行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大气磅礴、文采斐然;其三,恰当使用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如将人胸怀理想而不求进步、国家实力雄厚却不求发展与满油之灯未曾点燃、蓄锐之驹不曾迈步进行类比,将发展比作行船、航路漫漫等等,大大增强了论证效果。
精彩片段
片段一
个人于交流互鉴中成长,于携手合作中成就事业。费孝通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个人才华的展现并不需要压制别人,反而是携手合作才能帮助个人成就更大的事业。廉颇一开始对蔺相如嫉贤妒能,认识到错误后负荆请罪,二人握手言和,通力合作,治国安邦,最终使赵国国富兵强。反观孙庞斗智,孙膑被庞涓诬陷后遭受膑刑,庞涓因孙膑的减灶之计,兵败自刎于马陵道。四人都是经世治国之才,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究其原因便是廉颇、蔺相如懂得携手合作的重要性,他们包容差异,彼此尊重;而庞涓嫉妒孙膑,想“一花独放”,最终害人害己。可见,携手合作能促进个人成长发展,成就更好的事业。
——《并行而不悖,携手共前行》(2023年全国乙卷)
点评
本段论证有力,事例丰富。用廉颇、蔺相如的合作共赢与庞涓、孙膑的鱼死网破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携手合作方能促进个人成长发展,成就更好的事业。文中举例论证用例经典丰富,使文章内容充实。行文语言干净利落,论证思路清晰连贯,对比论证使观点更加鲜明,值得借鉴。
片段二
本手落定,妙手方能偶得。苟失其妙手,执子者亦是难出窠臼。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我们便不应惮于突破。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的彭士禄先生,深耕核动力领域,不蹈循前人足迹,而是勇于突破,为中国造出第一艘核潜艇,创新之妙手堪当国士无双。风起于青,而若止于中道,便吹不起一片落叶;风平步直上,九天扶摇,此刻方能脱颖而出,可同大鹏游万里。棋局亦然,我们不可忘记积累,也不可用庸俗禁锢自己,勇于踏出那一步,正是完成质变、下出“妙手”的重要条件。
——《风起青,扶摇万里》(2022年新高考Ⅰ卷)
点评
上述文段摆出观点“本手落定,妙手方能偶得”后,即用假设论证的方式,阐述失去妙手的后果,与观点形成对比,简洁有力;然后举彭士禄先生的事例进行详细论证,叙议结合,论证有深度;同时以风为喻,就近取譬,说理形象而富有诗意。
片段三
拨开历史的烟云,向千年时光叩经问史,便知与有肝胆人共事乃君子之道。孔子持儒家之学游学列国,却不被各国接受而四处辗转,以致“累累若丧家之狗”。然而在艰难困顿中,孔子的弟子门人却从未选择放弃追随老师,从未选择抛弃同学,一心从师求道,箪食壶浆只当闲事,疏食饮水不足为惧。正是因为孔门弟子这么一群“有肝胆之人”,孔儒之学方能穿越两千载春秋流传至今,如今依旧熠熠生辉。反观六国,虽有战国四君子的辅佐,有甯越、徐尚、苏秦的谋略,坐拥百万之师却仍在秦国面前“逡巡而不敢进”,终致“争割地而赂秦”。六国各自为一己私利,在治国争霸的路上一意孤行,不与有肝胆者共事,又怎会有所成?
——《愿以深心奉尘刹》(2023年天津卷)
点评
本段在论述“与有肝胆人共事乃君子之道”这一论点时,利用正反举例论证,将孔门弟子和六国君主作对比,精当而准确,对比鲜明,让论证效果大大增强。
致作者
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者向我报投稿的作品一经采用,如无特别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报拥有其在报纸、网络的刊载权、出版权,以及稿件的编辑、复制、发行等权利;同时,本报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费用。本报刊发的作品与图片,因未能联络到原作者,未能及时发放的,敬请作者与本报联系。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