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3-04-29 01:05劳灿容
种子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三农乡村振兴

劳灿容

摘 要:乡村振兴是能解决“三农”问题的国家战略,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因为农业机械化能达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目的,所以需加大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力度。文章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加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若想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需坚持政策指引,做到因地制宜,立足农机行业深耕细作,紧抓发展要点,坚持党建指引,壮大人才队伍,同时重视宣传推广农业机械设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机械化;“三农”

乡村振兴需要农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充分利用农耕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助力农民增加收益,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建设新农村,这就需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在夯实农业高质量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促进农业迈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在农业机械设备上引入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并提升生产能力。我国重视发展农业机械,虽然农机得以应用推广,但存在着行业有待深耕、党建指引力度较弱等问题,这就会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基于此,为了解决农业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探析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以分析:第一,国家扶持农业机械行业发展,聚焦农田建设机械、农田排灌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土壤耕作机械及其他农业机械设备施行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其目的是鼓励农民大面积使用农机,追求规模经营效果,并提高生产效率;第二,农业机械总动能有所增长,这说明机械设备在渔业、牧业、林业、农业的应用频率得以提高;第三,主要农机产品生产总量稳步增长,如小型拖拉机、半喂入水稻收获机、履带式水稻收获机等;第四,农业机械行业市场化水平高,竞争激烈,企业数量较多,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中小企业较多,大型制造企业及国际影响力较大的企业数量较少。

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现实意义。第一,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开发农业用地,增加农田单位面积生产量,还能提高农田质量,解决浪费耕地、污染耕地等问题;第二,利用农业机械能提高生产效率,有效解放人力,减小人力成本,还能合理地投入肥料、农药、种子,进一步控制农业生产成本,这可助力于农民增收;第三,农业机械化能提升预防农业灾害的水平,主要源于AI、大数据、3S、无人机等数字技术为现代农机赋能,使农业机械具有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信息共享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防范草害、虫害、病害等灾害,还可及时发现并处理田地非农化的问题;第四,农业机械化利于生产质量高、品质优、种类多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可丰富消费者的餐桌,将更多绿色、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引入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优胜劣汰,助力农业生产链路合理延展[1]。

虽然农业机械化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宏观把控力度有待增强;第二,有些地区未能从实际着手发展农业机械;第三,部分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持久性发展水平较低;第四,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宏观性有余、精准性不足;第五,缺乏党建指引,这就会弱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综合实力;第六,农业机械化发展领域人才紧缺;第七,有些农民思想保守,加之未能掌握农机应用方法,很难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运用农机。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2.1政策指引,加强宏观把控

国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颁布政策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如《“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等,在支持性、规范性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机预计到2025年将总动能稳定在11亿千瓦,综合机械化农作物耕收率为75%,水产养殖、畜牧养殖、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的机械化占比超50%。除了国家从乡村振兴全局着眼制定政策以外,各省在归纳总结农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亦颁布了一些政策,如《江苏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河北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河南省“十四五”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等,这些政策可加强宏观把控,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及总体基调。为了提升政策引领能力,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具有全面性、保障性,将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引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范畴,针对补贴额度进行测算,新产品补贴需组织开展试点备案评估,展开专项督导评估工作,加大力度查处违规行为,组织开展投诉、举报、咨询电话抽查工作,加大补贴信息公开的力度,分析补贴办理、信息公开的时效性,继而通过监督助力政策落地;第二,追加保护性耕地技术规范推广类政策,这就需要粮作机械处组织专家到保护性耕作区调研,收集一手资料,了解耕地现状,指导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此基础上累积经验,为健全配套政策提供依据,用“由下至上”的政策实施体系助推农业机械化发展;第三,农业信息化、机械化紧密融合,加强项目指引,推动农机企业在智能终端前装领域多做投入,同时基于乡村振兴建设服务平台,为农业作业数据高质量处理与共享提供条件,将客观、巨量的数据转化为农机化生产的动力[2]。

2.2因地制宜,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生产与应用农机的目的是助力农业发展,在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因为各地区农业发展需求、条件、能力存在着区别,所以在政策宏观把控的前提下要走好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力度,确保农机发展、农业发展并驾齐驱。基于因地制宜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点有以下几个:第一,围绕夏大豆免耕播种、冬小麦灌溉、玉米籽粒机收及其他的薄弱环节探索农机化生产出路,同时归纳总结得出典型举措;第二,根据当地的经济作物生产需求开展农机技术鉴定检验研究工作,助力色选机、果蔬烘干机及其他类型的产品优化功能作用;第三,针对区域性特色农产品生产关键环节,加强机械化技术规范性指导,其目的是达成全程机械化生产目标;第四,做好综合测评工作,立足实际遴选适宜机型,因地制宜地提炼技术规程、操作标准、生产模式;第五,扎根基层展开热带作物、中药材及其他薄弱环节农机技术调研工作,同时分析农机发展需求,突破特色农业机械化变革瓶颈。

2.3行业深耕,助力农业机械化持久性发展

农机制造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十四五”规划指出,农业需实现智慧化建设发展目标,凸显农机、农业科技支撑与保障的价值,追求科技兴农的效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高农业设施装备的节能性、经济性及实效性。各地区注重农业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为智慧化农机应用推广奠定基础,大力研究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结构深化改革的新常态下探索农机行业发展出路,确保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与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齐头并进。为了做到这一点,各地区应立足行业积极调研,了解农机生产现状,及其社会化服务效果,从综合农事、全程机械化的角度出发进一步遴选典型服务案例,在此基础上依托推进会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基于服务保障助力行业深耕。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持久性发展目标,各地区可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打造农业机械化稳固发展长效机制:第一,重视监督,通过健全农机质量投诉体系助力农机生产企业自省反思,及时为民解忧,积极受理投诉,从提高农机质量的角度出发革新生产标准、流程、技术,在此前提下打造优质品牌,增强企业影响力,推动行业发展;第二,扎实调研,因地制宜地规设农机质量调研方案,以黑龙江、湖南等地为例,需从粮食增收增产的视角切入深入水稻生产区开展水稻收割机收获损失率调查工作,利用联动调查模式,多维度评价农机服务质量,还需通过规范调查流程、方法、标准等内容增强调查工作的影响力与权威性,进而对农机生产企业带来积极影响,使企业能持续提高农机质量;第三,标准升级,“十四五”规划指出,农机化标准制修订极为重要,各地区需立项实施,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助力农机生产标准升级迭代,并用一套标准引领农机行业发展,使行业内的企业可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同时带动农机行业与时俱进[3]。

2.4紧抓要点,确保农业机械化发展能事半功倍

为了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过于笼统的问题,各地区需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紧抓要点:第一,将粮食机械化生产视为要点,注重利用农机补齐短板,推广机械化栽植模式;第二,将农业机械化特色性发展视为要点,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积极推广利于当地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农机;第三,将养殖生产视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点,健全畜禽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推广体系,制定配套规范,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属于机械设备生产、试验鉴定、高效推广的着力点,使畜禽养殖业设备能不断优化升级;第四,将防灾减灾及重要农时视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点,使农机可在“双抢”“三夏”“三秋”等农时发挥积极作用,还要立足实际追踪机械化收获率,确保减损措施能贯彻落实。在各地区倒伏、旱灾、洪涝灾害、病虫害等灾害防控、救灾抢灾的过程中大范围应用农机,实现应急救灾目标,发挥农机作用,使更多人能信赖农机、使用农机;第五,提高农机技术认证评价质量,各地区需不断展开认证管理提质增效活动,健全认证特则、规则,增减管理项目,针对企业认证进行调研,使认证评价能转变为区域性农机技术升级的牵引力;第六,严守安全生产底线,提升区域性农机安全监理水平,相关监理工作需规范化发展,立足实际制定专项整治计划,列明专项整治工作清单,还要配合出台监理文件,从源头消除特大农机事故隐患;第七,围绕重点工作统筹规划,将更多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源引入乡村振兴战略,使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新产品认证、农业机械技术评价、行业技术交流、农机化基础建设等工作能全面开花,同时动力机械处、体系外事处、安全指导处、养殖机械处、信息处及其他部门可明确职责,能分工协作,增强协同效应,汇聚各方力量,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4]。

2.5党建指引,增强专职部门的战斗力

乡村振兴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推行的重大战略,党在解决“三农”问题时发挥引领作用,为了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力度,各部门能在基层工作中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立场,旗帜鲜明,需重视党建指引,全面提高党建质量,走好党建、农业机械化融合发展道路,在专职部门提高思想、作风、纪律、组织、政治、反腐倡廉、制度等方面的建设质量,创建模范部门及政治机关,使专职部门可在党的带领下为民服务,坚决执行党的工作要求及决策部署,在增强政治执行力、领悟力、判断力的基础上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专职部门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聚焦农业机械化发展任务推行监督责任制,优化部门运转流程,打造透明工作环境,使专职部门可以更好地互相监督与配合。乡村党建需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强化党建的群众性,使基层党组织能对农民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带领农民了解、应用现代农机,继而基于党建打通农业机械化发展“最后一公里”。

2.6人才支撑,壮大人才队伍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性条件,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需壮大人才队伍。各地区可推行“以赛促训”系列活动,实现“以赛提能”的目标,在政府牵头、企业与高校协助、村委会组织、农民参与的基础上举办农业技能竞赛,评选农机作业能手,一方面借助竞赛强化培训指导,另一方面通过竞赛让农民认识到农机的价值,并能乐于了解、学习、运用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手段,达到持续壮大人才队伍的目的,使农民能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力军”。

2.7宣传推广,指引农民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

无论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还是保护性农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都需要农民积极参与其中,因为政策、技术、制度、标准等内容与农民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以及信息传导延迟的问题,所以会出现部分农民不了解政策福利、未能掌握技术手段等问题,这就会阻碍农业机械设备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基于此,各地区要重视宣传推广,利用融媒体消除信息壁垒,使农民能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并运用新农机、掌握新技术。例如,各地区可邀请农机作业能手组建通信群,由农机作业能手负责结合生产活动讲解农业机械设备的用途与用法,还可利用小视频、图片等载体介绍新农机、新技术,继而把通信群看作农民交换信息、互通有无、携手共进的平台,同时为专职部门基于乡村振兴开展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工作提供新的路径[5]。

3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乡村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热潮下加强全局把控,实施国家政策,还需立足实际制定发展计划,对农业机械化应用推广目的、模式及部门职责等内容予以说明,助力产业升级,提升技术水平,培育农机作业能手,借助互联网更好地宣传推广农业机械化相关内容,使农民能自觉增强劳动能力,有效使用农机,确保农机能真正解决农业问题,继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落实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宏敏.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机械化的价值与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04):36-40.

[2]覃秋妹,韦志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机,2023,54(04):93-95.

[3]杨再红.发挥农业机械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1):34-36.

[4]朱世超,周泉城.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南京太和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3,3(01):68-70.

[5]李晓.农业强国  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农村科技,2023(01):26-29.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三农乡村振兴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