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哲宇
未来5年、10年的消费者将以何种方式获得适合自己的眼镜,彼时的眼镜行业又会怎样?也许每一位从业者或多或少思考过这个问题。在SIOF2023上,镜片企业所呈现的全景徐徐展开时,我们有机会从产品形态和验配理念的角度去一窥未来之貌。
镜片品类展位的氛围热烈非凡,面对蒸蒸日上的行业气象,大家不再因过往的业绩受挫而心有余悸,也不会因阔别重逢而显得矜持或拘谨,发布新品、展现实力、商贸洽谈……各大品牌在展会期间各显神通,体现出各自精准定位后的从容与专一。
参展形式方面,镜片品牌呈现出场景化和论坛化的趋势。
场景化,即围绕旗下明星产品的功效来设计展位,部分展台宛如某款特定产品的专柜,在配套宣传物料加持下,以整套方案的形式向零售客户进行输出。
论坛化,即许多品牌在3天的展会里纷纷举办发布会或专家分享会,尤以主推青少年近视防控镜片(以下简称“青控镜片”)的品牌最为明显,行业权威专家的参与除了为产品背书以外,更多的是提供技术讲解和经验分享,这也是镜片行业专业门槛越来越高和市场赛道细分的一种体现。
青控镜片的头部玩家豪雅光学在推出新乐学镜片近5年之际,致力于参与建立这一品类的标准与共识,在展会期间举办了专家共识解读,对离焦镜片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从野蛮生长、自由竞争到共性显现,青控镜片市场正在变得理性、脉络清晰,豪雅光学主张对于青控市场的规范无疑是有益的。上海康耐特光学在其展位上开展了多场活动,邀请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骏文教授带来了“屈光参差讲座”,与三井化学联合举办了“镜片材料性能及销售卖点详解”讲座。唯尊镜片则一口气请来了4位行业专家,带来了4场分享,主题围绕眼镜零售门店经营中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颇为实用。
多场内容详实、主题多样的讲座论坛让展馆仿佛成了大学校园,奔走于不同的“课堂”之间,着实体现了“融·创视界 智引未来”的展会主题,信息密度极高。
产品方面,镜片品类可谓“返璞归真”。青控镜片在2年间迅速从蓝海市场变为拥挤的红海市场,在几大技术流派下细分了数不清的同类产品,各自有不同的优化方向,布局不同的价位区间。进入市场的成熟期,各大厂商都发布或更新了旗下产品的临床试验结果:
● 依视路集团于2020年推出搭载H.A.L.T.技术的星趣控青控镜片,转眼间已有3年,在展会首日的“近视管理新五年”专题演讲之中,公布了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每天戴镜12小时以上,星趣控相比单光镜片能延缓近视加深平均为67%,减缓眼轴增长平均为60%。
● 蔡司光学举办的产品沟通会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毛欣杰教授在现场公布了蔡司小乐圆镜片12个月临床报告。数据显示:小乐圆镜片所搭载的C.A.R.E.技术具有显著的有效性,且超过98%的受试者在1天内即可适应新眼镜。
● 阿波罗光学发布了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开展的新瞳学PRO镜片临床试验报告,公布了50.9%的近视管理效果和50%的眼轴增长管理效果。
● 格林视通光学举办的新知控PRO半年度临床试验报告发布会上,通过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国家眼科工程中心刘平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临床试验项目,得出“减缓度数增长有效率达69.1%、眼轴控制率68%”的数据。
● 伟星光学发布了旗下DDM多点区域光学离焦镜片的1年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有显著的近视管理和眼轴增长管理效果。
……
可以说,青控镜片市场已进入充分竞争阶段,从技术战略看,近视离焦原理和周边离焦原理各有其拥趸,在两大阵营中,各品牌又从不规则、非对称离焦区的排布,不同的中心清晰区、不同的离焦量乃至不同的折射率、膜层兼容性等角度努力寻找差异化,走自己的路。从价位上看,3000~4000元价位段已被豪雅、依视路、蔡司三大品牌推出的新乐学、星趣控、小乐圆牢牢把持,1000~2000元价位段更是激烈拼杀,每200元差价能划分出一个层级,万新光学、明月镜片、康耐特光学、暴龙等品牌推出了多款定位不同的青控镜片抢占不同市场。本次展会上还有豪雅集团旗下的豪雅100带来了新优学青控镜片,建议零售价定为2980元,把价位段填补得更加密集。
动辙近千元的差价究竟体现在哪里?青控镜片的产品力是什么?是对于消费者来说难以量化的“控制效果”,还是配戴舒适度或品牌方的售后支持力度?从本届展会上各大品牌的表现来看,青控镜片已经进入了比拼“讲故事”能力的阶段。过去几年青控镜片打动零售终端和家长们最有力的武器是临床试验结果,而今临床试验结果已成为各家的标配,“讲故事”将不再指狭义的宣传,而是囊括了专家背书、权威机构合作、品牌形象塑造、地推活动、零售终端支持的全方位软实力比拼,无所不用其极地向消费者展示其专业性,这也是当下青控市场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力点。 江苏鸿晨集团品牌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镜片企业要发挥其专业能力,通过集团赋能、品牌效应和教育支持去带动零售终端的专业化提升,才能更好地获得零售客户的青睐。
光线防护镜片方面,技术革新厚积薄发,多个技术实力出众的品牌带来了变色领域新品:
美国雅歌光学携全视线最新的车内变色XTRActive?系列亮相,在室外变色深度达92%,在35度以上的高温环境深度变色达82%,并新增了车内变色功能,深度可达60%。褪回速度比上一代同类产品快了35%。另一款XTRActive? Polarized产品则带来了堪称“黑科技”的变色偏光功能,即镜片在室内透明环境下无偏光,随着变色深度的增加,提供从0至90%的动态偏光效果。据现场展示,新品镜片在紫外线灯箱和无光箱中的切换仅需不到2分钟。
豪雅光学带来了光智·X家族变色系列,进一步提升了镜片的变色深度和褪色速度。豪雅100将其变色产品SUNTECHX尚泰的折射率范围扩大,包括1.57、1.67、1.74等。
精工光学关注的则是夜间用眼场景,以增强夜间视觉亮度为目标,推出精工逸动夜间增强型镜片,在确保400nm波段紫外线零通过率的同时,在498nm波段达到最佳透光率,最终达到减小眩光、提升对比度,在夜间配戴有提高亮度的效果。
一向以各类光线管理镜片见长的凯米光学,带去了旗下的U6防蓝光镜片和智慧光感变色镜片,并且继续发挥在染色镜片领域的优势,在展位上主要展示了多种配色、效果出众的“美颜镜”系列染色镜片。
个性化镜片方面,经过近2年的蛰伏,各品牌有了更精确的定位,无论是耐磨、美薄,还是优化散光、像差,或是渐进多焦点品类下的不同优化方向的细分款,无不反映出竞争的赛道之多、方向之发散。在传统单焦点和防蓝光镜片市场饱和的情况下,镜片厂商的研发实力普遍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跳出“拼价格”和“强渠道”阶段,围绕镜片的基础属性和功能创造差异点。
蔡司光学中国区董事长、总裁彭伟表示,“随着对市场认识的加深,蔡司现在已经把产品融合到系统解决方案中。”本次展会,蔡司光学的展示重心是一套全生命周期视力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包括结合镜片与镜架的青少年近视管理解决方案、智能技术加持的个性化镜片定制方案,与面向数码生活的蔡司智锐系列、成人渐进系列相搭配,组成完整的“一站式”视光服务。
汇鼎眼视光集团在展会期间举办了“全民视觉健康升级行动暨视觉大师品牌发布会”,其内容包括行业专家分享、明星产品展示、智慧赋能视光设备、特色魔方核心课程等多元化的活动,彰显了汇鼎建立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生态圈的愿景。
随着1.74折射率镜片在中国市场出货量连年高增长,消费者对于轻薄镜片的了解程度和需求度与日俱增。美薄成为本届展会的另一大热点,多家镜片企业在生产工艺上下足了功夫。
比如万新光学推出的万新Air,采用自由曲面双面复合设计、自由参数动态补偿设计与分区美薄优化设计,在同等条件下与万新旗下的1.74折射率产品对比,能实现重量和边缘厚度的微弱优势,且价格更低,无疑为中小零售客户提供了竞逐轻薄镜片市场的一大利器。
以个性化定制业务为特色的天润光学展出了包括斜弱视矫正镜片、屈光参差矫正镜片在内的特殊矫正系列和成人渐进系列。借助成熟的自由曲面加工工艺,天润的美薄镜片可比同光度、同折射率镜片轻35%以上。康耐特光学对现有1.74折射率产品线进行了强化和升级,优化膜层和防蓝光性能,更显轻薄美观。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统计显示,中国消费者更换眼镜的周期呈现逐年缩短的趋势,从2020年的平均1.3年/次,到如今的1年以内,消费者对眼镜的需求除了最基本矫正视力外,正在向缓解眼疲劳、光敏感、个性化矫正等功能升级。通过本届展会,记者尽力将目之所及的各种创新、改良、优化尽收眼底,每一细分赛道均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戴镜后的视觉体验。为此,各镜片厂商不再以噱头和跟风来博出位,不再大力生产低价劣质镜片去满足或引导本已畸形的底部市场,而是真正用心在追求“造出更好的镜片”,力求以更轻薄美观、更少的形变,更人性化的抗疲劳、更精准、省心的配戴体验满足消费者。
随着未来大众消费能力的增强和观念的日益成熟,镜片人均购买量和人均支出额将逐步提升,消费者对镜片功能的需求也将进一步细化。在产业技术浪潮的持续推动下,行业的光明未来初显端倪,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