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诗晴
精品微课
课标导览
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通过岳飞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知识架构
【参考答案】
女真族的崛起:阿骨打 大金 中原南宋的偏安:临安 郾城 淮水至大散关 江南
随堂练习
1. “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描述的是哪一民族的发展史()
A. 契丹族 B. 党项族
C. 蒙古族 D. 女真族
2.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靖康耻”指的是()
A. 1125年,金灭辽
B. 1127年,金灭北宋
C. 1141年,绍兴和议
D. 1276年,南宋灭亡
3. 孙中山曾这样评价岳飞:“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这种精神指的是()
A. 以民为本 B. 开放包容
C. 精忠报国 D. 励精图治
4.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反映了岳飞率领的“岳家军”()
A. 纪律严明 B. 战斗力强
C. 装备精良 D. 团结友爱
5.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A. 北宋与金 B. 北宋与辽
C. 南宋与西夏 D. 南宋与金
6. 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体现了南宋统治者()
A. 一心求和
B. 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C. 重文轻武
D. 立志北伐,收复中原
7.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碰撞、交流,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
——摘编自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材料三
(1)读图一,写出建立政权①的民族是___________;政权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读图二,写出西夏都城所在的位置_________(填字母),在今_____________(填城市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共同做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简述这一时期民族关系对“中国”国家发展的作用。